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三年后的一天,电视上出现了一条不同寻常的新闻:中科院生命科学院赵万康院士带领科研团,成功在实验者身上激活端粒酶,延长端粒,让实验者年轻十岁。
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赵院士说:“这是首次激活人体内的端粒酶,它对生命健康具有重大意义,接下来我们还将进行更多次临床实验,确保端粒酶技术成熟,我们相信它会在不久的未来造福人类社会,让每个人保持年轻。”
一向关注科学发展的陈思源看到了这则新闻,他顿时感到焦虑和不安,心想:一旦端粒技术成熟,那将会在社会中迅速普及,人类会进入一个没有衰老的社会,那时老人都会拥有中年人的样貌,可那样会颠覆道德观念,产生一系列严重的问题。
想到这里,陈思源内心开始发软,这种担忧就像心理疾病一样折磨着他,令他目光低垂,神色凝重,甚至眼中的光彩也暗淡下来,眼神变得非常阴郁。
然后又想到:以前曾和李舒去星巴克喝咖啡。
陈思源眼中闪动着泪光,他自己却没有发现,从衣柜里换了件衣服就出门了。
从河滨香景园出发,陈思源进入地铁站,然后乘上2号线。
经过几十分钟,陈思源到达南京东路站,然后离开地铁站,步行大概两百多米到达位于南京西路的星巴克烘焙工坊。
陈思源到柜台点了一杯卡布奇诺,付款拿起小票,然后等待制作好了,在靠墙的位置找了一个空位坐下。
陈思源喝着咖啡,望向窗外,看见来去匆匆的人群,又看了看星巴克里玩手机的人们,不禁思考:这是一个冷漠的社会,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中,对自己以外的事物漠不关心,就连走路的时候也不会多看陌生人一眼。
就在这时,突然传来了一阵脚步声,陈思源回头一看,竟是一个非常高挑的银发美女。
她是陈思源见过最白的人,皮肤和牛奶的颜色一样,白得近乎发光,一头卷发如瀑布一般披在身后,细眉,一双深邃的蓝眸格外的吸引眼球。
外国美女用标准的普通话说:“我可以坐在这里吗?”
陈思源迟钝了几秒才反应过来:“哦,可以。”
外国美女坐在对面,打量了陈思源一下。
看他一头浓密的碎发,刘海齐整,仔细一看,那眼神种有一种无法细说的感觉,像是冷漠,又像是其他深沉的东西,鼻子比较高挺,脸颊到下巴很尖,是一个中国帅哥的长相。
随后外国美女介绍起自己:“你好,我叫陈冰怡,法国人。”
陈思源也介绍自己:“你好,我叫陈思源,上海人。”
“我知道你哦,陈思源,西方媒体称你为天才,几年前你在德国进行演讲,又参与新的亚原子的研究工作,但在后来竟然消失不见,实验基地的负责人想要对你进行制裁。”
陈思源张开了嘴,有些许惊讶地看着她说:“没想到你知道这些!”
“你不知道,这件事在德国乃至西方国家已经传开了,网上有几种猜测,有的说你和美女接待员相恋,选择放弃事业;有的说你是自愿放弃研究的机会,找到更重要的事情,然后回国了;还有的说是王院士太重视你,害怕你出现什么意外,就叫你离开实验基地,所以到底是哪种呢?”
陈思源有些尴尬,目光不自觉地瞟向了窗外。
“他们说得对,但也都不对。”
“你不想说就算了。”
陈冰怡注视着陈思源,于是又说:“我还记得你德国演讲时曾经说过,人人都可能取得伟大的成就,但可惜的是,这个社会大多数人由于教育资源的不公、社会制度的不平等和其他复杂原因,他们并没有机会找到自己擅长的领域去挖掘自己的潜力,为这个社会做出杰出的贡献,只能平凡的度过一生,也不能像那些捉住时代机遇的成功人士一样得到社会的认可。”
陈思源突然看向陈冰怡,说道:“没错,每个人的智商其实都是差不多的,所谓的高智商源于小时候父母对智力的开发以及后天不断的学习,就连爱因斯坦也是因为勤勤恳恳的科研,最终发表相对论才成为了人们认可的天才。”
“每个人的智商确实都是差不多的,西方有个实验就证明了这一点。”
“没错,我始终是这么认为的,可惜人们的看法往往很肤浅,他们喜欢把成功归结于天赋和聪明,却忽视了成功背后的努力,运气还有时代的因素,特别是年纪轻轻就成名的那些人。”
“是啊,有很多人的看法就是这么片面,但庆幸的是,这个社会还有你这样有着清醒的认知的人啊。”
“我只是比一般人更理性一些,所以才这么认为的。”
“但这已经很难得了,不是每个人都能像你一样谦逊,能够思考的这么深刻。”
“是啊。”
陈思源露出了难得的笑容,说道:“没想到我们刚认识就聊得这么投机。”
“我很高兴能认识你这样漂亮的外国美女。”
陈冰怡笑着附和道:“我也很高兴能认识你这么高智商的中国帅哥。”
陈思源心里有种熟悉的感觉涌了上来,那像是某种直觉一样,让陈思源感到莫名的不安,心头又忽然紧了一下,打断了他们原本愉快的聊天。
“怎么了?”
