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叡自然看到了远处围观的百姓。
但他并不在意,也管不了,
总不能驱使他们离开吧,那回家不得板子挨透。
见众人已经到齐,曹叡吩咐了一声,便带着人往城外走去。
出城门,过了护城河,便是大片农田。
战时这里会成为一片荒芜。
但非战时,引河水灌溉,这里就是一大片良田。
辛家在邺城经营多年,这大片良田早就被他们收入囊中。
来到农田里,曹叡就让辛敞带人去圈地。
说一百亩,就只要一百亩。
多了他暂时也吃不下。
随后,曹叡便开始给众人分任务。
要在农田上种菜,第一步就是耕地松土,随后挖垄规划,最后就是建造大棚,播种。
如果等耕完所有的地再进行下一步,那估计到入冬,这百亩大棚都不一定建得完。
所以,曹叡采取耕完一亩,另一队就紧随着上去挖垄,挖垄的完了,最后建造大棚的队伍上。
这样一番规划下来。
各家都领到了任务,开始撸起袖子干活。
曹叡自己则带着人卸布匹,将布匹进行打结处理,以满足大棚封顶的需求。
考虑到北方没有竹子,曹叡只能采取打木桩的法子,盖一个方方正正的大棚出来。
远远瞧着,和白房子没两样。
一切如火如荼的进行着。
因为有工钱领的原因,那些下人即使不明白这样做有何意义,做起事来也非常积极。
何况还有每家的少爷在一旁监工,效率就更高了。
没一会,十几头黄牛齐上场,一亩地就耕垄完成。
可曹叡看了眼广阔的农田,却不由的皱起了眉头。
“还是太慢了!”
曹叡走到一只黄牛旁边,看了眼其身后的耕犁。
这个年代用得耕犁还是那种老套的长直辕犁,需要两头黄牛才能拉动,而且效率低下。
“田二!”
田二连忙走过来。“公子,何事?”
“拿纸笔过来。”
田二给他拿来纸笔后,曹叡当即开始了画作。
他画的当然是曲辕犁的构造。
曲辕犁相比直辕犁,不仅只需要一头牛就可以拉动,而且灵活轻便,可以调整耕田深度,效果和效率起码好上几倍。
而两者在构造上的差别并不大,仅仅只需要改变部分区域。
照着直辕犁的样式,曹叡很快就画了出来。
他将其交给田二,并吩咐道。
“你迅速回府一趟,将这图交给那些老铁匠。”
“让他们先放下手中工作,将府里的长直辕犁都拿出来,按着这上面画的图进行改造。”
“一定要快,本公子这里急用,你安排人将改好的送过来。”
田二见他神色严肃,不敢有丝毫马虎,当即便带着图纸驾车回府。
做完这一切后,曹叡目光再次看向田野。
在他画图期间,一座崭新的白布大棚在曹爽的指挥下已然建起。
只差最后一项固定工作。
“叡哥儿,这大棚怎么样。”没多久,曹爽过来邀功。
曹叡不住的点点头。
不得不说,曹爽虽然看起来不太正经,但能力还是相当不错,做起事来有条不紊。
“还不错。”
“嘿嘿!”曹爽挠了挠头,随后他话锋一转。
“就是可惜了这些白布,浪费得有点心疼。”
曹叡白了他一眼,“怎么,到现在还不想我的计划能成啊。”
“倒也不是,就是觉得蔬菜种出来了,也赚不回这些白布的钱。”曹爽如实说道。
“呵。”曹叡轻笑一声,“等着吧,到时候你会觉得种一百亩太少了。”
对于大棚种植的优势,曹叡十分清楚。
可不仅仅是能让反季蔬菜种出来,还能大大增加蔬菜产量。
这得益于其高温、高二氧化碳的环境。
虽然用白布做成的大棚,密闭性不如塑料,蔬菜产量不会有现代的塑料大棚高,但也会远远比这时代的蔬菜产量高。
何况曹叡还下了血本,用两层白布做大棚的膜,尽最大程度提高了密闭性。
而就在曹叡欣慰大棚首建成功时。
跟着曹叡他们一起出城,远远围观的众多百姓却炸成了锅。
“他们用白布竟然是给菜地建房子的!”
“暴殄天物啊!好好的白布就这么让他们糟蹋了。”
“给菜地建房子又能如何,难道还真能种出蔬菜不成,荒唐!”
“完了,小公子被这群纨绔带坏了!”
“呸!什么小公子,不过是一丘之貉,这么多百姓衣不蔽体,他倒好,拿着白布去种地。”
“历史上骄奢淫逸者数不胜数,然此举仍闻所未闻,简直骇人至极!”
一时间原本对曹叡有所期待的众人,纷纷调转口舌辱骂起来。
‘魏王嫡长孙要在秋冬之际种出蔬菜,还要给菜地盖白布房子。’
这则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传向城中,如瘟疫一般在百姓中蔓延。
闻信而来,为求眼见为实的百姓纷纷出城来一观,以至于城门口都出现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杨修收到这个消息后,第一反应是不信。
因为这和之前传闻的曹叡形象完全不一样,即使传闻有假,怎么可能假到这个地步。
可再三求证后,却容不得他不信。
人家在城外白房子都建起来了。
脑海中思虑了一番后,杨修连忙出了府去寻人。
他寻的不是曹植,而是任职丞相府主簿的贾逵。
“梁道兄,可有听闻关于曹叡小公子的消息。”
贾逵见杨修找上门来是为了这个,不由一笑。
“现在城内传得到处都是,我岂能没有耳闻。”
“子建公子之前还担心曹叡天资聪颖,恐有助曹丕夺得世子之位。”
“现在看来完全是杞人忧天。”
“这小公子不仅不聪明,还傻得可爱,竟然想着给菜地建房子,以求在冬天种出蔬菜,这简直是天荒夜谈。”
“德祖兄不愧是出身四世三公的杨家,曹叡这般表现完全印证了你的分析。”
杨修来贾逵这可不是为了听夸奖的,见他完全没有意识到其中玄机,杨修连忙提醒道。
“梁道兄既然已经听说了这个消息,为何不去将这个消息告知魏王。”
贾逵闻言,一脸不解,“德祖此言何意?”
“此事闹这么大,魏王肯定会得知,我何必多此一举?”
杨修当即反问,“若魏王充耳不闻,置之不理如何?”
贾逵愣了一下,思维一下子没转变过来。
见状,杨修轻哼继续道,“梁道兄别忘了,曹叡这杆旗帜是魏王自己立起来的,魏王岂会坐视他这么容易倒下。”
“这种时候我们要做的就是推一把,让他彻底倒下。”
“如此才能彻底断绝他的威胁。”
“而且,梁道兄身为丞相主薄,如今曹叡的举动已然引起城内百姓愤懑,于情于理,梁道兄也应该将其禀告给魏王不是?”
如果说前面的话还只是让贾逵犹豫,那最后一句话就是直接说到了他心坎上。
“德祖此言有理,身为丞相主薄,某理应上禀此事。”
随后,贾逵便穿着好官服朝王宫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