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明逆子:老朱我来教你当皇帝 > 第79章 吕本慌了

第79章 吕本慌了

    沈万三:

    “殿下,这里名曰满剌加国,洪武元年时,曾派使臣向我朝称臣纳贡,”

    “如今该国王子,仍在国子监就读,乃是我朝的番属国之一;”

    “海峡两岸,皆属该国领土;但南面那座岛再往南往西,则属于麻诺巴歇诸部的领土,也向我朝称臣纳贡。”

    小朱环顾周围,海上时不时就见到几条小船在海上打渔。

    这些表面上是渔民,但只要他们能打得过的,就会瞬间变成海盗。

    番属国,这可就难办了。

    之所以火急火燎的赶到这里,就是想在这条交通要道上,搞下一座岛。

    比如北岸的狮城岛,就是非常理想的十字路口收费站。

    “那个什么满剌加国,王城在哪里?可知晓?”

    “再往西走一段路程,北岸便是该国王城,满剌加城。”

    “传令冯昂,命所有侦查艇,以及15艘铁甲舰,原地靠港休整;其余9条船,跟随旗舰去往满剌加城。”

    沈万三:搞毛线,在这里停啥船啊?这里都是小部落,做不了买卖。

    “殿下,此地无有名贵特产,再往西有一大港,那里盛产胡椒,比之天竺更加便宜。”

    “孤要你以使臣身份,出使满剌加,询问一下,孤想要这座、这一片、还有北边那座岛,问他想要什么样的代价,才愿意把岛卖给大明。”

    要是这么说的话,这几座岛,确实是整条贸易通道上,最关键的节点。

    果然,以太子爷所处的高度,看问题,就是跟咱这种下臣不同。

    人家看的是战略,咱看的是生意。

    “诺,臣这便前去,定将此事办妥。”

    “孤带十条船,给你做后盾。”

    10条船走了两天,才来到满剌加城。

    一座滨海城池,也算是小有繁华。

    十艘巨舶进港,顿时引发全城骚动。

    一万多兵马立刻出城,来到码头上警戒。

    就见一条小船摇桨过来。

    沈万三带着随行翻译,正想开口,突然,身后一阵“隆隆”的炮声。

    10条船,120门炮齐发两轮,打在对岸海岛的荒地上。

    火力覆盖之下,肉眼可见的,有许多树木轰然倒塌。

    沈万三定了定神:“本官乃是大明使者,奉天朝上国大明洪武皇帝陛下,前来出使贵国。”

    将领被那通炮火吓的脸色铁青。

    “鄙邦早已臣服于天朝上国,几个月前,还刚刚派出使臣,向大明皇帝纳贡,不知此番兴师前来,可是鄙邦哪里做的不好,有得罪天朝上国的地方?”

    “非也非也,这一片海域常有海盗出没,是以,大军每走一处,都要做一番演训,以震慑宵小。”

    你们派出这么强大的舰队,哪个海盗傻了?敢去打你们的主意?

    你是想说,震慑我们满剌加这群宵小吗?

    还真就有,比如刘通、王子贤等人。

    消息很快就传至金陵。

    吕本:“什么?全军覆没?这怎么可能?”

    “千真万确,十万大军,仅有零星几人,泅渡逃生,其余诸路人马,尽皆葬身鱼腹之中。”

    “这怎么可能?我们可是有十万大军,足有上千条战船啊,他们才几条船?”

    “据报,他们的火炮不知是何等怪炮,那炮打起来,又远又准,装弹又快,一交上手,他们的炮弹就从来没停过,就是用炮,把上千艘战船,一艘一艘全部击沉,而且,他们的船速快,想跑都跑不了,还都是精钢打造,撞一下,他们的船屁事儿没有,我们的船;一撞就是船毁人亡。”

    吕本根本无法理解,当时的战场有多残酷,心中一万个不相信。

    十万大军,打不过几千人?

    “十万大军都没了?”

    “非止是十万大军,福洲一带有人来报,金子隆跟那群倭寇们,也全部葬身于乱炮之下。”

    “如此说来,海盗全没了?”

    “有也只剩下零星残余,已无法对沿海构成威胁。”

    吕本顿时有种五雷轰顶的感觉。

    坏了,想凭借海盗的力量,垄断海上贸易的计划,要破产了?

    “他们的船呢?”

    “据报,在广洲港补给后,已经下南洋而去。”

    “那我们的船呢?”

    “我们的船已经下令,暂时停在港里,等待老爷的命令后,再决定是否出发。”

    吕本顿时暴跳:“混帐东西,谁让停下来的,立刻飞鸽传书,”

    “下令所有船只立刻出发!一定要想尽一切办法,一定要赶在他们前头到达天竺;”

    “记住,让所有人,眼睛都尖着点,如遇铁甲船,全部绕道而行。”

    “诺。”

    下人退出后,吕本倒在椅子上,抹了把冷汗。

    那500多条海舶,可是赌上江南、福广一带许多望族的大半身家。

    如果砸在手里,就全毁了。

    令他惊出一身冷汗的是,现在才想明白;

    那小朱崽子为什么,明明已经有了“奉指开源”的令牌,他完全可以凭借圣旨,大肆替皇家敛财。

    却偏要搞出一个劳什子的商部出来。

    支持刘伯温提出的海禁政策,使民间不允许出海贸易。

    原来是想利用这个商部,搞出一个所谓的“官民共营海外贸易公司”出来,这是想用朝廷来垄断海外贸易啊。

    还拿出5亿两的干股,允许所有人购买。

    这是想把大家,全都拉上他们父子俩的战车啊。

    之前因为有十万大军在海上,把沿海地区闹的天翻地覆,对朱皇帝来说,是一道无解难题。

    所以就没把商部的事情放在心上,以为无论他怎么做,都是在给自己做嫁衣。

    万没料到,十万大军,半天时间,全军覆没。

    事成之后才想起来,太子那逼崽子,可是率领三千人马,平了倭奴国的,还带回来3000万两白银。

    怎么就把这一茬给忘算进来了呢?

    原来那天请百官上船参观,做见证是假,骗人才是真的。

    他们带了价值五千万两的货物,还把海盗窝给端掉,缴获不少物资。

    如果这批货再不赶快出手的话,天竺人口跟大明差不多,远不如大明富裕。

    哪怕大明,一年也消化不掉价值五千万两的丝绸、瓷器、茶叶啊。

    天竺在短时间内,就更加消化不掉价值五千万两的货物了。

    他们那批货,如果先一步卖掉的话,就会把整个沿途,一直到极西之地的价格,全部给打下来。

    自己的货就卖不上价,甚至会因为市场饱和而卖不出去。

    本来下西洋回来的船,就是十船九空。

    经过他们的一轮扫货之后,自己的商队,也将进不到任何有价值的货物。

    那么这一趟下西洋,就将亏到连底裤都不剩的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