“衷,你家里有没有什么老物件?”
听到高总此言,衷坐在沙发上不解问道:“不知高总所说的这个‘老物件’,是指何物?”
高帅一拍大腿,差点忘了!
衷本来就是秦人,他带来的物件,不都是老物件吗?
想到此,他换了一种问法:“你家里有没有什么值钱的物件?”
“值钱的……”
衷回忆着,想了片刻,忽然眼睛一亮:“高总,我家今日得了十金,一两金可换576钱!”
闻言,高帅顿时将大腿一拍:“那可真是太好了!”
“明天你带一些过来,我给你按1000块一两金算!”
他心中想,现在金价1克就是700块,一两就值35000块。
这波血赚啊!
而衷听到一两金,竟然可以在高总这里换取价值1000钱的物资,也是异常兴奋,觉得自己占了大便宜。
心想,神仙出手,果然就是大方!
高帅异常激动,立马冲了一杯咖啡给衷喝,衷边喝咖啡边欣赏着办公室内的环境……
忽然,他的眼睛盯着墙角某处。
高帅顺着他的目光望了过去。
咦,这里居然有一套古代盔甲。
自己以前怎么没注意到呢?
看来,原身可能是个甲胄爱好者。
高帅仔细看着这一套盔甲,他对铠甲并不了解,于是拿出手机扫一扫,信息就出来了。
这是一套价值50000元的明光铠。
这套铠甲部件齐全,其中包括胫甲、鞋甲、裙甲、掩膊、臂甲、肩甲、护背、护臀、护胸、护荡、胸板、护胸、悍腰、革带、腹吞、腹甲、护腕、錏鍜、盔缨、兜鍪、眉庇、项顿等几十件配件。
“这套叫明光凯,它盛行于魏晋南北朝至隋唐年间……”
高帅看着手机里的资料,跟衷说道。
而衷却显然并没有在听,而是目光呆滞地呢喃:“黑夫,惊,要是你们能穿上铁甲,就不怕了……”
高帅见衷这副失魂落魄的样子,忽然想到了什么,就问他:“这套铠甲卖给你怎么样?”
“卖给我?”
衷闻言诧异,而后低着头道:“可是我没钱……”
高帅利用计算器算了起来:“你不是有十金吗?你这样,明天把十金带来,给你算一万块钱,还差四万,你就在我这儿干活抵债,怎么样?”
“每天一百,四万除以一百,就是四百天。”
“你再给我干一年半就好了,不过这一年半不能领工资哦。”
原本猜测衷会有犹豫。
谁知,衷听了后直接跪在了地上。
“高总,你此话当真?”
“只要把十金带来,再给你干一年半,这套铠甲就给我?”
衷的脸上洋溢着笑容。
如果真的能把这套铠甲寄给黑夫或者惊,那他们不仅更能保证个人安全,而且还能立下更多战功,获得更高爵位。
而代价仅仅只是十金,加干一年半的长工。
这可太值了!
其实衷献新作物所得赏金是百金,而不是十金。
但他也知道财不外露的道理,所以即使是面对高帅这位“神仙”,他也没有说实话。
“那我们就签个合同吧!”
“好的,高总!”
高帅和衷签订了长期劳务协议,这一年半,衷要给他白干。
而高帅所需付出的就是一套明光铠。
一想到还有十两金子,高帅就觉得自己血赚。
不过常言道,世事难料……
……
华光一闪,孔夫子出现在了土丘之上。
却见子贡已经饿躺下了,一副病殃殃的样子。
而子路也是一副有气无力的样子,扶着一棵树,正在啃树上所剩不多的树皮。
孔夫子目光望着跟随自己的众弟子,病的病,饿的饿,不由眼睛一红,差点就哭了出来。
他把子路叫了过来,“子路,你去烧点热水,把这些食物煮了分给大家。”
子路把水烧好, 把面饼放进陶罐里煮,依照老师的嘱咐,把调料也放了进去……
顿时间,一股香喷喷的味道扑鼻而来,众人都咽了咽喉咙,不自觉地流下了口水……
孔夫子拿出那包叫葡萄糖的东西,用一个陶碗倒出来一些,添了一些热水,用柳枝搅拌均匀,端到子贡的面前,不禁流下了心疼的泪水:“子贡,你快把这个喝了。”
“老师……我不饿……老师,你喝吧!”子贡有气无力摆摆手。
孔夫子看着子贡说道:“为师已经吃过了,是天人赏赐的,你快喝了吧,喝了就好起来了。”
“咕咕咕咕……”
子贡喝完一碗葡萄糖水,瞬间感觉好多了,坐起身要行礼。
孔夫子摆摆手说道:“这种时候就不要恪守‘礼’了,人命大于天,知温饱而后才知礼仪,才是正确的道理啊!”
“子路,你把这些美味佳肴分给众人吧!”
孔夫子跟子路说了一声后,继续给病倒的人分葡萄糖。
绝大多数人喝了葡萄糖水,立马就变得很精神,除了极少数病得实在厉害的。
众人分食了泡面,就连汤都喝得干干净净,一滴不剩。
子路擦了擦嘴道:“老师,这还真是人间美味啊,吃上这个,我都感觉要三月不知肉味了……”
“呵呵呵呵!”
孔夫子终于露出欣慰笑容,望着渐渐落下去的夕阳,喃喃道:“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感慨了一番后,他又把子路、子贡叫到跟前来,询问道:“你们二人跟随为师游历诸国,不曾想竟经历此等苦难,这一路走来,为师要问你二人,你们可知……这世间什么最为宝贵啊?”
“老师,我记得老师曾言,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当属志气最贵!”子贡答道。
子路笑着摇了摇,“不对不对,老师曾说,善人为邦而百年,亦可胜残去杀矣。如今之乱世,当属善良最为可贵。”
孔夫子捋须笑道:“子路的答案比较接近了,子路、子贡,你们记住,这世间啊,非志气最贵,也非善良最贵,最贵的乃是‘仁爱’。”
“如果这世间,人人秉持‘仁爱’,国与国之间讲礼节,不互相征伐,道路上就没有那么多挨饿受冻的人。”
“如果人人都讲‘礼’,循规蹈矩,就不会有那么的邻里失和,贼盗横行……”
“如果人人秉持仁爱,以和为贵,那么,哪还有这么多的人间苦难呢?”
“子贡、子路啊,我们的路还很遥远,但不用再害怕……”
说到这里,孔夫子望向天边的红霞,语气变得十分坚定。
“……天人会为我们指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