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间内一片寂静,针落可闻。
曹丕悄悄的抬头看了眼曹操的表情,心里猛地琢磨着。
“应该不至于吧?这小子能有这么玄乎。”
又看了曹叡一眼。
曹叡注意到他的眼神,当即回应一个嘴角向上勾的表情,看着就欠打。
但曹丕心神早就没处在和曹叡较劲的阶段了。
他转而想到。
万一这事真被这小子猜到了。
那岂不是说明父亲对他的重视远超他人。
攻打汉中,那驻守在祁山下的夏侯渊部绝对是主力,让自己前往那
曹丕的内心一阵激动,面上却不动声色的等着曹操发话。
曹操和荀攸对视了一眼。
两人眼眸中皆透露着震撼。
攻打汉中这事,是他们最近才提起规划的,整个计划,仅仅只有曹操身边的几位谋士才知道。
尚处于萌芽阶段。
没想到,一个小小的幼子,竟能凭借他曹操一个安排,就能推断出整个计划。
这未免有些骇人听闻了。
说出去,谁信啊。
难道是有人不经意间走漏了风声,被叡儿听到了?
曹操心中不免猜测着。
毕竟曹丕府上往来的不乏朝廷高官、谋士,叡儿听到一些风声也能说得过去。
为了一探究竟,曹操试探着朝曹叡问道,“叡儿,你单凭祖父安排你父亲去西边,就能推断祖父要攻打汉中?”
“当然不是。”曹叡果断摇头。
曹操和荀攸顿时松了一口气。
不是就好。
要是只依靠一个安排,就推断出国家隐秘,那不是显得他们有些没用。
相比而言,一个仅仅七岁的幼子,才思敏捷,善于朝政,留意身边细节,堪称神童,这更容易让人接受一点。
然而曹叡可不知道他俩的心思,他只是觉得如果不加上点佐证,这样赤裸裸一个结论,有点牵强。
正好祖父又问起,便顺势补充道,
“这当然还有对局势的判断。”
此言一出,曹操和荀攸当场大跌眼镜。
感情他们错得离谱。
曹叡不是听到了什么风声,而是从其他方面结合分析而来。
听听,局势的判断?
这是一个七岁小孩子能说出的词语吗?
强忍着内心的震惊,两人继续听着曹叡的解释。
“赤壁一战后,我大魏的水军几乎全军覆没,也宣告了大魏要拿下东吴,短时间内根本不可能。
“祖父这次在濡须口失利,不过是赤壁之战的后遗症,不值一提。”
“想要拿下东吴的话,还是只能依靠长期的养精蓄锐,发展水军、建造大船,待休养生息几年,国力增长,兵强马壮,拿下东吴完全有可能。”
“毕竟东吴之地,瘴气遍布,虽地大却不足养民屯军,给他几年甚至十年发展,国力仍不足为惧。”
“按照这样的剧情,我魏国只要内部不生乱,可谓稳操胜券。”
“但可惜变故发生了。”
曹叡顿了顿,目光中透出一抹凝重。
“刘备借荆州入蜀,蜀中将领刘璝、泠苞、张任、邓贤、吴懿接连被其击败,刘备大有一举吞并川蜀之意。”
“一旦刘璋落败,川蜀落入刘备手中。”
“携荆、益二州之势,刘备的下一步肯定会是汉中。”
“汉中张鲁,叡儿略有耳闻,此人创建了一个五米道教,信奉无为而治,没有太大的野心。”
“汉中在其手中,对我长安之威胁几近于无,所以没必要急着对付他。”
“但若是刘备拿下汉中,其自称汉室后裔,焉有不北伐长安的道理?”
“未解其害,只有先下手为强,攻取汉中,掣肘其势。”
“至于攻下益州,则须视情况而后定。”
分析完局势,曹叡话锋一转,看向曹操,颇有些傲娇道。
“我一介稚儿都能分析出这样的局势,祖父怎么可能不知道。”
“由此我才断定,祖父是准备攻打汉中了。”
话音一落。
曹操拍案而起。
“好好好!”一连三声好,足见曹操有多激动。
他举起怀中的曹叡,情不自禁道,
“有叡儿在,我曹魏大业可成,大业可成!”
荀攸看着魏王这般激动,却不觉出格,反而深表赞同。
大业可成这四个字,他是真真切切在小公子身上看到了。
就刚刚这番见解,是魏王身边的谋士团,商议了许久,才达成的共识。
其中一二,甚至不如小公子的见解详细。
这如何不让他惊讶。
要说这般见识,是拾人牙慧,荀攸是万万不相信的。
能有这样的见识教给小公子,这样的人早就成为了魏王的座上宾。
广纳贤才,绝不是说说而已。
所有,正是如此笃定这番见解,就是小公子自己的理解,荀攸才更加震惊。
用天纵之资来形容小公子的才华,他都只觉得有些苍白无力。
待曹操情绪稍加缓和,荀攸便赶紧上前道。
“主公,小公子其智若妖,实为我大魏之幸,若好好教导一番,定可为我大魏之栋梁。”
“老臣愿卸去尚书令一职,尽余生之力,教导小公子,还请主公成全!”
今日他是豁出去这张老脸了,也要成为小公子的老师。
亦为名,亦惜才。
总之,他不想错过这个机会。
看着荀攸的举动,曹操脸上的喜悦更甚一分。
瞧瞧,他这优秀的爱孙,连荀攸这种老狐狸都争着为师了。
正好因为称魏王,迁都邺城一事,令以荀家为首的颍川士族与他产生间隙,荀彧更是离他而去。
借着这次机会,也能修缮一下与这些世家的关系,尤其是与荀家的关系。
曹操有意同意。
哪知曹叡却出声道,
“老伯,被人拒绝的滋味不好受,今天我不想让您难受两次,我看您还是收回刚才的话吧,我当作没听见。”
开玩笑,刚要撵走了个爹,又找个老师。
他还要不要快活了。
此言一出,曹操和荀攸当场尬在原地。
最后还是由曹操出来打圆场。
“公达,你也瞧见了,叡儿年纪还小,性子跳脱,怕是难以听从你的教诲。”
“眼下朝廷确实该筹备出兵汉中一事了,也离不开你这个尚书令的调度。”
“不如过几年,等叡儿长大了,收了性子,朝廷也安稳下来,你再卸去职位,来教导叡儿,如何?”
听到这话,曹叡努努嘴。
再过几年?这个承诺怕是没法兑现咯。
历史上,荀攸明年就跟着出征东吴,死在了路途上。
要是他识相,不再提给自己当老师这事,到时候可怜他这么大年纪了,自己把他从阎王爷手里抢回来也不是不行。
荀攸没让曹叡失望,他苦笑两声说道。
“是臣疏忽了。”
说完他脸上露出一抹遗憾。
见此情形,曹叡赶紧转移话题道。
“既然叡儿的回答令祖父满意,祖父该兑现承诺了。”
曹叡两眼冒光的看着曹操。
曹操敲了敲他的脑袋。
“瞧这贪财的样子,哪有半点天横贵胄的样子。”
曹叡心中翻起大大的白眼。
你好意思说哦,曹家的根在你那呢。
嘴上却催促道,“快点快点,不许耍赖,这么多人看着呢。”
“好好好,等祖父回去了,就让人将金银送过来。”
“多少?”
“反正能让你满意。”曹操打了个哑谜。
让我满意?那不得十万黄金起步?
当然,曹叡也知道不会有这么多,不过也挺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