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三国:魏王,世孙封狼居胥了 > 第29章 张鲁

第29章 张鲁

    书房内。

    曹操看见,曹真抱着曹叡有说有笑的走进来,脸上露出一抹欣慰和幸福。

    他期待的宗室和睦相处,不就是如此吗?

    “叡儿,还不从你真叔身上下来。”曹操笑骂道。

    曹叡努嘴,一副不情愿的拍了拍曹真的胸膛,让他将自己放下。

    曹真笑着将他放下,曹叡一路小跑来到曹操身边,坐回凳子上。

    曹真当即给曹操下跪见礼。

    “孩儿曹真,见过父亲。”

    曹操连忙起身走过去扶起他。

    与曹操另外两个养子相比,他对曹真的喜爱是发自内心的。

    除了给不了他亲生儿子的地位,一切能给曹真的,他都不吝给之。

    曹纯死后,曹操就将虎豹骑交给了曹真统领,要知道那时候曹真还寸功未立,由此可见一般。

    “子丹这一路辛苦了。”

    曹操两只手搭在他肩膀上,仔细端倪着他的面容,言语间满是关切。

    “都是为了大魏,孩儿不辛苦。”

    与曹真寒暄了一番,曹操回到首座。

    言归正传。

    “子丹你先说一下拢右那边的情况。”

    曹真神情郑重的述说道,“姜叙投降后,马超率领残兵投奔了张鲁。”

    “马超想收复凉州的心思不死,他向张鲁借兵五千,拥残兵兵马及羌兵共一万之众,据守于祁山褒斜道隘口,虎视关中及凉州。”

    “如果想要进攻汉中的话,必须先拔出马超这根钉子。”

    “另外西边的羌族也不安分,自马超败后,大大小小发动袭扰几十次,夏侯渊将军不得不让张郃领兵驻扎在金城,以震慑羌族。”

    “如果要攻打汉中的话,这一部分兵马恐怕很难调动过去。”

    “而张鲁麾下约有三万兵马,加上马超的一万兵马,又考虑到祁山的地形,起码需要七万大军才能打下汉中。”

    “如今西线兵马总共也只有三万。”

    “要是仅依靠在拢右及河西地区募兵征集的话,需要两年的准备时间,这还是不考虑后方空虚的情况。”

    曹操皱了皱眉头,经曹真这么一粗略分析,攻打汉中一事似乎有些困难。

    主要还是兵力有些捉襟见肘。

    东线要屯兵合肥防御孙权北上,中线要驻守襄阳,更是孙刘两家的眼中钉肉中刺。

    西线如果仅是防守的话,现在的兵马完全足够,但要进攻,确实如曹真所言,还需募兵扩军。

    思考良久后,曹操下定决心。

    “此次孤率军亲征,邺都的本部兵马抽调部分,随孤一同镇守长安,防止后方出事。”

    “至于大军尚缺的兵马数量,诸位可有什么办法。”

    几位谋臣陷入沉思。

    良久,程昱站出来拱了拱手道。

    “依臣观之,进攻汉中用不了七万兵马,五万足矣。”

    “张鲁不足为惧,只需击败马超,夺取阳平关,张鲁便如瓮中之鳖,或可招降。”

    “至于羌族,可以使人带金银财宝前去贿赂,让其安分一段时间,等攻下汉中再回头对付他们也不迟。”

    “缺少的两万兵马,臣建议从合肥抽调,邺都的兵马不动,一旦孙权攻打合肥,再从邺都调兵驰援合肥也不迟。”

    “如果魏王这样安排,明年开春之际便可以征伐汉中。”

    听到程昱建议从合肥调兵,曹叡心中笑了。

    好家伙,原来你丫才是威震逍遥津的罪魁祸首。

    要是不把合肥的大军抽调走,就凭孙权那尿性,怕是还真不敢十万大军攻打合肥。

    也就没有了张辽武庙成名的一战。

    从穿越者的视角,曹叡知道程昱的计策是可行的,而且效果极为显著。

    汉中之战稳妥拿下了不说,还意外打出了张辽的威名。

    让孙权及他手下那群鼠辈因忌惮张辽,而不得不调整北上扩张的国策,反而将矛头对准盟友。

    当然这也有鲁肃去世,大都督换成了吕蒙的缘故在里面。

    但总归来说,对魏国是百利而无一害。

    可在场的其他人并没有曹叡的视角。

    就在这时,荀攸匆匆站了出来,便见他一副要反驳程昱的样子。

    啪!啪!啪!

