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蓝星反击战之太阳舰队 > 第8章 S港攻防战(二)

第8章 S港攻防战(二)

    在那密密麻麻的大口径岸防炮如疾风骤雨般的疯狂攻击之下,ET 星战舰犹如纸糊一般脆弱不堪。第一波整整十六艘战舰,在短短一分钟之内便被接二连三地彻底击毁,化作一团团耀眼的火球和漫天飞舞的残骸。然而,令人震惊的是,就在这短短的一分钟内,第二波十六艘 ET 星战舰竟然以四艘一组、共四组的方式组成一个严密的立方体阵型,如同离弦之箭一般从虫洞跳跃点呼啸而出!

    面对如此凌厉的攻势,守军们迅速反应过来,集中所有主炮力量展开齐射。但即便如此,也仅仅成功地摧毁了其中的十二艘战舰,而剩下的四艘则如同狡猾的泥鳅,在冲出跳跃点的瞬间便朝着四个不同的方向疾驰而去,其速度之快令人咋舌。

    施拉姆夫将军见势不妙,心急如焚地紧急调动更多的炮火进行拦截。然而,想要击中这些灵活多变且高速移动的目标并非易事,经过十几秒钟的艰苦努力后,终于将这四艘漏网之鱼逐一击毁。可还没等众人松一口气,第三波敌人又如潮水般汹涌而至——这次竟然是一连串足足十六艘战舰!

    尽管守军们竭尽全力开火,但猛烈的炮火此时却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仅能同时击毁其中的四艘战舰。剩余的十二艘战舰见状,立刻四散开来,巧妙地利用自身的机动性分散着守军的火力,使得原本密集的防线瞬间出现了多处漏洞。

    更糟糕的是,这边第三波敌军尚未完全歼灭,第四波又有一串同样数量的十六艘战舰气势汹汹地冲了出来!守军们的炮火开始变得杂乱无章起来,无法有效地组织起有效的防御。紧接着,第四波、第五波……ET 星人的战舰源源不断地从虫洞跳跃点涌出,仿佛永远都不会停歇,整个战场陷入一片混乱之中。

    到第六波的时候,守军的炮火已经完全目不暇接了。直到这个时候施拉姆夫才想起来自己犯下了两个巨大的错误。

    首先要说的一点便是他对于 S 港太空城上岸防炮数量的过度迷信。诚然,这批岸防炮无论是其威力还是数量都堪称可观,但问题在于它们的分布状况存在极大缺陷。整整 300 门岸防炮被平均地散布于整个太空城之上,而真正直面敌人进攻方向的竟然还不足 60 门!这种布局在面对如此高强度且高频次的攻击时,简直是杯水车薪,难以形成有效的防御力量。

    其次,不得不提及他个人能力方面的局限性。尽管从表面上来看,他似乎有着身经百战的履历,然而这些所谓的“战争经验”大多是建立在米国所具备的技术领先、火力强大以及兵力充足等多重优势的基础之上。说白了,他以往只是依仗着这些压倒性的优势去欺压那些实力相对较弱的国家,又或是通过战略威慑来达成目的罢了。像如今这般激烈残酷的战斗场面,对他而言可谓是前所未遇。更糟糕的是,他甚至未曾深入剖析过上一次 ET 星战舰以区区数十艘战舰之力便成功击溃米盟联合舰队时所采用的精妙战术。倘若当时他能够明智一些,果断派遣舰队在跳跃点处以半球状展开部署,那么情况或许会大为不同。毕竟单靠 S 港这么一小块区域内寥寥无几的 60 门岸防炮,想要抵挡住庞大舰队排山倒海般的冲击,几乎无异于痴人说梦。!!

    最终得出的结论便是施拉姆夫仍然局限于传统的平面战争思维模式之中,对于太空这种充满多维度和立体化特性的新型战争形态,他严重缺乏切实有效的认知与理解。当施拉姆夫终于恍然大悟的时候,却发现为时已晚,心中懊悔之情难以言表。于是,他匆忙调遣了两支原本驻守的特混舰队投入战斗,并迅速向总部发送了紧急求援信号。

    然而令人震惊的是,这场激烈的战役仅仅开打还不到 10 分钟,施拉姆夫便急切地发来求救信息。这一情况让米国参谋长克拉克上将怒不可遏,气得他猛地一拍桌子。

    口中大骂道:“你们这帮家伙简直就是一群一无是处的酒囊饭袋!看看人家那边,仅仅凭借一颗行星上不足一个团规模的防御部队,再加上区区 12 艘破旧不堪的小型战船,居然能够一举摧毁 ET 舰队多达四分之一的战舰!而我给了你整整两个特混舰队,还有堪称世界上最为强大的太空城作为后盾支持,可结果呢?开战短短十分钟时间,你们就被敌人打得狼狈不堪,哭天抢地地呼叫增援!回想当初,ET 舰队仅仅依靠 36 艘战舰便能将我们那支规模庞大的联合舰队彻底击溃并消灭殆尽!你们这样的表现实在是太丢脸啦!”

