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前的沉静
晨曦微露,空气中透着一股清冷的薄雾。京城的街道安静得出奇,街边的小摊还未摆出商品,只有零星的几位行人行色匆匆,偶尔传来几声马蹄的回响,打破黎明前的静谧。
科技之城的高塔上,陈浩楠静静地俯瞰着即将苏醒的京城。他面色冷峻,目光似穿透薄雾,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返祖会事件平息后,他本该感到欣慰,然而,朝中的反对声愈演愈烈,成为他心中无法忽视的隐忧。
“殿下,议会大人们已经到齐,等您议事。”一名侍卫轻声提醒道。
陈浩楠收回目光,缓缓转过身,目光沉稳而坚定。他微微点头,整了整衣袍,朝会议厅的方向走去。
朝堂上的波澜
走入会议厅,陈浩楠一眼便看到站在前排的几位老臣。他们目光冷淡,神情中隐隐透着一丝不满,仿佛在等待着某个时刻到来。陈浩楠对他们心知肚明,这些人虽在返祖会事件中沉默,但他们对改革的不满早已根深蒂固。
议事一开始,一位年迈的议会成员缓缓站起,眼神中带着明显的质疑:“殿下,帝国的科技革新固然重要,但近来边境村镇机械事故频发,百姓怨声载道。若继续这样激进地推广,恐怕会激起更大的民怨。”
说罢,议员递上一份密报,陈浩楠接过,略一翻阅,目光倏然一冷。密报中详细记录了几起边境机械事故,称工坊设备失控,导致了村民受伤甚至田地毁坏的情况,言辞间流露出对技术的质疑与指责。
陈浩楠的质问
“事故?”陈浩楠微微皱眉,眼底闪过一丝疑虑。他冷冷地扫视着前排的议员们,轻声问道,“各位是否了解,这些事故是因何而起?”
站在前排的那位年长议员摇头道:“殿下,恕老臣无知,但机械终究不同于人力,其潜在风险难以控制。这些事件虽只是偶发,却不能忽视,若不妥善应对,恐怕会危及社稷。”
陈浩楠双手紧握,眼底的冷意愈发浓烈。他缓缓道:“技师们接受了严格的培训,每一台机械设备出厂前都经过重重检查,这些所谓的‘事故’,恐怕并非技术本身的问题。”
这番话在大厅内掀起一丝微妙的波动,老臣们彼此对视,似乎谁也不愿正面回应。然而,其中一人眼神微动,低声道:“殿下此话是什么意思?难道您怀疑这些事故是人为操作不当,或是有意为之?”
“为何不可?”陈浩楠冷静回应,语气带着压抑的怒意,“科技改革触动了很多人的利益,难道这些事故真的是巧合?”
老臣们不置可否,彼此交换着复杂的眼神。陈浩楠看在眼里,心中一阵隐痛。这些曾在父亲身边效力多年的老臣,此刻却对他怀疑、对技术质疑,甚至暗中支持返祖会的余党。陈浩楠深知,这背后潜藏着的,是他们对改革的敌视与对传统的执着。
意外的爆发
就在这时,一名侍卫匆匆奔入大殿,神情焦急,躬身禀报:“殿下,不好啦!城南的一家工坊失火,机械爆炸导致多人受伤,火势正在蔓延!”
这突如其来的消息让整个议事厅一片哗然,议员们窃窃私语,神情紧张。陈浩楠脸色骤变,心脏一沉,随即果断命令道:“立刻调派工匠和护卫赶赴现场,全力控制火势!”
议员们一片慌乱之中,几位老臣再次开口:“殿下,如今事故接连发生,若不立刻暂停改革、查明原因,恐怕事态难以收拾。”
陈浩楠强压住内心的震怒,锐利的目光扫过众人。他深知,这些守旧派一直在寻找打击改革的机会,而眼前的事故让他们逮到口实。就在此刻,他意识到,眼前的这一切并不仅仅是意外,而是一场精心设计的阴谋,目的是摧毁他苦心经营的技术推广。
调查真相
工坊失火的余波让京城上下议论纷纷,技术改革的支持者与反对者之间的分歧愈加明显。陈浩楠一刻不停地赶往失火现场,周围的人群不时传来低语和责备声,令人心痛。
来到现场,陈浩楠亲自带人检查机械的残骸。他发现,这次的事故并非单纯的操作失误,而是某些部件被人为破坏的痕迹。这一发现让他怒火中烧,原来这场“事故”背后,竟隐藏着人为的破坏,意图直接抹黑技术的安全性,进而瓦解他的改革。
他站在机械的残骸前,拳头攥得发白,内心翻涌着愤怒与悲痛。他多么希望这些机械可以造福百姓,却未曾料到它们竟然成了反对者手中的工具。就在这时,工匠长老走上前来,神色复杂地说道:“殿下,咱们这些年一直在推动技术进步,可如今的结果却让人心寒哪……”
陈浩楠缓缓抬起头,强忍住情绪,冷静说道:“这并不是技术的错,而是某些人心存叵测。他们想阻止技术改革,但我们绝不能因此退缩。”
守旧派的再度施压
失火事故让朝堂上的守旧派势力再次活跃起来,纷纷上书请求暂停技术推广,以“保证百姓安全”为名,要求收紧机械的使用范围。一时间,朝堂内外都在讨论改革的利弊,而反对的声音逐渐成为主流。
议事大殿中,一位年长的官员站在殿前,神情严肃地劝道:“殿下,您父亲的帝国在您的手中兴盛,但求稳才是根本。改革过于激进,难免会给百姓带来无妄之灾。朝廷不妨暂缓改革,让百姓恢复安稳的生活。”
陈浩楠深吸一口气,脸色沉静而冷峻。他抬起眼眸,直视着这位官员,声音低沉而坚定:“父亲留下的帝国,绝不是一片守成之地。时代在前进,若我们停滞不前,必将被落后所困。即便困难重重,改革也必须继续。”
话音刚落,议事厅内一片寂静,老臣们神情复杂,有人露出犹疑之色,有人眼底闪过冷漠。陈浩楠的坚持让他们无法反驳,但内心却充满了不满和抗拒。守旧派显然不会轻易妥协,他们暗中串联,准备在未来的改革之路上,设置更多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