陈思源也不好解释什么,赶紧编了个理由说:“陈冰怡美女,我突然想起还有别的事情,就先走了。”
见陈思源起身离开,陈冰怡问:“你明天还来吗?”
陈思源犹豫了一会,然后说:“来。”
回到家,陈思源坐在沙发上,不禁回想:她的感觉和李舒很像,好像都对我非常了解,而且表现的非常温柔,特别是临走时她留下的话,这样的偶然未免也太巧合,所以内心才会突然紧张起来吧,但是她和李舒又很不一样,只要当做普通朋友相处就行,这次绝对只是偶然。
第二天,陈思源如约去了星巴克,发现陈冰怡已经在那里了。
“让你久等了。”
“没关系,你能来就好!”
陈思源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假如昨天临走的时候你不问我,现在我就不会在这里了。”
“这就是我们的缘分啊。”
“是啊,那现在我们也算是朋友了吧?”
陈冰怡嘴角闪过一丝微笑,开玩笑说:“你指男女朋友吗?”
“不是,我的意思是普通朋友。”
“这样啊。”
陈冰怡重新审视了陈思源,然后说:“我看得出来,你心里很压抑,缺少朋友。”
“是的,我一直都是这么孤独,我想现在不光是我一个人这样,人们都是这么孤独的,在不久后的未来,先进的科技会淡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让人们变得更加孤独,更加冷漠。”
“所以科技是把双刃剑,是嘛?”
“没错。”
说到这里,陈思源突然低下目光,陷入到惆怅的情绪中。
为了鼓励他,陈冰怡说:“一定有办法的,这个世界不是还有一个为改变未来而努力的天才嘛!”
陈思源忽然抬起头,注视着陈冰怡,竟然因为那温柔的目光想起了李舒,可没想到,这却让陈思源露出了痛苦的表情,不由地遮住了双眼,紧闭眼睛。
陈冰怡猛然间意识到自己做错了什么,也难过起来。
“对不起,让你想起了伤心的事情。”
“这不怪你,是我自己太脆弱了。”
“那能不能把你的心事告诉我?”
在内心斟酌了一会,陈思源才睁开眼睛说:“好吧,我告诉你。”
“其实我很担心人类的未来,最近中科院的赵万康院士宣布端粒酶技术取得突破,可以激活端粒酶来延长端粒,让人类变得更加年轻,这项技术如果得到推广,那么人类会进入到一个没有衰老的社会,原先成为老人的人将维持中年人的样貌,进而引发严重的伦理问题。”
“那可不可以提前防止这种事情的出现呢?”
“如果能够说服赵院士避免端粒酶技术应用,那样就可以防止未来出现严重的后果。”
“那太好了。”
没想到陈冰怡突然站了起来,迅速凑近陈思源,在他脸颊上亲了一口。
这让陈思源非常震惊,问道:“你怎么突然亲我!”
陈冰怡回答:“因为我希望你去说服赵院士啊。”
“原来是这样,那好吧,我会尝试说服赵院士的。”
“嗯。”
带着这份期望,陈思源离开了星巴克,乘坐地铁去徐汇区,前往中科院上海分院。
等来到中科院上海分院,陈思源找到事务处,没想到的是,里面的工作人员一眼认出了他。
“你不是陈思源么?”
“是的,我来上海分院想要询问一下赵万康院士的住址,我想专门拜访他。”
“那你怎么不直接通过王自珍院士呢,他和赵万康院士可是老朋友。”
“他老人家一直非常关照我,这次不想再麻烦他老人家了。”
“这样啊,那么可以告诉你赵万康院士的地址,就在杨浦新凤城。”
“好的,谢谢了。”
“不用谢。”
陈思源离开中科院上海分院,前往地铁站,乘坐1号线再换乘8号线赶往杨浦区江浦路,最后在新凤城小区找到赵万康院士所住的别墅。
正当陈思源伸出手准备敲门,莫名的沉重感令他心里发软,手也失去力气似得。
陈思源心里很纠结,他不知道这到底终究会对未来带来什么影响,这种沉重的感觉一直压在心底,使他非常压抑。
也就在这时,陈思源想起李舒最后留下的话:“你一定要坚强的活着,这个世界需要天才……”
没想到的是,这段悲痛的回忆如今竟然成为了慰藉,促使陈思源的信念坚定起来,再次伸出手,在门上敲了两下。
里面的人没有询问是谁就直接开门了,陈思源看到出现在他面前的果然是赵万康院士。
“你是陈思源吧。”
“是的。”
“王院士和我提到过你,先进来再说吧。”
见赵院士转过身子向屋内走去,陈思源只好跟在身后。
陈思源始跟着赵院士来到客厅的沙发旁,赵院士伸出一只手示意。
“坐吧。”
坐在沙发上,陈思源问:“赵院士,您知道我特意找您是为了什么事情?”
