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明逆子:老朱我来教你当皇帝 > 第135章 小朱的奏折被打回

第135章 小朱的奏折被打回

    第一城行宫。

    老朱心里面一直在纠结,他到底是不是咱的标儿?

    这个问题不是最近才开始纠结的。

    打从朱标转性之后,就或多或少的都有点疑虑。

    不同的是,之前“是”占据九成以上。

    因为那时,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必然是咱的标儿。

    现在,他的妖孽成份更甚了,再加上群臣更加心向太子。

    让老朱有种被太子架空了的感觉,感觉到严重的威胁。

    心里面不自觉就往“不是”上面去想。

    但他若不是的话,那咱的标儿哪去了?

    他明明就是咱的标儿啊。

    世上真有夺舍一说吗?

    这令他纠结无比,闷闷坐在那里发呆。

    马皇后:“怎么了重八,可是遇到何等难题?”

    “是啊,是遇到一个十分棘手的难题。”

    “何不去寻标儿过来问问,他鬼主意那么多,说不定能想出办法。”

    这踏马的,连咱的皇后也跟群臣一样,凡事都去问标儿。

    好像这天底下的事,没了标儿就玩不转了一样。

    咱这个皇帝就这么没用吗?

    如果当真是咱的标儿还好,可万一不是呢?

    老朱心里不痛快,脸上却不动声色。

    笑道:“是啊,何不问问标儿,癌,妹子,你说,标儿从何时起,变得如此出息了?”

    “那还不是你给他请的先生教出来的。”

    “你说,他打小就这么聪慧过人吗?咱怎么觉得,他小时候没这么聪明啊?聪明的有此吓人。”

    “我也说不上来,总感觉,他之前好像都是更加亲近我,不知从何时起,他突然就变得更加亲近你,而不怎么亲近我了。”

    连皇后都觉察出他的变化,那他肯定就不是原来的标儿了。

    他到底是谁?意欲何为?

    老朱首先想到的就是大明江山。

    如此的收买人心,不是为了江山是为了什么?

    …………

    御书房里。

    在前段时间,他离开第一城时,朱标曾写过一份奏折。

    虽然之前就看过,今天又拿出来观看。

    里面详细讲述了关于皇家祖坟的事情。

    皇家最大的软肋就是,相互之间天然猜忌,极容易被群臣抓住这点,来离间皇家相互之间的信任。

    即便如此,面对着群臣远离皇帝,接近太子的实际情况,也于事无补。

    更何况,这个太子,骨子里究竟还是不是咱的儿子,还很难说。

    纠结了一会儿。

    “来人!”

    “在。”

    “传旨,太子有更重要的事情等他处置,无有闲暇过问海军事宜,着升汤和为海军都督,邓愈升任都督同知。”

    “诺。”

    圣旨刚刚传出。

    有太监拿着一本奏折进来。

    “启禀皇爷,太子爷差人送来一份奏折,请皇爷亲自批阅。”

    老朱命人递过来。

    打开一看,是关于建设雇佣兵一事。

    刚把他的军权夺下,又要搞什么雇佣兵。

    这项权力,给他还是不给?

    当务之急,是亲口问问他,他究竟是谁。

    希望他能亲口承认,他不是朱标。

    所以,在上头批上“知道了”三个字,把奏折打回去。

    …………

    第二研究院办公室。

    小朱把八名英才请过来。

    “你们有没有想过,群臣为何如此针对于你们?”

    “属下等人不知,还请殿下为我等解惑。”

    “虽然孤也不知具体为何,但想来,很可能是八方英才馆的存在,触碰到某些人的利益,联合起来,准备打压英才馆。”

    “何人敢动殿下的产业?”

    “因为,朝廷准备成立雇佣兵团,孤要去执掌该兵团,出海几年,没想到,孤还没动身,就开始对英才馆下手了。”

    “啊?殿下又要出海?”

    “若是其它事情,孤还能照应一二,但假如,他们总拿这种前所未有难以实现的事情,来刁难你们,完不成就是欺君,这让孤如何一直保护你们?”

    是啊,如果这次没有太子爷出手,就会被冠以欺君之罪,重重治罪了。

    这回有太子出手,那下一次呢?

    “还请殿下念在属下等人,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份上,救救我等。”

    “孤打算,解散英才馆。”

    “啊?解散?”

    解散也没用啊,自己的身份信息,全都登记造册了。

    解散了他们也会找到自己,逼着做一些难以完成的事情。

    “对,解散,孤这一趟出海,可能需要个几年时间,”

    “孤不在的这段时间,如果八方英才馆还在的话,”

    “必然成为许多人的眼中钉,肉中刺,对你们进行残酷的打压,”

    “只有解散了,他们也就不会再为难你们了。”

    一旦在皇帝心中,埋下质疑的种子,就很难抹除掉。

    教了他好几年,老朱应该大有长进,应该不会再像之前那样行事了。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总要给他自行历练的机会。

    至于跟士族之间的恩怨,老朱的意志力不够坚定,就不能再留在大明,从内部瓦解了。

    就只能从外部施压。

    至于老朱跟刘伯温,能否顶得住压力,全看他们自己的造化。

    老子帮你们打下这么好的基础,已经仁至义尽。

    临走,肯定要把辛苦培养出来的匠人,能带走的全部带走。

    “殿下,此番出海,能否带上属下等人一起?属下等人若留在大明,怕是早晚惨遭毒手。”

    “不瞒诸位,孤此番出海,是要到海外去寻找一处宝地,在那里打造新的基地,不知几年才能回来。”

    “打造基地,更加需要匠人,属下等人,愿为殿下赴汤蹈火,但愿殿下允许属下等人带上家人。”

    “你们要举家迁往海外?”

    “如若不走,属下等人,怕是再也见不到殿下了。”

    小朱:

    “哎,父皇当真是越老越糊涂了,竟然轻易听信奸臣谗言,”

    “匠人乃是大明的脊梁啊,不优待也倒罢了,”

    “反倒如此压榨,导致不得不背井离乡,”

    “也罢,你们都是孤的人,自然要对你们负责到底,”

    “传话下去,所有英才馆匠人,”

    “只要舍得远离故土的,孤全部带上,”

    “等到了海外,重新建设新的英才馆,所有待遇,一切照旧。”

    众人:“属下叩谢太子爷救命之恩。”

    “你们是天下的脊梁,往后切不可再行此大礼。”

    众人退出办公室。

    去海外重新建造新城,肯定是带的人越多,自己就更加轻松。

    否则,所有事情都得自己去做。

    回去就纷纷写信。

    太子爷要出海远征了,英才馆散了。

    留下来的不但俸禄全断,还会被逼着去做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完不成就要杀头。

    我等便是前车之鉴。

    跟随太子爷出海,是唯一的出路,所有跟随出海的人,待遇照旧。

    八人刚刚退出,就有人拿着被老朱打回的奏折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