    但是生气归生气,该派出支援还是要支援的,当问到需要多少舰队支援的时候,施拉姆夫回复是:“越多越好,现在S港的情况已经岌岌可危了!!”

    克拉克上将心急如焚地再次下达紧急指令,迅速调遣了三支驻守在 S 港后方三个星系之中的特混舰队前去增援 S 港。与此同时,他毫不犹豫地下达命令,将原本驻扎于米国中央星系的两支特混舰队也火速调往了 S 港后方的星系进行驻防。

    如此一来,战争刚刚打响,米国便毫不保留地将自身所拥有的全部战略机动力量统统投入到了激烈的战场之上,甚至连至关重要的纵深防御体系都已荡然无存。面对这般困境,走投无路的米国只得厚着脸皮向其亲密盟友约翰国发出求救信号。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约翰国给出的回应却如同给了米国当头一棒。他们表示:“我国舰队尚未做好充分的战斗准备,至少还需要耗费半年左右的时间来完成筹备工作。”这番话对于急需援助的米国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其实,任何一个明眼人都能轻易看出,这只不过是约翰国敷衍了事、推脱责任的说辞罢了。毕竟,此前米国曾多次让约翰国深陷泥潭、损失惨重,此次危机时刻,约翰国自然不愿意再伸出援手。

    更为糟糕的是,不仅仅是约翰国,米国的其他众多盟友们也纷纷采取了隔岸观火的态度,选择冷眼旁观这场战争,丝毫没有出手相助的意愿。曾经风光无限的米国,如今在战场上陷入孤立无援的绝境,不禁让人唏嘘感叹。

    此时此刻,米国已然顾不得所谓的颜面,毫不犹豫地向星河联盟发出了一封紧急求援信。然而,令人感到棘手的是,当前的局势对于星河联盟而言同样极为严峻。一方面,毛熊联盟与龙盟几乎将他们全部的兵力都投入到了 LW8 星系之中;另一方面,仅存的太阳舰队则肩负着充当总预备队这一至关重要的使命。龙国只是回复尽可能提供帮助,但无法抽调更多的部队进行支援。

    至于欧盟方面,其舰队正全神贯注地守护着广袤无垠的西部星域之安全,实在是抽不出任何兵力来支援米国。而眼下 S 港的形势着实不容乐观,正是因为先前的疏忽大意,致使如今已有多达 400 余艘 ET 星战舰成功穿越了虫洞跳跃点,并得以充分施展它们的优势。一时间,海量的无人机如潮水般汹涌而出,铺天盖地地涌向这片本就不算广阔的战场。

    据最新的战场检测仪数据显示,ET 星战舰竟然已释放出了接近 600 万架无人战机!这些无人战机犹如蝗虫过境一般,迅速席卷而来。就在方才,两支规模极其庞大的特混舰队满怀壮志地发起冲锋,但转眼间便被数量惊人的无人战机死死缠住,难以脱身。不仅如此,就连那座太空城也未能幸免,被密密麻麻的无人机从里到外围得水泄不通,仿佛陷入了一个无法挣脱的牢笼。

    而 ET 星战舰在外围犹如一头凶猛的巨兽,完全不顾及己方无人机的惨烈伤亡状况,持续不停地以战舰上那威力惊人的重炮猛烈轰击着太空城以及特混舰队中的各类战舰。每一次炮击都如同末日降临一般,巨大的爆炸声响彻整个宇宙空间。仅仅只是短短的几分钟时间内,就有多达 17 艘护卫舰和驱逐舰在这恐怖的炮火袭击之下化为一堆堆燃烧的残骸。

    相比之下,那些防御火力更为强大的巡洋舰和战列舰情况则稍好一些,但也同样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它们虽然能够勉强抵御住部分炮击,但舰体表面依旧留下了无数触目惊心的伤痕。

    位于舰队中心位置的航空母舰此刻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尽管其自身的防御系统较为完善,可以暂时应对来自 ET 星战舰的攻击,然而航母所搭载的战机却在数量上占据绝对优势的 ET星无人机群的疯狂围攻之下陷入绝境。这些勇敢的飞行员们刚刚驾驶战机升空,几乎瞬间便会被蜂拥而至的敌方无人机淹没,最终无一幸免,全部被击毁。

