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离卦,卦辞:离,利贞,亨。畜牝牛,吉。畜:培养;牝牛:母牛,这里指忍辱负重;离辞的意思是:离卦适合贞正的选择会有利于亨通。
西湖灵隐寺乃是禅宗祖庭之一,最出名的恐怕就是灵隐寺出了个活佛济公,至此天下闻名。
灵隐寺今日大开中门,要知道灵隐寺中门可是轻易不开的,今日不知怎的中门大开,并且谢绝了一切游客。
只见寺门处来了一个老和尚带着一个小喇嘛,老和尚站在寺门外看着门上的匾额,一阵感慨,知客僧看着这一对奇怪的组合,想着方丈昨天告诫自己的话,知客僧双手合十问道“今日闭寺,二位若想挂单,请到别处。”
老和尚不知道活了多久了,一脸的老年斑,皱纹对垒,一双寿眉长长的飘在脸颊两侧,大耳垂长长的,快到肩膀可,知客僧看着这个老和尚,他可以对着如来佛发誓这绝对是他见过最老的和尚了,不,是他见过最老的人了。
听着知客僧说的话老和尚皱了皱眉头,随着老和尚皱眉的动作两条长长的寿眉也动了动。“阿弥陀佛,小和尚普通人见山门还有三升米缘,更何况同门之人,再说你灵隐寺是可以挂单的,怎么今日就不行了。”
听着老和尚的话,知客僧也不知怎么说了,急得满头大汗,老和尚看着知客僧脑袋上的汗珠,又说到“没事,让老衲进去吧,你等的就是我二人。”
知客僧听到这话,抬手擦了擦脑袋上的汗。打了一个佛号将二人请了进去。
进去后,老和尚让小喇嘛跟着知客僧去了大殿,他独自一人去了后山,知客僧也没有说什么,只是带着小喇嘛去了大殿。
绝顶无烦暑,登临三伏中。深萝难透日,乔木更含风。
山叠云霞际,川倾世界东。那知兹夕兴,不与古人同。
到了后山老和尚便看到了远处凉亭中一个人,只见这人满头白发,但面容却似婴儿般,没有一丝的皱纹,若只看脸,只觉得此人乃是得道高人,但要是看到身上只见这人穿的隐约好像是道袍,只是这道袍上全是布丁,是布丁摞布丁,布丁套布丁,浑身上下都是油渍,脚上的鞋子上也全是烂泥,也不知这人是从那踩的。
“老和尚,怎么舍得出三清观了,怎么不怕你那徒弟没了成佛的机缘。”看到老和尚那个邋遢道士好像很高兴,离得老远就朝老和尚喊到,老和尚听到邋遢道士的话后,也没有回答只是一步一步走到老道士所在的凉亭中,缓了口气才一脸平静的回答道“老和尚已经给他铺好了路,就看他能不能走到底了。倒是你,你自囚到这灵隐寺,还是放不下二十年前的那件事。”
听到老和尚的话,邋遢道士也将面上的笑容隐去了,抬着头看着凉亭顶,半晌不说话。
一僧一道就这样相对无言,过了好半晌邋遢道士才说道“那能发放下啊,到底是咱们二人让那孩子变得这么苦,若是当年能听师叔一句话,何止于此啊。当年大兴安岭那一趟恐怕是你我二人最后悔的一次修行吧。”
“道士,那孩子下山了,听说还和一个小丫头走到了一起,但是他的桃花运着实是太多了一点。”
“你一个和尚懂什么,他子嗣缘薄,得广撒网,多捞鱼,更何况为了他,她的母亲可是有硬挺了三天后,才走的。”想到这邋遢道士也不由得从心底佩服那个白山黑水间的女子“硬从阎王那多要了三天,换作你我恐怕都不会不行,可怜天下父母心。”
“这三天虽说是她硬要来的,但终究代价太大了,你我这样的修行人都承担不起,何况乎她呀,永世不得超生,值吗。”老和尚一脸的悲苦之象,本来老和尚的平时就是一脸苦像,在露悲苦像,就更显苦楚了。
“老和尚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更何况是为了自己的孩子呢。”邋遢道士与老和尚不同一脸的笑容,十分灿烂。
这时一阵山风吹过,老和尚看着邋遢道士说了一句“债怎么还,我来这就是因为这个事。你是把所有都豁出去了,可老和尚还有一个徒弟啊。”老和尚脸上的悲苦像更浓了。
