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明逆子:老朱我来教你当皇帝 > 第120章 老朱胃口变大了

第120章 老朱胃口变大了

    拖拉机转眼来到皇宫门口。

    老朱:“此车,不怎么样,太吵。”

    小朱:“当然,这就是一台农用拖拉机,专为拉沙石料设计的,肯定不适合九五至尊乘坐。”

    “能造出适合咱乘坐的车子吗?”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这逆子,已经是第三次在咱面前这么嚣张了,好像这世上,就没能够难倒他的事情一样。

    “造一台那样的车子,能卖多少银子?咱是说,适合大臣们乘坐的那种。”

    老朱始终心心念念,他那十亿两银子。

    毕竟,这可是1万亿钱啊。

    搁谁有这么多钱,被人给拉去投资做生意,也想尽快回本。

    做为男人,又特别喜欢这种机动车。

    农用车便宜,给王公贵族造的车,应该不会这么便宜了吧?

    这样,既能有自己的爱车,又能拿来卖给王公大臣,自己也能尽快回本。

    小朱一琢磨,卖给王公贵族,那就只能不卖最好,只卖最贵。

    第一代车,纯手工打造,1亿钱一辆,不算过份吧?

    “嗯——1万两到十万两之间,动机不好的,内饰再差点,就便宜一点;反之则贵。”

    这个可以有,10万两一辆,1000辆就是1亿两。

    “给那群功臣们乘坐的车子,自然要往好了造,否则,岂非堕了咱的脸面?这个就不要拿去投资了,在江北工业园里造。”

    拿去给投资公司的话,咱又少收入那么多银子。

    这样才能尽快回本。

    另一方面,也想看看这逆子的极限在哪里。

    是否真如他吹嘘的那般,但有所求,无所不能。

    “现在造吗?儿臣以为,先把建桥一事筹备好后,再来谈造车的事情最为稳妥。”

    “咱不管那么多,咱只给你两个月时间,两个月后的今天,咱要乘坐令咱满意的车子,亲自前往第一城巡察。”

    跟这逆子学的,得给点压力,才能认真办事儿。

    “两个月怎么行?沿途很多河道上,都没有桥啊。”

    “那又能如何,等咱出巡时,让禁军适水搭桥不就完了?”

    “您为啥不搞个船呢?”

    “咱,船也要,车子也要。”

    我踏马的,就不该提船的事情。

    不过,船是用来打广告的。

    再有几个月,番邦该来大明进贡了吧。

    工具类船不能卖,但是可以卖给那群藩王们超级游艇啊。

    同样的,也是一个卖车的好时机。

    顶级车,像老斯莱斯那样的车子,人家手工打造一辆,只需一个月就能造出。

    在自己的作坊里,多找些匠人,纯手工打造的话,两个月也未必不能完成。

    “那,尽量吧。”

    “哼!”老朱冷哼一声,在二虎的陪同下,走进皇军。

    小朱立刻回八方英才馆,召集匠人开会。

    ……………………

    工部衙署。

    “大人,大人,江上有动静了。”

    安然:“哦?江桥开始动工了?”

    “想来是了,今天一早,小的发现,江面上汇集了上百条大小不一的船只。”

    终于动工了,身为工部侍郎,建桥这种事情,肯定属管辖范围。

    主要还是想亲眼看看,太子爷是如何在江上建桥的。

    把工部的事情,交给安庆来主持,马不停蹄来到江面。

    果然,江面上汇聚了大大小小上百条船。

    其中有三条大平板船,从船头位置,斜向前伸出一条,用钢铁焊成的大铁臂。

    吊起一根一根约有十丈长的大管子,竖到船头一个扶稳装置上,插到水底。

    固定好后,吊头上重新吊取一块重物,一点一点把钢管凿进水底。

    安然在江边看了整整一天,饿了,就在附近刚刚支起的小吃棚,随便吃上一口。

    果然,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还是自己陷入到误区中,简简单单想一下,感觉不可行,就给否决了。

    把大铁桶化成许多块小块,怕漏水,就想办法解决这个漏水问题不就可以了?

    今天看了一天,已经围出三个围堰,看的真真切切,太子使用的何种办法。

    那些铁板是带连接槽的,围出两层,在两层中间把水抽干后,往里填土。

    这样就不会漏水了。

    至于怕坍塌的问题,匠人们,往围堰中间,加了许多支撑架。

    建桥,不在桥本身,而在于建桥的工具。

    看来,陈宁跟詹同说的对,如此造桥,完全不需两年,怕是一年便能建成。

    如今太阳已经下山,只见劳工们换了一拨人。

    施工现场那边,响起机车一般的突突声,随后就亮起十分明亮的灯。

    安然好奇的拦住一名匠人。

    “那船上的灯,是何灯?为何如此明亮?”

    “回大人的话,此乃电灯。”

    “电灯?何为电灯?”

    “就是用电点亮的灯。”

    “可是风雨雷电的电?”

    “差不多,只是比那电量小很多,但也不能轻易触碰,同样会电死人的。”

    “那灯,可是太子爷所造?”

    “正是,那灯,那船,还有那些造桥之法,都是太子爷亲自教导的。”

    卧槽,啥都是太子爷教的?太子爷小小年纪,哪来如此神鬼莫测的格物仙法?

    一个人,一生能造出一件奇物,就很厉害了。

    造出件的,就能跟鲁班并列了吧?

    看来,还是思维把人给局限住了。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一件事情有很多种解决办法,一种方法行不通的话,可以另辟蹊径啊。

    …………

    小朱并没有亲临现场。

    造桥这种事情,把原理讲通,再加上大家都有吴淞江大桥的施工经验。

    所以,他仍在八方英才馆里,领着那群匠人们,研究人工橡胶的设备。

    往后要大规模造拖拉机了,需要大量的橡胶轮胎。

    老朱的要的车子,也需要轮胎。

    然而新培育的天然橡胶树,需要五到七后才能开始割胶。

    所以只能用石油制品,来生产一些人工橡胶。

    《神匠的传承》里有现成的方案。

    从纯机械结构到数控的,再到人工智能的都有。

    一边忙设备的事情,一边还要去忙车子的事情。

    好在大明从来不缺雕塑师。

    从那些陶瓷官窑里挖来的人,把图纸拿给他们,再给出尺寸。

    很快就能雕出令人满意的模子。

    然后做成冲压机,用来压制车子的外壳。

    至于发动机,在脑子里有设计图的情况下,根本不是难事。

    比一缸多七缸而已。

    利用眼精手准的天赋,雕刻模具,再用模具压制沙模即可。

    再根据配比,往高炉里丢同等比例的金属材料,往沙模里浇筑。

    车削打磨,就制成V8汽油发动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