“当然知道。”
“我……”
陈思源突然紧张起来,这种过于友善的对待反而让他有些不适应。
“你慢慢说,不用着急。”
陈思源努力让内心平静下来,整理好思绪,然后说:“我来找您是希望您不要把端粒酶技术的成果应用于社会中,如果端粒酶技术成熟化进行推广,未来将不会再有老人,社会原先的道德观念将崩塌,会产生很多新的问题。”
赵院士看着陈思源的眼睛,非常认真的说:“我理解你的想法,但人类只有实现端粒酶技术,才拥有对抗宇宙法则的能力。”
陈思源无法理解赵院士的话,但出于对长辈的尊敬,他只是说:“我不明白您的意思。”
赵院士语重心长地说:“即将到来的那个时代,是人类千百年追求的理想,无论未来将遭遇怎样的危机,我们都不应该抗拒它,因为这是人类这种生物唯一能做的事情,它是人类不断探索生命意义中显现的一缕微光,如果没有它,人类也将慢慢的被自然法则淘汰,所以我们应该顺应这个时代。”
听了赵院士的解释,陈思源陷入了沉思。
“活着是所有生物最基本的意义,但活着就必须对抗熵增,这是所有生物的宿命,我们能做的就是用端粒酶技术来对抗衰老,避免死亡带来的熵增。”
陈思源恍然大悟,他这才明白赵院士的意思,但随之而来的是更多的惆怅和无奈。
“赵院士,我原本认为如今的科学技术会让人类产生舒适安逸的幻觉,忽略了这个社会潜在的危机,我坚信那些曾经坚信的理所当然的事理,其实表里也是完全不同,只是人们从未怀疑过,以为劝说您能够阻止未来发生不可挽回的后果,可现在我越发感到无奈,可能我只是一厢情愿罢了。”
赵院士勉励道:“我看得出来,这个道理你领悟得很深。”
“是的。”
“不论未来怎么样,能做的只有现在,这需要所有科研人员的力量,也需要下一个爱因斯坦,这就是你在这个时代的意义,而作为天才往往需要最深刻的经历,才能磨练伟大的灵魂,你现在已经经受住磨练,有了坚强的意志,可以帮助人类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陈思源顿时肃然起敬,同时感觉到赵院士的目光中多了一份认可,这让他非常感动。
“如果要说伟大,还是王爷爷和您伟大,作为一个晚辈,我对您和王爷爷始终充满着尊敬和钦佩,您一直是我学习的榜样!”
“以后你能做的绝对会超过我和王院士,这次交谈也让我更加了解了你,同王院士一样,我相信你的品质会是你成就伟大的保障。”
为了表达深深的敬意,陈思源站了起来,低下头,准备向赵院士鞠躬,可赵院士却扶住了他。
“不必了孩子,你要表达感谢的话,就在未来继续坚定自己的道路吧。”
“赵院士的话我记住了。”
晚上睡觉的时候,陈思源思躺在床上辗转反侧,他思考着赵院士说过的话,可没想到竟然失眠了一宿。
当陈思源次日下午去星巴克的时候,他看见陈冰怡坐在那个位置,于是又和往常一样走了过去。
陈冰怡看到陈思源,发现他脸色有些憔悴,于是问:“陈思源,你脸色不太好,是不是因为昨天发生了什么事情?”
“昨天我见到了赵院士,在我想说服赵院士的时候,赵院士却告诉我人类需要它对抗衰老,使我恍然大悟,所以我不想再试图阻止它了……”
陈冰怡突然有些伤感:“我相信人类未来是美好的,不会因为端粒技术进入到没有衰老的社会而自我满足,放弃对宇宙的探索和向往。”
“现在很多人都保持乐观,相信可控性核聚变将在不久的未来实现,它可以帮助人类实现星际旅行,但是实现它只是人类走出太阳系的第一步而已,还有更多难题人类无法解决,我反而相信基于量子纠缠的瞬间传送技术,如果实现它,那么人类就可以无视光年的距离,踏足到整个银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