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教主夫人升职记 > 第25章 盛国状况~群雄并起?应该是有人趁火打劫吧

第25章 盛国状况~群雄并起?应该是有人趁火打劫吧

    此后两个多时辰,大郡主便开始了从她出门之后的一系列经历的讲解,其中包括她出门前议事的那段,详尽的不能再详细。

    原来当天,瑾瑜从王府带领一千人马连夜从隐逸城就出发后,经过四五日的长途奔波,才到达天都遥城,也就是盛国的首都。

    虽然是春末初夏,但那边温度却很低,本应先休息一天,适应一下北方气候再行事。但她担心边关情况,所以在抵达遥城的当天,就马不停蹄的觐见了当今天的天子顺帝。

    先皇取其名为顺帝,本应是期望其治国顺顺利利,天下一帆风顺,一切以顺字为本的意思。偏生这位国君,远远偏离了顺字去治国,除了极尽享乐,还听信小人谗言,诛害一个又一个忠良贤臣,弄得人心惶惶,四处动乱。

    幸好还有轩辕王爷这位誓死效忠的好兄弟,遇到任何事都竭尽全力的帮其摆平。

    却没想到,这位昏君不但没有丝毫觉醒的意思,竟然听信了袁大士在其面前的天下太平,一切安好言论,背着远在天边毫不知情的王爷,革调了王爷在北边亲自提拔的几员大将,安插了袁家的几个饭桶进去。

    袁大士是个很明显的佞臣,说的严重点,说他有通敌叛国之心都不为过。否则,脑子坏了也不敢拿国家的生死来开玩笑啊。这次的匈奴来犯,他还打算让他家的那几个饭桶上阵御敌。

    瑾瑜告诉她,此次最大的目的是击败匈奴退兵,袁大士根深蒂固,这几年全国各地安插的亲信众多,主根暂时还难以拔出。所以暂时无暇顾及,等外患解除了再来想办法。

    可就因为这一时的忍让,导致此次退敌差点功亏一篑。

    他为了离间王爷和皇上的感情,不知从哪造了一些伪证,让皇上对王爷起疑心,以致这次王爷好心去帮皇上退敌,却被困遥都。

    其实,说来说去还是那些离间之话,说什么王爷有反叛之心,功高盖主,不可不防什么的。

    历来当政的最忌讳的都是这个,为了皇权稳固,宁可错杀一百,不可放过一个。

    男人本来就将权力看得比什么都重要,更何况这位深深享受到做皇帝的无穷尽的好处的昏君。

    看到前来觐见的郡主,袁贼又想使诈阻止,幸好出门前瑾瑜早已有所准备,第一要防的就是袁贼,匈奴其实倒没那么难。

    于是,她在出发之前就已经按照先前商量的计划行事,提前让人暗中去查探袁家的犯罪证据,然后给王爷写了封信,让其暂时按兵不动,等自己到达之后再商量。

    所以,在她刚到达遥都,老袁家再次想使诈的情况下,及时拿出了袁大士的部分罪证,动摇了顺帝对这位大忠臣的铜墙铁壁一样的信任。

    那时,提前出发的边关老袁家的几个饭桶将军又屡次告急,昏君和袁大士没辙了,瑾瑜才表明只需圣上赠与虎符,受命自己前去退敌即可,王爷可继续在遥都歇着,等她回来后,再一手交兵符,一手交王爷。

    昏君这才无顾忌的给了瑾瑜边关几万人马的兵符,让她前去协助破敌。

    瑾瑜从小就跟在王爷身边历练多年,完全继承了她爹的骁勇善战,对付匈奴竟然易如反掌,只用了三日不到的时间,便击的敌军溃败而逃。

    可回城后,昏君又被当前短暂的太平蒙蔽了心智,听信老袁的话,把瑾瑜的兵符夺了回去,让她带着老爹回家好好休养。

    这才有如今凯旋归来的景象,看来这位昏君真的是已经到了极限了,想必当今天下肯定民不聊生,哀鸿遍野。她整日躲在这片安逸城里,浑不知今朝是何年啊!

    于是她便问道:“那现下盛国各方情况如何?”

    瑾瑜听了果然摇头叹息,满眼忧虑,她转过头,仿似陷入沉思,“哎!佞臣当道,圣上被奸臣蛊惑。如今盛国已是岌岌可危,除了这片隐逸城,周边都动乱不已,时不时的就有所谓的群雄并起,江湖上的一些武林帮派竟也参与其中。父王这次出去后,才深深感知到国民到底有多苦。在天都的日子里,父王整日忧心忡忡,忙着找人商议对策,可惜座上那位却仍是只是享乐,听信小人谗言,浑不知社稷之安危。”

    她说这段话的时候,断断续续,眉头深皱,忧心忡忡。最后一句铿锵有力,尽显豪情壮志。

    群雄并起?应该是有人趁火打劫吧。

    想来不久之后,全国就会进入纷乱的战国时代了,皇帝老儿的福气享不了多久了。想到了三国时代的刘协帝,凝霜觉得眼下这位算是够命好的,至少享了半辈子的福了也够了。

    后来,瑾瑜要前去拜见她的父王母妃,便先离开了,还说下午要带她一起去拜见她引以为傲的老爹---轩辕老王爷。

    这如雷贯耳的名字,说句实话,令凝霜紧张的腿有点抖,她不由疑惑的问道:“王爷怎么会想到要要见我的?”

    瑾瑜在情在理的说,“其实,此次除匈奴的关键还是提防袁大士那边。要不是你再三提醒我,我不会这么注意袁家,这次也不会这么顺利回来,所以,我跟父王说了原委之后,他就说他也很想见见你。”

    “是这样啊?”但是说句实在话,她的那条诡计,好像轩辕瑾瑜并没有完运用,照她说来,现在袁家的势力还是依旧啊,于是她又问道,“瑾瑜,你此次为何没有找出袁家的重大罪证,以一举推翻他?还有,王爷有没有集结忠臣一起对付他吗?”

    这是她计谋的两条核心,好像都没用上。

    “这个说来话长,不过,你的计谋的确得到了父王的深深赞许。因为父王已远离遥都几年之久,此时我们对朝中情形,还有所生疏,有些事情可能不能急于一时,关于你的计谋,父王的意思,应该是打算留于以后细细研究,从长计议。”

    果然如此,她没考虑到王爷已不问朝政很多年了,只是潜心老实的替顺帝管好这一方土地,所以朝堂那边估计有些疏远,加上这几年袁家的作孽,肯定把王爷的亲信、朝廷的忠良都铲得差不多了。

    突然想起他们半夜回府的事情,她便追问道“瑾瑜,你们怎么会在昨晚半夜回府,不在城外歇一晚再赶路呢?”

    这个好像提醒了她什么似的,瑾瑜眼睛亮了亮,顿时有点激动地上前拉住了她的手,盯着她说道:“这事,我差点忘了跟你说。凝霜,你真是让我惊喜不断。”

    “又跟我有关?”凝霜很是疑惑的瞟着她,实在不知,这郡主怎么一回来就能发现她的秘密。

    而更关键的是,这秘密连她自己都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