    曹叡连忙挥手鼓掌,以吸引众人的注意力,阻止荀攸开口。

    效果显而易见,一时间众人都看向曹叡,荀攸不得不暂缓出声。

    “叡儿,何故鼓掌?”曹操诧异的问道。

    “因为叡儿觉得卫尉大人的计策非常棒,所以就鼓掌了,难道祖父不觉得这计策很棒吗?”曹叡装作一懵懂的样子。

    “哦?那你说说哪棒了。”曹操来了几分兴趣。

    在他看来,程昱的计策多少有些冒险,光是减少兵马攻打汉中一项,他就觉得有些不妥,更不用说从合肥抽调兵马了。

    相比于防备孙权,攻打汉中一事都显得没那么重要。

    毕竟赤壁一战,让他吃的亏多少有些刻骨铭心了。

    所以他倒很想看看,曹叡怎么就觉得程昱的计策好。

    “嗯那先说张鲁吧。”曹叡掰了掰手指头。

    随着曹叡的开口,在场众人无不倾耳相听,尤其以程昱最甚。

    毕竟他是提出这个计谋的人,他最清楚其中利害。

    曹叡说道:“张鲁不过刘焉手下的一个别部司马,如果不是刘焉突然害病而死,留下的继承人刘璋又十分暗弱,他岂能独立出益州,占据汉中二十余年。”

    “这二十年间,他从未对外扩张过,一直偏安一隅,其军事领导能力可想而知。”

    “如今刘璋自顾不暇,张鲁能依仗的外援只有马超,只要大军如卫尉大人所言,击败马超,占据阳平关,张鲁除了死守难道还能引其他人来救吗。”

    “叡儿瞧真叔说需要七万大军,不过为保守估计,激进点用五万人当有余也,何况攻伐这种事,本就是需要激进一些。”

    “祖父觉得叡儿分析得对吗。”曹叡转头看向曹操,稍显得意。

    曹操眸子一亮,听叡儿这般分析,颇有种当年郭奉孝在官渡之战前夕,洋洋洒洒论到十胜十败,激舞人心。

    “诸位觉得叡儿论张鲁之言可有理?”曹操笑容满面看向几位谋士,目光更是在程昱身上停留了好一会。

    这会,曹操心里已经有了计较,多此一问,其意显而易见。

    程昱莞尔一笑,随即道。

    “小公子对张鲁的认知还在我之上,臣听此一言,觉得攻打汉中亦无需五万兵马,四万即可。”

    众人:

    曹叡也是汗颜不止。

    你丫不是激进派,你丫是拼命派。

    曹操大笑一声,“既然仲德都认为叡儿说的对,那就依叡儿所言,大军敲定以五万兵马为数,攻伐汉中。”

    “至于适才所言四万之数,全当戏耳,全当戏耳!”

    程昱轻笑一声,默默地退下。

    几个老东西也是心有灵犀的没有反驳,他们清楚,魏王拿程昱取乐,那全是为了显摆他有个天资聪慧的爱孙呢。

    另一边,听到曹操的决议,曹真的目光看向了曹叡。

    他现在是明白荀攸之前的话是什么意思了。

    这小屁孩竟然真能影响父亲的决策,而且言之有理,这么多老东西在场都没人反对。

    果然和他离开时完全不一样了,他不得不重新审视曹叡。

    这时,他忽然瞧见曹叡朝自己眨了眨眼睛,一副得意的样子。

    曹真不免笑了。

    自己纠结这么多干啥呢,这小屁孩虽然心智见长,但性子还是老样子。

    于是他回了曹叡一个眼神,示意曹叡严肃点。

    “魏王,臣觉得五万兵马也好,七万兵马也罢,绝对不能从合肥抽调兵马,不然一旦孙权以雷霆之势北伐,到时不待援兵到,合肥恐怕就会沦陷。”

    “合肥一旦沦陷,则徐州危矣,此举会动摇国本。”荀攸适时出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