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三国:魏王,世孙封狼居胥了 > 第74章 张辽的策略

第74章 张辽的策略

    帐内。

    张辽、夏侯惇、乐进、李典、曹植几人相继就坐。

    张辽本是让夏侯惇就坐首位,毕竟他的身份在他们当中是最高的。

    但夏侯惇再三推辞,坚持让张辽这个新任的督军统帅坐于首位。

    最后张辽无奈,只得让士卒搬来更长的案牍,两人并排而坐,如此才作罢。

    随着好酒好肉端上来,宴席很快热闹起来。

    李典、乐进二人推杯就盏,曹植亦善酒乐。

    原本对曹植有些芥蒂的二人,酒过三巡后,面上倒是融洽了许多。

    气氛逐渐达到顶峰。

    借着机会,张辽端起酒樽,朝夏侯惇敬了一杯酒。

    “元让兄,辽心中尚有一层疑惑,不知道元让兄能否替我解惑。”

    夏侯惇略带微醺,笑呵呵端起酒樽回敬了一下。

    “文远见外了,尽管问便是。”

    “魏王想换新督军的意思我能理解,但为何独独就是我呢?”

    “论资历战功,魏王麾下从不缺赫赫有名的战将,论天时地利,文谦与我同驻合肥,我实为不解,魏王为何偏偏选择我。”

    “魏王的想法岂是你我能猜测得了的。”夏侯惇大笑一声,将酒饮尽。

    闻言,张辽不觉于是的点点头。

    既然元让都不知道原因,那只能归结于魏王着实信任他了,就在张辽不准备再纠结此事时。

    夏侯惇将酒樽放下,突然欺近他身边小声道。

    “不过我曾听到个传闻,或许能解文远的疑惑。”

    “是何传闻?”张辽连忙问道。

    “听说是魏王的嫡孙,子桓的嫡长子小叡儿向魏王建议,让文远来当督军统帅。”

    小叡儿?曹叡!

    张辽皱了皱眉头,一时间有些迷糊。

    他连小公子的面都没见过,这传闻真靠谱吗。

    难道是曹丕公子的意思?

    怎感觉事情愈加扑朔迷离了,曹植公子就在眼前,又突然扯到了曹丕公子,柿子之争?

    见张辽盯着酒樽出神。

    夏侯惇满酒一杯,碰了碰他手里的酒樽,缓缓而道。

    “这件事我也是从荀攸老头嘴里听说,当不当得真暂且不说,但我可以肯定绝不是子桓的意思。”

    “在这之前,子桓已经前往了关中,到妙才麾下做事去了。”

    曹丕也去了军营?

    张辽平日里就不怎么关注朝政,一心放在疆场上,但听到这则消息,他还是不免吃惊。

    魏王最宠爱的两个嫡子都来了军营,难道世子之争已经激烈到这种程度了?

    “几年不曾回都,没想到朝局变化如此之大。”张辽出声感叹道。

    “其实也没多大变化,无非是小叡儿异军突起,引起了一些变化,相对来说,朝局还是很稳定的。”

    夏侯惇出言稳了稳张辽的心神。

    “这些事不过近半月发生的,说起来我都很久没去看过叡儿了。”

    “等这次卸任回去后,我就去看望下叡儿,顺便替文远你探探底。”

    “看到底是不是这小子撺掇的此事。”

    张辽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曹叡这个名字第一次进入到他的视野里。

    “行了,朝中之事文远不必担忧,有我在,自不会让其影响到你这来,你且安心御敌便是。”

    说着,夏侯惇又满了一杯酒,随后指了指他手里的酒樽,意味深长的撇了他一眼。

    我这都第二杯,你这酒还不喝等着养鱼呢。

    夏侯惇长年累月都督合肥军事,与张辽之间的关系,不要太好。

    见此情形,张辽抛却掉脑海中那些杂七杂八的想法,举起酒樽不好意思的笑了笑,二话不说仰头饮尽。

    等他将手中酒樽放下,夏侯惇便迫不及待的将其灌满,随后将酒樽继续递到张辽手上,一边问道。

    “这次调兵,魏王只打算留七千兵马给你,面对孙权北上的压力,你有没有信心守住合肥?”

    张辽沉思道,“魏王打算什么时候西征汉中。”

    之所以这么问,是因为他知道,孙权就算再怎么想拿下合肥,也只敢在魏王领兵在外,无暇顾及合肥的时候出兵。

    “明夏,农时之后。”

    张辽拍了拍案牍,心中已经在计算得失。

    夏侯惇也不着急,他十分清楚张辽的能力,虽然张辽从未都督过大军,但七千人的兵马,称得上什么大军。

    张辽指挥这么点人绰绰有余。

    “江东孙权麾下兵马历经周瑜、鲁肃两任大都督的操练,聚集十万兵马不在话下。”

    “如果孙权举国之力北上,皖城必不可守,只能是死守合肥。”

    “以七千兵马加上之后募上的士卒,我能坚守合肥三个月,前提是放弃掉皖城。”张辽给出了答复。

    “放弃掉皖城?”夏侯惇皱了皱眉头。

    淮南以寿春为中心,合肥是抵抗孙权的桥头堡,皖城在合肥以南,虽属于淮南,但因为过于发达的水系,基本上处于江东水军的威慑范围内。

    而合肥虽与皖城接壤,陆路交通却甚为不便。

    无论是曹魏想通过合肥和皖城形成犄角之势,防御江东,还是江东想通过皖城陆路北上进攻合肥都非常困难。

    但皖城所属的庐江郡,又因为水系发达,产粮颇丰,是淮南地区乃至整个长江地区数一数二的产粮大郡。

    所以,对于曹魏而言,庐江这块地盘属于是易攻难守,却又弃之可惜。

    “如果到时候孙权真举大军北伐,皖城当放弃就放弃吧,只要你能坚持三个月,徐州、邺城等地的援兵必至。”夏侯惇咬了咬牙道。

    尽管十分不愿,但他知道这是最好的选择。

    本就只留了七千兵马给张辽,再让他分兵镇守皖城,实属痴人说梦,难为人。

    “有元让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元让尽管回去禀报魏王,我张辽誓与合肥共存亡。”张辽斩钉截铁道。

    夏侯惇拍了拍他的肩膀。

    “文远的能力我自是相信的,魏王那里我会替你去说服的。”

    “只是,这庐江郡本是淮南军营的屯田之地,文远当远谋之,不可使其久陷于孙权之手。”

    “否则长此以往,孙权将难以遏制啊。”

    张辽颔首,他当然明白这个道理。

    淮南若失去了庐江,如自断一臂,万不得已,他也不会放弃皖城,便看孙权如何行事了。

    “来,喝酒。”正事说罢,夏侯惇复而高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