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明逆子:老朱我来教你当皇帝 > 第38章 论箱分银子

第38章 论箱分银子

    户部尚书藤毅:

    “陛下,殿下此次悍勇剿匪,狠狠的惩治倭奴,又为国库带回大量赔银,此事当诏告天下,好让天下百姓,人人称颂陛下父子二龙的此番功绩。”

    小朱:拍个马屁就想把老子的三千两银子收归国库?你在想屁吃呢?

    “藤大人误会了。”

    “殿下这是何意?”

    “这笔钱是赔偿的军费,军费你懂吗?孤此次平倭,可是花费整整两百万两银子,”

    “而且此次平倭,因担心以朝廷的名义出兵,会使倭奴国全面倒向残元,”

    “对我大明形成四面围攻之势,所以此次平倭,乃是打着民间复仇的旗号,”

    “这两百万两银子,乃是我父皇,以及许多大臣们,自掏腰包,共同出资所成,”

    “所以这笔银子,跟国库没有仍何关系,而是要分发给诸位出资的大臣们的。”

    啥玩意?三千万两,全部要分给这群杀才们?

    藤毅:“可是,难道,不需要赔付沿海渔民的损失吗?”

    小朱:

    “海边渔民的损失自然是要赔偿的,但不是现在,”

    “如今方国珍、张士诚旧部未除,如果此时赔付,”

    “分不清是敌是友,很容易使很多人暗中资敌,”

    “所以,对沿海渔民的赔付,要等到彻底剿清沿海匪患再赔。”

    藤毅:“言之有理,那么殿下打算拿出多少银子赔给渔民?”

    “这事儿你该问我父皇,以及机要处的大臣们,孤能保证的是,可以为渔民赔付白银两千万两,这笔银子不在这里,而是在倭奴国。”

    众人听到两千万两这个数字,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那群刁民,何德何能,能获得如此多的赔偿?

    一人上前:

    “两千万两不是小数,银子在倭奴国,不在殿下手中,殿下又如何保证,这笔银子可以随时取用?”

    “那笔银子被孤存在环球钱庄了。”

    小朱在平定倭国后,就在那里开设了钱庄。

    但赔偿款没有存那么多银子,只存了三百万两,后续的银子,要从开采的银矿中,分出一笔。

    第一次给大家发银子,数量一但要大,才够震撼,才能聚拢人心。

    武将之心,可是孤拿来与文官分庭抗礼的。

    “殿下为何不把银子拉回来?哪怕存在大明的哪家钱庄,也比存在倭奴国要稳妥的多吧?”

    “因为,在那里存定期,一年有百分之一的利息,存三年则每年有百分之三的利息,孤存了三年,无需交保管费。”

    “可是,如何能保证那笔银子不被倭人觊觎?”

    “首先,有汤帅在那里镇守,谁人敢动?其次,孤能平他一次,就能再平一次。”

    这牛批让他吹的,叫众人无话可说。

    小朱转向老朱:

    “父皇,此次归来,一共赚得3380万两白银,”

    “此次能够大获全胜,皆赖众将士用命,”

    “是以,儿臣擅自作主,把380万两银子,全部犒赏给将士们了,”

    “剩下三千万两整,都在船上,交由父皇发落。”

    这次随军出征的,最少的获得500两,那些一线战士,都是1000两起步。

    此外,许多缴获的珍奇异物,也大多赏给了将士们。

    全军上下,捞个盆满钵满。

    肉眼可见的,船上的将士们,一个个眉飞色舞。

    都在想着回去后,该置办什么样的房产,买水田还是买旱田才好。

    老朱虽然表面不服,心底下对小朱的人情世故,还是服气的。

    “此等小事也来烦咱,若人人都拿这点破事烦咱,还用不用处理国事了?是你募集的银子,你自己的事情你自己处理,务必秉公处理,不得亏待任何人,否则,咱拿你事问。”

    “是,儿臣遵旨。”

    “那就,今日太子胜利归来,值得庆贺,今晚咱在皇宫设宴,众卿全来,咱君臣不醉不归。”

    众人三呼万岁,就这样散了。

    老朱听到三千万,全部分给出资的人,咱可是出了一百万两啊,这里面有1500万是咱的。

    赚这么多钱,必须好好庆祝一下。

    至于另外1500万两,那逆子说了,要用利益把武将给绑上皇家的战车上,这是在许以他们厚利啊。

    虽然心疼,但是为了大明江山,就随那逆子处置好了。

    小朱当场把所有出资人,全部召集过来。

    刘伯温自诩为清流,很不愿意掺和分银子这种腌臜事儿。

    “殿下,臣还有诸多国事等着处理,再者,臣分文未出,所以,臣先告退。”

    “当天说好的,借银一万两,孤怎能言而无信?再者说了,刘相还有一大家子要养呢,令郎还在瀛洲整日企盼合家团圆呢,过一次海的费用可是挺贵的。”

    “臣还想问殿下,犬子为何没能随殿下一起归来?犬子可还安好?”

    “放心,好着呢,担心拖累刘相,打算暂时把家迁到那边,好叫刘相全无后顾之忧。”

    “犬子可曾写过书信?”

    “有啊,在箱子里呢;来人,刘相出银一万两,得银十五万两,另外,别把刘知府挠给家里的东西落下;刘相,令郎的家书具体放在哪个箱子里,孤也不记得了,只能劳您自己找了。”

    这逼崽了,一肚子坏子,老夫想看家书,就必须挨个箱子去翻。

    简直不为人子。

    “好咧——白银十五万两——土特产五箱——”

    众人一听,能分十五万两?

    之前太子到处筹集银子的时候,大家还想着,肯定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了。

    哪曾想,短短七八个月时间,一万两银子,就变成十万五两了?

    抢劫也没有这么快的吧?

    没错,就是——不对,是缴获的。

    倭奴国虽然整体上远不如大明,但是,跟别的地方比起来,也绝对是全球名列前茅的狗大户。

    许多大土豪家里,一挖就挖出几百万两。

    尤其南北两个倭寇头子,还有他们身边的大倭寇们,随便拎出一个,个个都是比老朱更加富有的存在。

    小朱当然不会把银子全部带回来,留了一半在环球钱庄,做准备金池子。

    钱庄的活期存票,被他设计成六种:

    五文,十文,五十文,一百文,五百文,一贯。

    票是用棉纸做成的,图案主要是一个球,另一面是老朱的画像,设计成大小不一。

    那批银子,实际用来做白银的价值锚定物。

    活期存票就是纸钞,没有利息,不收保管费。

    定期是折子。

    银子留在那边,一来,前期要保障好钱庄顺利运行;

    二来,也是最主要的,不能让别人知道自己手上有多少筹码;

    将来打金融战时,才能来个出其不意,突然袭击,打的对手猝不及防,丢盔弃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