邋遢道士听到这话后,从他那道袍中掏出一个酒葫芦,咕咚咕咚的喝了一大口,然后满足的打了这酒嗝后才说道“你佛家常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但你当年为什么要害那女子啊,是当年是你不想那女子在受那非人的苦楚,可是你也不该害她啊,让那女子三年寿命变成两年,最后还让人家孩子苦了十九年,若是当年没有你那一念之差,还会有今天。”
听着邋遢道士的话,老和尚罕见的露出了怒容“当年做这事的时候,你也同意了,现在全怨我了,你和他师父有同门之谊,他不会对你做什么,最多要你的名声,可是老和尚可没有你这样的关系,我死不要紧,可我那一派只剩下我和我徒弟了,若是我徒弟死了我这一派算绝了。”
邋遢道士喝着酒听着老和尚说完话后,把酒葫芦递给了老和尚,老和尚接过来后,直接将酒葫芦里的酒喝了个干净,看着邋遢道士,一阵心疼,“老和尚,这可是六十年的山西汾酒啊,你一口气全喝了,你佛门戒律呢,为了狗了。别担心,我算过了,那孩子的母亲在他二十五岁时就可以下葬了,你我在加把劲,下葬时,为那孩子的母亲好好做两天法事,再让你我二人的徒弟和他成为朋友,这样那孩子最起码不会灭了你那一派。我从我那师兄那打听过这孩子虽然外表看起来对人对事冷淡,但内里却是最重情重义的,所以只要成了他的朋友,那么他便不会再向你我动手了。还有我是没弟子,但我有徒孙的。”
听着邋遢道士出的主意老和尚觉得很馊,但是也就只能这么办了。“唉,凡人为因,菩萨为果,你我二人算是成不了菩萨了。老和尚我啊,不忌酒肉所以今日不醉不归。”老和尚低头唱了一句佛号“无量我尊。”一低头才发现老和尚头上的戒疤竟有十三个。
陈殇自然不知道灵隐寺所发生的事,他此时正在襄阳刘茜茜的剧组内探班呢。
前两天刘茜茜给还在京城的小道士打电话,本来刘茜茜每天一有空就给小道士打电话的,剧组里面的人都很意外,要知道以前刘茜茜可是进进了剧组就不再拿手机了,这可是出了名的,可是这次进组后基本上每天都要打电话,打完电话后还一阵发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位大明星谈恋爱了,只是不知道是哪个上天的宠儿能得到这位美人的青睐。想到美女名花有主了剧组内的未婚男人可是欲哭无泪啊。
至于为什么陈殇来探班就是为了这个戏,还记得刘茜茜曾经说过这个戏是拍的杨玉环与李隆基的故事,可是拍到一半导演自己就不知道怎么拍了,这个戏是为了在七月初七乞巧节时上映的。
听刘茜茜说是为了在中国的情人节所以要拍杨贵妃和李隆基的爱情故事,听到这小道士突然大笑,而且笑得前仰后合的,刘茜茜看着小道士不明所以。直到小道士笑得肚子都疼了才停止。
刘茜茜看着小道士一脸鄙夷,问道为什么。
小道士也没有和刘茜茜打哑迷告诉刘茜茜“你知道乞巧节是什么吗?”刘茜茜一脸茫然的摇了摇头,她从来没有问过别人,自己也没查过,怎么知道。
小道士向刘茜茜解释道七夕乞巧,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唐朝王建有诗说“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据《开元天宝遗事》载: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宫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这一习俗在民间也经久不衰,代代延续。
宋元之际,七夕乞巧相当隆重,京城中还设有专卖乞巧物品的市场,世人称为乞巧市。宋罗烨、金盈之辑《醉翁谈录》说:“七夕,潘楼前买卖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车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车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复得出,至夜方散。”在这里,从乞巧市购买乞巧物的盛况,就可以推知当时七夕乞巧节的热闹景象。人们从七月初一就开始办置乞巧物品,乞巧市上车水马龙、人流如潮,到了临近七夕的时日、乞巧市上简直成了人的海洋,车马难行,观其风情,似乎不亚于最盛大的节日--春节,说明乞巧节是古人最为喜欢的节日之一。
