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的夜晚
夜色深沉,皇宫内外一片静谧。然而,这平静的表象之下,暗流正在涌动。自从陈浩楠逐步暗示与权臣“合作”以来,那些朝中有野心的权臣逐渐显露出贪婪的面目。左丞相秦泽、户部尚书王昌等几位朝中老臣表面恭敬,私下却频繁往来,商议如何借助后宫的嫔妃们影响皇上,甚至有人大胆提出,若能以太后的名义劝皇上选立“贤德”之后,或许能借此掌控朝政。
然而,陈浩楠早已洞悉他们的意图。为了彻底瓦解权臣势力,他布下重重防线,暗中调动禁卫军埋伏在皇城各处,等待时机,一举清剿权臣势力。
贤妃沈如雪的施压
次日清晨,贤妃沈如雪在众多嫔妃簇拥下,亲自前往御书房“请安”。她着一袭华贵的礼服,神情温婉而恭敬,但眉宇间透出一丝自信。宫人们望着她身后的气势,心中不由得暗暗猜测,皇上似乎已有意立贤妃为后。
沈如雪行礼后,轻声道:“皇上,臣妾虽微不足道,然宫中百事扰攘,妾身愿以一片忠心为您分忧,且有意召集宫中嫔妃,同心协力,效仿先皇后之德,庇佑后宫和朝政安稳。”
陈浩楠端坐在御书房中,冷眼望着眼前的贤妃,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他心知沈如雪的来意,她所倚仗的,不过是朝中几位权臣的支持。贤妃这番话表面谦卑实则是施压,意在借嫔妃之势逼迫他立她为后,以此牵制他的决定。
他淡然地说道:“贤妃此言未免过于自信。朕治理朝政,自有规矩,后宫之事也并非汝等之责。”
沈如雪脸色微变,但随即压下心中的不悦,勉强维持笑容,低声道:“皇上,臣妾所做一切,皆为您分忧。若臣妾有失妥之处,还望皇上宽恕。”
陈浩楠冷冷地注视着她,心中已然明了。这些权臣居然如此胆大,妄图通过嫔妃之争来操控朝堂,甚至让沈如雪胆敢以这样的方式来施压。眼见沈如雪退去,他心中已暗自下定决心,时机已到,决不能再姑息。
朝中的动乱
翌日早朝,左丞相秦泽和户部尚书王昌在朝堂上提出了多项请求,其中一条便是建议皇上“立贤德为后,以安天下”。秦泽站在大殿中央,低声说道:“陛下,后宫无主已久,实为臣等之忧。望陛下早日立后,方可稳定后宫,消除各地官员的疑虑。”
陈浩楠冷冷一笑,眼神锐利如刀,注视着面前的秦泽和王昌,言辞坚定:“朕治国多年,何时后宫左右朝政?立后之事,朕自有定夺,不容你等妄言。若尔等一心为国,便当竭力辅政,勿为后宫之事牵累己身。”
秦泽和王昌被当众斥责,脸色一片铁青,却不敢再言,心中却暗自怨恨。他们互相交换了一个眼神,隐隐间产生了孤注一掷的决心。
暗中反击
朝会结束后,陈浩楠立即召见了禁卫统领,命令即刻部署人手,准备彻底剿灭秦泽等人的势力。他深知,这些权臣早已对帝位虎视眈眈,若不彻底拔除,日后必成大患。
“今晚,各处城门、府衙、要道严防死守,不得放走一人。”陈浩楠冷冷地吩咐,眼神中透出一股威严与冷酷,“若有任何反抗,立斩不赦!”
禁卫统领领命而去,整顿禁卫军,一切已准备妥当。陈浩楠心如磐石,深知今夜的决战将彻底决定朝堂的清明与后宫的安定。
权臣的最后反扑
夜幕降临之际,左丞相秦泽、户部尚书王昌等人秘密聚集在府中,商议如何应对皇上的强硬态度。有人提议向外部势力寻求支持,也有人主张胁迫皇上答应他们的要求。
正当他们筹谋之际,突然府门外传来一声厉喝:“左丞相秦泽,户部尚书王昌,奉陛下旨意,你等妄图篡权,立即束手就擒!”
秦泽和王昌闻言大惊,意识到皇上已洞悉一切,惊慌之余仍试图反抗。就在此时,禁卫军迅速包围府邸,四面皆是精锐侍卫,将他们彻底封锁。最终,秦泽等人无力抗衡,被一一擒获,押解入狱。
清扫朝堂
翌日,陈浩楠下旨将左丞相秦泽、户部尚书王昌等人定罪,公开宣布他们妄图借后宫干政,威胁皇位,阴谋篡权,处以流放之刑,并彻底清除其家族在朝中的势力。朝堂上下,人人自危,不少人意识到皇上的威严,不敢再轻举妄动。
而贤妃沈如雪听闻此事后,不禁浑身发抖,面如土色。她明白,皇上的清洗意味着她背后的家族已无权势支撑,自此失去一切依仗。深感恐惧的她立即向皇上请罪,请求宽恕,但陈浩楠并未轻易原谅,只将她的封号降为淑妃,贬居偏远宫殿,永远失去复宠的机会。
与苏月竹的誓言
风波平息后,陈浩楠来到清宁宫,看见苏月竹静静地站在庭院中,目光温柔地注视着他。她的眼神中没有一丝责问,只有温柔与关切。他走上前,将她轻轻拥入怀中,低声道:“月竹,从今以后,朝堂再无暗流,后宫也再无阴谋。朕发誓,定护你一生平安。”
苏月竹轻轻依偎在他怀中,低声回应:“妾身信您,愿陪您共度风雨,无怨无悔。”
此时,二人仿佛超脱了宫廷的纷扰,在彼此的誓言中找到了心灵的宁静。她知道,眼前的男子不仅是帝王,更是她心灵深处唯一的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