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满满当当堆满金黄色小米的盘子上方,只见秦烈微微和着的嘴巴里紧咬着那枝香,这枝香仿佛拥有魔力一般,在空中划出了一道道纤细而优美的线条,然后再那小米组成的画盘上留下了一个个符号信息。
一时间,整个房间都弥漫着一股神秘的氛围。
站在一旁的白术看到这一幕,脸上立刻绽放出欣喜若狂的笑容,他那双明亮的眼眸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显然对眼前所发生的一切感到无比惊讶和满意。
与此同时,一直在旁边默默观察的龙师傅,也不禁被白术改良后的扶乩术,深深地吸引住了目光。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过了许久之后,秦烈突然浑身一颤,紧接着身体开始不停地哆嗦起来。
随后,他缓缓地睁开了紧闭多时的双眼,但眼神却显得有些迷茫和疲惫。
就在这时,只听见“砰”的一声闷响传来,原来是秦烈的双膝重重地砸在了坚硬的地面上。众人心中顿时明白过来,想必是那个来自明朝的老鬼已经离开了秦烈的身体。
随着这声巨响,秦烈不由自主地发出了一声痛苦的呻吟:“哎呦!”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紧随其后竟然又响起了一阵激昂响亮、震耳欲聋的屁声。
这突如其来的声响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愣了一下,但白术却是毫不犹豫地一个箭步冲上前去,稳稳当当地接住了秦烈手中那装满小米的盘子,并小心翼翼地将其放置在一旁。
接着,他迅速伸出双手,紧紧地扶住秦烈的胳膊,搀扶着他慢慢地走到旁边的椅子旁坐下。
白术小心翼翼地伸出手,轻轻搭在了秦烈的手腕处,仔细感受着他的脉搏跳动。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白术的眉头逐渐舒展开来,心中悬着的石头终于落了地——秦烈的脉搏平稳有力,并无任何异样之处。
回想起方才发生的一幕,白术仍觉得有些后怕。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施展的扶乩术竟会将一个来自明朝的老鬼引到秦烈身上!这种情况自己根本是完全没有预料到的,且被鬼魂灵体附身对人的身体伤害极大,好在秦烈自身身体素质过硬,并未因此受到太大影响,但即便如此,为防万一,白术还是赶忙从随身的药囊中翻找出了几粒柴胡疏肝丸。
“来,秦烈,快把这几粒药丸吃下去,可以帮你压一压惊。”白术轻声说道,将手中的药丸递到了秦烈面前。
秦烈接过药丸,毫不犹豫地吞入腹中,感激地看了一眼白术
就在两人热烈地交谈之时,一旁一直沉默不语的龙师傅突然动了起来。
只见他不紧不慢地迈着沉稳有力的步伐,缓缓地朝着桌子走去,让人不禁对他接下来的举动充满了期待。
当龙师傅终于来到桌子旁边时,他那锐利的目光锁定在了桌面上那些由老鬼留下来的神秘信息之上,他的眼神如火炬一般炽热了起来,仔细看去,这些信息简直就是实打实的鬼画符!它们歪歪斜斜、杂乱无章地散布在桌面之上,笔画扭曲变形,毫无规律可言。
对于普通的旁观者来说,这些信息看上去就如同小孩子随意涂抹乱画出来的作品一样,根本无法从中解读出任何有意义的内容,更别提将其视为重要的线索或信息了。
然而龙师傅一眼就认出了这些所谓的“鬼画符”。看似晦涩难懂的符号,实际上是一种极为罕见且古老的文字——殄(tiǎn)文,
殄(tiǎn)文又称作水书,此外,它还有一些别称,比如鬼书或者反书等等。顾名思义,这种文字通常是专门用来写死人的,当然也有少数特定人群能够读懂其中所蕴含的意思,而龙师傅就是其中之人。
在贵州、广西、云南以及江西等地,分布着一个相对较为小众但却充满神秘色彩的民族——水族。
这个民族拥有自己独特的语言,被称之为水语,而在整个水族氏族内部,则流传着一种神秘莫测的水书,水书乃是夏商时期文化的一脉相承之物,
关于水书的起源,相传有一位名叫陆铎公的人,选择隐居于深山之中的一个幽静山洞里。在那里他以青石板为书写工具,精心雕琢出了这种独具一格的文字形式。
自那时起殄文的形态宛如神秘的密码,与常见的汉字迥然不同,
它的笔画如繁密的蛛网般交织在一起,繁复而又细腻;其结构更是奇特得令人惊叹,仿佛是一种打破常规的艺术创造。
这种与众不同的文字常常现身于庄重肃穆的祭祀场合以及充满神秘色彩的占卜仪式之中,成为人们与神灵沟通交流的桥梁和纽带,而活人与死去鬼魂之间传递消息使用的正是殄文。
此时,龙师傅面色凝重,双眉紧紧地皱在了一起,他微微俯身,伸出修长的手指,轻轻地划过桌面上那些歪歪斜斜的字迹。
这些字迹犹如古老的符咒,散发着一股难以言喻的气息。
龙师傅凝视着它们,喃喃自语道:“这上面提到的信息实在是太多太繁杂了,以目前我的能力,能够准确辨识出来的仅仅只是一部分而已。
不过,可以确定的是,所有的线索都如同被一只无形的手牵引着一般,最终统统指向了一处隐匿在边境的古宅。
那里似乎藏匿着一件对于我们正在调查的这个案件来说至关重要的物品,但至于这件物品究竟是什么,即便是经验丰富的我一时半会儿也无法破解其中的谜团……只是这里面说这谜团关乎着我们的生死”
秦烈一听,顿时来了精神,刚刚的虚弱仿佛一扫而空,“那还等什么,咱们现在就去探探呗。”
白术白了他一眼,“你刚被附身,还是悠着点吧。不过既然知道了古宅的线索就是一大进展,咱们慢慢的从长计议。”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的那位常家仙竟然开口了:“我觉得你们还是先收集一下关于那座古宅的资料,说不定能从中先找到些端倪。”众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