“这节日其实是女儿们在这个节日祈祷自己的女工技术变好的节日,再说牛郎织女的故事就是一个淫贼拿了仙女的衣服要挟仙女嫁给他的一个流氓故事,后来被人过度解读变成了什么反抗封建礼教的故事,试想一下你在洗澡,突然有人拿了你的衣服,并告诉你只要你嫁给他才给你衣服,要不然就不让你出浴室,你怎么想。”武惠妃死后
听到小道士的解释刘茜茜突然对七夕节没有了一丝期待,她还想着等七夕了陪着小道士看她演的电影呢。
接着就听小道士继续说到“至于杨贵妃和唐玄宗吗,吗就不是爱情,那完完全全就是一个男人占有欲所引起的悲剧。
唐玄宗在武惠妃死后,突然发现自己儿子的女人长的像死去的武惠妃,就将自己的儿媳霸占。
你认为唐玄宗爱杨玉环吗,他爱的是武惠妃,他只觉得是上天又给了自己一个再宠武惠妃的机会,唐玄宗把一切没有给武惠妃的东西,又给了杨玉环,要是唐玄宗真爱杨玉环,他怎么不封杨玉环为皇后,那是因为他认为杨玉环不过是个替身,让他弥补遗憾,唐玄宗要是真爱杨玉环,马嵬坡时他怎么不替杨玉环死,他爱的是权利,皇帝不会爱任何一个人,他只爱权利。明白了吗。”
听着小道士给她解释杨玉环的经历,她突然觉得杨玉环或许不像自己想得那样幸福。
同时她觉得自己不该接这个剧本,因为这个剧本在现在的她看起来太肤浅了。
所以自从导演没了灵感后,她就想起了小道士,也想起小道观那个屋里直通房顶的书。
想到这她就给导演说了一下自己的想法,没想到导演一听就立马让她打电话,让那个她口中的高人过来。
到了剧组后,导演看到是一个长发面容普通的男子,有些失望,但因为小道士身上那不同一般人得气质他决定还是再然他试试,更何况这是刘茜茜推荐来的。
一见到小道士,刘茜茜就冲了上去,也不顾旁边还有其他人,众人看到这一幕心里虽然很震惊,但好在一旁的导演,编剧等人都把围观的人撵走了。
到了剧组下榻的酒店,导演本来还想寒暄一下,但小道士一脸平淡的说到“不用,我是来做事的,不是来寒暄的。要是有那时间我已经给你们讲完了。”这话一出口噎的导演是无话可说。只能在一旁翻着白眼。编剧本来还想说话但小道士一句话就差点把编剧噎死“你应该没上过学吧,真不知道你那剧本是怎么写的,用脚拿,即便用脚也不应该写成那样啊。”
编剧看着一脸鄙夷的小道士,气的他用手指着小道士半晌没说出话来。还是刘茜茜在小道士身后偷偷拉了小道士一下衣脚,才让小道士闭上他那如刀子一般的嘴。
随后在酒店大堂小道士好好的给编剧和导演讲了半天的唐朝历史,着重的讲了开元盛世和安史之乱的那段,再说了说自己的理解。
随着小道士的讲解,导演和编剧从一开始的轻视和讨厌变成赞叹和折服。
尤其是编剧,他本来是水木大学历史系的博士,后来才改行做了编剧,到自身的学问还在啊,再他看来这个刘茜茜请来的年轻人历史讲的要比他的话博士生导师讲的还要透彻。
刘茜茜在一旁看着导演和编剧编剧的申请她便想笑,谁能想到一个从大兴安岭小道观走出的年轻人,会把影视圈著名的陈导演和刘编剧震住了。
陈导演和刘编剧听完后,非拉着小道士要去吃饭,小道士见状想走,还被硬拉着不让走,非得要让小道士吃完饭再走。小道士看着大明星,眼中露出无奈的神情。大明星看到后只是抿着嘴笑了笑,一脸的爱莫能助的表情。
就这样小道士也不愿动武硬来,所以没办法就只能随着他们愿吃了一顿。
谁能想到就是这一顿饭,让小道士在剧组待到拍完戏后才走。
小道士不知道的是,一个背着剑赤着脚,白了发的年轻道士从龙虎山天师府走了出来,一个光着头穿着僧袍,手持白玉念珠,男生女相得僧人从西湖灵隐寺也下了山。二人的目的地确实相同,那就是襄阳影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