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亮剑:我成了李云龙军师 > 第74章 点点滴滴

第74章 点点滴滴

    举国哗然震惊!

    这一次胜利大捷绝对是达到了鼓舞人心、激昂斗志和增强信心的胜利!

    随着八路新一师在平安县城一役中全歼日军精锐第六师团、歼敌破两万、光复平安县城等等胜利大捷的消息如同春风般吹遍了华夏大地,整个国家为之沸腾,一股前所未有的民族自豪感和抗战必胜的信心在每一个国人的心中熊熊燃烧。

    这一胜利大捷像一道曙光,穿透了笼罩在国土上的阴霾,让饱受战争摧残的百姓看到了希望,也让全国人民对抗战胜利的信心倍增。

    即便是在偏远的乡镇县城,当这个消息通过报童和村民们的口口相传,迅速在田间地头、村头巷尾传开时,百姓们纷纷停下了手中的农活,聚集在一起,议论着这一令人振奋的消息。

    他们的脸上洋溢着从未有过的喜悦和自豪,眼中闪烁着对八路新一师的敬佩和感激。

    “真是没想到啊,新一师居然能打败小鬼子精锐部队第六师团!”一位老农激动地说,“这可真是给我们国人长脸了!”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对新一师的敬佩和感激,也透露出对抗战胜利的坚定信心。

    “是啊!”其中一个从城里逃难回来的村民,道:“当初第六师团可是一路打到金陵,金陵几十万大军都挡不住第六师团,没想到被新一师给灭掉了!”

    “这个新一师的实在是太强了,我们抗日胜利有希望了!”

    “如果每一支部队都像新一师这么强的话,那么我们胜利指日可待了!”

    “对对对,新一师能够干掉精锐的第六师团,小鬼子算是感受到新一师的厉害了吧!”

    “这个第六师团可是在金陵屠城的畜生,现在被新一师给灭掉了,真的是大快人心啊!”

    众人纷纷议论起来。

    因为这个胜利大捷实在是太令人振奋了,对于抗战更加有信心了。

    在城市里,报社和广播电台纷纷报道了这一重大胜利,报社的记者们争相转载报道或者是撰写相关的评论,详细记录了这一历史性时刻的点点滴滴。

    他们用文字记录下八路新一师的英勇无畏和卓越战绩,以及第六师团的罪行,以及光复平安县城的重要性,歼敌两万多人,这再次是刷新了新一师的歼敌数量纪录了。

    同时,广播电台则通过电波将这一消息传遍大江南北,让全国人民都能听到这一令人欢欣鼓舞的喜讯。

    城市里,茶馆、书店、甚至是寻常人家的饭桌上,国民、百姓谈论最多的便是这场大捷,老者们激动地讲述着自己年轻时听闻的古代英雄故事,如今看来,新一师的勇士们就是活生生的当代英雄,因为新一师的这一次胜利大捷实在是太振奋人心了。

    “这个新一师真的是勇猛之师啊,居然把第六师团都干掉了,这可是小鬼子的常备师团啊!”

    “第六师团是一支充满了血债的部队,现在新一师灭掉了第六师团,那么就是让第六师团血债血偿了。当初第六师团在金陵的时候可是肆无忌惮的大屠杀!”

    “新一师的战斗力实在是太强悍了,不仅仅灭掉了第六师团,还直接光复了平安县城,平安县城可是小鬼子在晋西北十分重要的一个大县城,战略意义重大!”

    “上一次新一师伏击了小鬼子的观摩团的时候,那是歼敌破万,这一次是歼敌破两万,再次刷新记录

    了,这其中还有第六师团这种强大的部队,新一师真的是太强了。”

    “如果每一支抗日部队都能够达到新一师这样的战斗水平,抗战胜利是指日可待啊!”

    “第六师团被灭掉了,新一师就是帮金陵的同胞报仇了!实在是大快人心,我要去参加新一师打鬼子!”

    国人对此事议论纷纷,备受鼓舞和振奋啊。

    这场胜利大捷,不仅仅是军事上的重大突破,更是对全体国民精神的一剂强心针。它证明了即便是

    装备落后、条件艰苦的八路,也能在英勇与智慧的指引下,创造出惊天动地的奇迹。

    青年学生更是热血沸腾,他们的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和对参与抗战的渴望,许多人纷纷表示愿

    意放弃学业,拿起枪杆子,追随新一师的脚步,走上抗日救国的道路。

    国人对于新一师取得胜利大捷的看法是一致的,那就是对新一师的崇敬和赞扬、震惊,他们称赞新一师是抗日战场上的英雄部队,是民族的骄傲和自豪。

    毕竟谁也没想到新一师居然把第六师团都干掉了,而且歼敌两万多人,这杀敌数量太恐怖了!

    同时,新一师的胜利也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许多年轻人纷纷表示要投奔新一师,加入抗日队伍,为打败小鬼子侵略者贡献自己的力量,他们看到了新一师的英勇表现和卓越战绩,也看到了抗战胜利的希望和曙光,他们愿意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献给这片热爱的土地和伟大的民族。

    在这些年轻人中,有的是学生、有的是工人、有的是农民。他们来自不同的阶层和背景,但他们都怀着一个共同的心愿—那就是投身抗战事业,为打败小鬼子侵略者。

    当然了,在这一次的胜利大捷报道中,还有关于对谷寿夫凌迟处死的相关报道。

    在这一次轰动全国的胜利大捷报道中,还报道了新一师凌迟处死谷寿夫!

    凌迟处死。这肯定是不人道和极端残酷的一种刑罚。

    戊戌变法后,清廷受内外各种矛盾的冲击,不得不顺应潮流对传统的弊政作些改革,所以在1905年,修订法律大臣沈家本奏请删除凌迟等重刑,清廷准奏,下令将凌迟和枭首、戮尸等法“永远删除,俱改斩决”。从此,凌迟非人的酷刑才从法典中消失,被斩首代替。

    但是凌迟处死用在谷寿夫的身上却大快人心!

    因为谷寿夫在金陵的罪行实在是让人气愤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