    与此同时,S 港的太空城更是在战机与战舰的双重猛攻下变得摇摇欲坠。原本坚固无比的防护屏障早已支离破碎,太空城装甲也多处被击穿,不停的有爆炸从太空城中喷涌而出,仿佛世界末日已然来临。

    施拉姆夫一脸凝重地望着那铺天盖地、如蝗虫过境般密密麻麻的无人机群,心中不禁涌起一股绝望之感。然而,身为指挥官的他深知此刻已无退路可言,唯有孤注一掷,使出最后的应对之策。

    随着他一声令下,原本隐匿于各个角落的机甲如同离弦之箭一般,迅速朝着太空城表面疾驰而去。这些机甲肩负着保卫家园的重任,它们将参与到这场惊心动魄的近程防御战之中。

    此时此刻,施拉姆夫深知,要想抵挡住这汹涌而来的无人机潮,唯一的希望便是依靠密集的火力来强化防空能力。回想起当初星河联盟曾好心建议 S港更换能够发射两用弹药的岸防炮,并加装实体防空弹,但这个提议却遭到了国内那些顽固不化的官老爷们毫不留情的拒绝。他们打着所谓“保护本土制造业”的旗号,坚决不肯采纳星河联盟的方案。

    可最终的结果却是令人痛心疾首——花费了比星河联盟报价高出整整两倍的价钱所购置的炮管,其性能不仅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提升,而且依然采用的是效率低下的单发攻击方式。如今,面对这来势汹汹的无人机群,太空城以及特混舰队无疑成为了此次决策失误的最大受害者。

    经过漫长且激烈的三个小时鏖战之后,太空城已然变得伤痕累累、满目疮痍。此刻呈现在眼前的景象令人触目惊心:那庞大如巨鲸般的太空城,正遭受着 ET 无人战机群无情地“啃噬”。这些无人战机如同蓝星上密密麻麻的行军蚁一般,铺天盖地地涌来,它们前赴后继,不断冲击着太空城的防线。

    太空城原本强大的近程防御系统此时已遭到严重破坏,高达百分之六十的设施毁于一旦。那些曾经威风凛凛的双联装岸防炮,如今也只剩下约一百门仍在苦苦坚守岗位。然而,即便如此,它们所设立的专门防护罩系统也早已不堪重负,在敌人猛烈的炮火下摇摇欲坠,仿佛风中残烛,随时都可能熄灭,其防护能力几乎荡然无存。

    相比之下,ET 战舰则显得从容不迫。它们远远地停泊在战场边缘,慢条斯理地用巨型舰炮持续轰击着太空城以及同样遍体鳞伤的特混舰队。这种看似不慌不忙的攻击策略实则阴险狡诈至极,它们旨在逐步削弱人类一方的战斗力,等待最佳时机发动致命一击,一举将对手彻底击溃。

    施拉姆夫将军面色凝重地注视着眼前的战场局势,他派出的两个师的机甲部队原本被寄予厚望,能够在太空城上构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然而事与愿违,这些英勇无畏的机甲战士们所建立起来的防线,在敌人强大的攻势面前显得如此脆弱不堪。

    如今的无人战机早已摒弃了传统的近距离攻击方式,它们如同幽灵一般远远地盘旋在空中,利用先进的武器系统对机甲部队发起致命的打击。而机甲部队则暴露在 ET星那恐怖的远程火力之下,毫无还手之力。

    只见一道道耀眼的光束从遥远的星空射来,精准地击中一架架机甲。瞬间,爆炸产生的火光和碎片四散飞溅,那些曾经威风凛凛的机甲转眼间变成了一堆堆扭曲变形的残骸。更令人痛心的是,许多勇敢的战士还来不及发出最后的呼喊,就已经命丧黄泉。他们的尸体随着爆炸的冲击飘荡在太空中,与残骸一起密密麻麻地围绕着太空城,形成了一幅惨不忍睹的景象。

    太空城中的守军目睹这一切,心中充满了恐惧和绝望。那些残缺不全的肢体、破碎的机甲,都让他们感到毛骨悚然,不寒而栗。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惊恐和无助,仿佛末日已然降临。

    正当所有人都陷入深深的绝望之时,突然,在太空城背后三万公里处的一个秘密的小型跳跃点上传来了一阵强烈的能量波动。这股能量波动不同于以往任何一种常规的信号,它带着一种神秘而又令人心悸的力量,仿佛预示着一场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