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啊啊,我要累死了,这比负重训练还累,咳咳…”沐华躺在地板上,一点儿也不想动。
除了瑶华的其他人也没好到哪儿去,都不顾形象的坐在地板上。
江父江母和韩母抱着一摞盒饭过来,分发给大家。
时亦眠接过沐华身上的背包挂在自己身上,到恢复成一节节车斗的铁皮列车上收拾残局,顺便把铁皮车斗和后面的蒸汽机都装回来。
瑶华端着盒饭,一口一口往他嘴里塞,生怕他因为能量不足晕过去。
看到韩家歆、亦闲亦悠这几个近战,都有些脱力,她索性用精神丝卷起勺子,把红烧肉和米饭拌匀,喂他们吃饭。
至于瑶华自己,她可以用精神丝控制勺子给别人喂饭,当然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喂饱自己了。
所以,在作战过程中,瑶华一感觉到能量不足,就摸几份盒饭吃掉,加速法力值的恢复。
也正是她的治疗和纯净术没断档,他们才能这么快结束战斗。
圣光洗礼的增益,对于战斗中的他们就像是兴奋剂一样,让他们保持亢奋的状态。
值得一提的是,瑶华的圣光洗礼等级提升到了2级,增益效果比一级时强了不是一星半点。
看到韩家歆他们有人管,三位长辈继续去拿盒饭,瑶华把自己的小粉桶递给韩母,“可以用这个装,不用来回跑了。”
一盒吃的下肚,大家的状态都好上不少,力气也恢复一些。
沐华坐起来,拒绝瑶华想要继续投喂的想法,自己拿起一盒新的开始扒饭。
瑶华看这里用不上自己了,就把小粉桶里的盒饭都拿出来,摆在大家身边,然后拎着自己的小粉桶,跑去给时亦眠帮忙。
江父打开游戏论坛,研究一遍先锋小队之前发的动态,然后开始写这五百公里的攻略。
江漫闻诧异的看向江父,他老爹还会写这个?
“看什么看,这不跟写报告一样吗,你爹我会写有什么奇怪的。”江父受不了江漫闻的眼神,瞪他一眼。
江漫闻重新低头扒饭,低低嗯了一声,啧,关心就关心,别扭的老头子。
吃完饭后,大家继续坐着休息,
等到觉得自己彻底恢复过来了,就站起来伸个懒腰,听到骨头咯咯作响,放下手臂后,觉得全身松快不少。
一看时间,快十点了。
“瑶华,你该回去休息了,沐华,爸,你们商量一下,还是分成两组轮流值班,我去烧水,让蒸汽机重新运转起来。”韩家君说完,就朝车头走去。
瑶华跟上去,一边走一边听韩家君和时亦眠交流。
“眠哥,计时了吗,是这样囤怪用时短,还是之前那样一个个节点的打用时短。”韩家君问道。
时亦眠找出自己记录时间的纸张,说道:“500—1000公里六个小时多一点,1000—1500公里大约七个半小时,1500—2000公里不到九个小时,单从用时角度来讲,一个个节点的打比较省时。”
“不过有一个问题,这样直面的看是分节点打省时,但我们要考虑的因素还有怪物的强度、休息时间等,我觉得可以考虑一下两者相结合的模式。”
韩家君手里的火球开始帮忙加热锅炉里的水,“嗯,我们可以提前几个节点就减速,这样就不用停车了,那还是囤怪打吧,方便些。”
列车缓缓启动,韩家君在群聊里发了一条信息。
【先锋小队(13):
韩家君:留两个人在后面观察就行,其他人该干什么干什么吧,现在开始全速行驶,到2350公里后减速。
时亦眠:我这边都收拾好了,元素造物组成的巨人尸体,和所有巨人心脏,都存到了二号仓储车厢。
掉落物、水晶币、宝箱、铁皮车斗存在一号仓储车厢。
蒸汽车头可以和我们的列车合并,130个蒸汽车头,按照系统规则,可以看成10份升级材料,每份材料可以提升2公里的时速,现在列车时速是100公里/小时。
其余所有东西,包括血肉组成的巨人尸体,我都丢进肥料发酵炉里了。
时亦眠:队长,你来开宝箱,还是大家一起开?
韩家君:铁质宝箱留给我,木质宝箱你们来吧。】
看到这句话,除了已经睡着的瑶华,其他人都去拿了几个宝箱开着玩。
把开到的物资和空箱子都交给时亦眠,几人就做自己的事情去了。
沐华坐在种植车厢的角落里,和无忧常欢培养感情,顺便看亦闲和亦悠在种植箱前忙碌。
亦悠教亦闲该怎么给蔬菜授粉,然后两人一起给蔬菜施肥、浇水,将成熟的蔬菜采摘下来。
韩父和韩家君一起,将亦闲和亦悠采摘的蔬菜处理好,父子两人都是做饭的好手。
一个是因为在炊事班待过,一个是为了减轻老婆的工作量,专门学的,所以韩父素菜做得特别好。
父子两人,一人做肉菜,一人做素菜,配合的特别好。
韩家睿和韩家歆在车尾处包包子,包子馅料是韩家君剁好、调好味的,他们兄妹俩能做的极限就是把皮擀好,包包子不露馅。
江父江母和韩母钻进实验室,一起研制新的药剂。
江漫闻和时亦眠一起,和总部那边开视频会议,相互交流信息,顺便唇枪舌剑交换物资。
瑶华睡得正香,摆在她身边的娃娃,除了一家四口的布娃娃之外,还多了列车上所有人的陶瓷小人,都是时亦眠趁空闲时间捏出来的。
下午一点,瑶华被喊醒吃饭,韩家君趁小姑娘还迷糊着,往她的盒饭里夹素菜。
其他人虽然也爱吃肉,有素菜时还是会吃一点儿的,就瑶华,没人看着,她是真的一口都不吃。
一盒饭都快吃完了,瑶华才清醒过来,看到饭盒里的青菜,又顺着把青菜夹过来的筷子看过去,就看到韩家君笑看着她,还当着她的面,再次夹了一些青菜放到她的饭盒里,之后才放下公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