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千多族人,回到营地后有的在劝说家人,有的在召集族人,只有一家在达成一致后纷纷抱着木柴走向了两军阵前,没有任何人阻拦他们,鲜卑人都停了下来观望着。
这一家鲜卑人走到在烤全羊的汉军面前蹲下道:“你们需要柴吗。”神臂营的士卒摇摇头,鲜卑人接着问道:“我可以做些什么?”神臂营的士卒忽然想到什么:“听说你们有种乐器叫胡笳,你会吗?”鲜卑人瞪大了眼睛从身后拽出一根胡笳,于是开始吹奏,两军阵前都安静了下来。所有的都静静的听着,胡笳声音深邃悠远听的所有人的入了迷,神臂营将士不甘示弱,打起了行军鼓,随着鼓声的加入,胡笳的声音也开始激昂起来。正在双方相持不下时,几个鲜卑少女,手持琵琶入场,铮铮的琵琶声给相持的两种乐器找到了的方向,将乐曲推向了最高潮。一曲落幕,鲜卑人才发现自己不知不觉和汉军们围在了一起。因为赵勇下过令,只要他们不拿兵器就当他们是牧民。不过这曲子,赵勇确实很受用。于是道:“接着奏乐,接着舞。”于是有鲜卑年轻的女子在乐器前,踩着鼓点为欢庆献舞。他们不知道在欢庆什么,就是感觉现在的气氛比剑拔弩张的感觉舒服很多。汉军鲜卑也不分彼此,交换着食物。
轲比能坐到了赵勇身旁道:“真没想到我能看到这一幕。”
赵勇道:“我也没想到,不过还不错。我想不用你再向你的族人们说明什么了吧。”
轲比能摇摇头道:“我很感谢赵将军能接纳我们,可我们还是要遵守汉人的规矩,这样我们才能走的长远。”
赵勇起身道:“很好,那这事我就不汇报了,明天我会给你们规划牧场,不过你们的一些东西,用不上了,还是给我们保管的好,告诉想从军的汉子别着急,他们会有更好的。”
篝火晚宴持续了很晚,甚至有几个汉军儿郎当夜就被鲜卑女子拖走。至于这是犯不犯军法,张辽也没想到会有这一节。算他们走运吧。
到了第二天,双方各自归营,可多了一些说不清楚的东西。汉军眼里的鲜卑人,野性之中多了一丝温柔。而鲜卑人眼中的汉人,冰冷的外表下竟然也会笑。说到底他们都是人。
孟誉收到了赵勇的战报,就感觉很荒唐,吓得一军军长直接奔赴边关,然后结果就这?当然,没伤亡是最好的。赵勇也算张辽的嫡系了。孟誉认为赵勇还是拎得清的。所有他的要求都给予通过。
因为孟誉知道,张辽的步伐太快了,幽州这些人,远远不够,远的不说,就说台湾岛,怎么也要安排五十万人过去,这是刚拿下四郡孟誉才有这样的底气。而二十万草原鲜卑也可以向北继续为幽州看守门户。
不久后,关羽已经护送刘宏返回辽东参与到鲜卑人安置活动中,因为地域确实有些广袤,孟誉不得不带上徐志安排一下建城设防的问题。当孟誉看到鲜卑人融合的竟然比乌桓人还和谐。不禁好奇赵勇是怎么做到的。直到晚上的篝火晚会上,孟誉看到了,汉军和鲜卑人击鼓奏乐,欢唱跳舞的情形。孟誉想起了张辽曾说的一个词,民族融合。那是文化的融合,血脉的融合。孟誉记得张辽说:“只要在大汉律法的框架里,我们可以求同存异,这样才不会限制民族的创造力。”看到眼前的这场精彩表演,孟誉甚至怀疑张辽是否见过这一幕。
在军队和工程队的协助下,一座座城拔地而起,鲜卑人也可以像汉人希望有安全的房屋可以住,他们闲暇时都在努力学习汉语,不仅仅为了满足治所的需要,是他们打心里想感受到很多汉文化的乐趣。
一天慕容博收到了治所的征辟文书,邀请他加入治所中的乐府,届时可能要参与幽州各地的演出。慕容博就是两军阵前吹胡笳的那个鲜卑。他没想到汉人们没有排斥他们,反而生活的更好了,机遇也更多了,如今不用打仗了,仍然有出人头地的机会。同样的事情仍然在发生,有当初献舞的鲜卑女子,有当时弹琵琶的鲜卑少女。
而与汉人息息相关的是,当初被拖走的那些汉军也有家了。
幽州的一切都在欣欣向荣的发展中,可是没人能看见,幽州的龙气日盛,因为他们的州牧快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