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帝工具?我疯狂搞改革! > 第 129 章:千年赵国

第 129 章:千年赵国

    “杨总管,再有两天我们就能够抵达赵国了!”

    这一支由皇家直营店与越国组成的商队非常之巨大,延绵数百里,无数的马车与上面拉着的货物,

    两边还有骑兵保护,这是越国派来保护商队的。

    在大平原地区可不安全,这里虽然土地肥沃,人口众多,基本上都能够从土地里面找到实物,

    但是所谓有人的地方就有土匪,在大平原地区土匪也是不少的,甚至有很多土匪都是一些小国家军队伪装而成的,

    利用大平原地区商队众多的特点,出来劫掠商队获取利益,

    这在大平原地区并不算是一个比较例外的事情,很多国家都会这样做,甚至连越国都会召集一些罪犯以及士兵,混合在一起,出去打家劫舍。

    因此想要在这片地区上面走商的话,没有强大的武力进行保护是不可能的。

    皇家直营店也不会完全依赖越国的保护,他们有着自己的护卫队。

    杨大头听了朱离远的话,抬头看了一眼,一望无际的远方,心中默默估算着他们走过的路程。

    这里的路可不是水泥路,非常的不好走,他们已经走走停停有将近一个月了,

    沿途经过了不少的国家,但是都是一些地方比较小的,算是越国与南边的大国中间的隔离带,

    他们走了这么久的时间,竟然才刚刚穿过隔离带,还没有抵达南边的大国,可想而知这片地区是有多广袤无垠的!

    他心中有些惊叹,这一片广阔的地区又如此肥沃,不知道会诞生怎样强大的国家!

    微微震惊过后,杨大头又想起自家的火器,心中的自信又重新树立了起来。

    回头看了一眼,还未消耗到一半的货物,心中不禁明白为何之前在与其他小国做生意的时候,朱离远对他所说的话。

    因为从未到达过大平原地区,因此在这里有许多东西都是他们楚国所没有的,在与前部分地区小国进行交易的时候,即便杨大头特意控制着货物流出的速度可依旧架不住对方的热情,

    若不是朱离远提醒他们的货物怕是早已经消耗过半,

    届时去了大国当中,能够拿得出手的东西就少了。

    想了一会后,杨大头开口对一旁的朱离远说道:

    “猪掌柜对这一片地区很熟悉,看来是经常来走商的。”

    “哈哈哈,”

    听到杨大头如此问,朱离远也明白对方是想打探一些消息,

    也不在意,直接开口对他解释道:

    “在越国当中,我算是数一数二的大商人了,同时也负责与朝廷的一些交接,所以每次前往南方强国地区都会由我来带队,已经形成惯例,自然对这一片地区颇为熟悉。”

    先是解释了一番,又继续说道:

    “杨兄弟对于南边的形势可能还不清楚,大平原的南方,我们越国探索的区域也不多,从目前探索到的区域而言,值得注意的几个国家分别是赵国,南国,李国,以及四方国!”

    “哦?”

    听到朱离远一次说出了这么多国家的名字,杨大头有些好奇,立马竖起了耳朵,打算仔细听听。

    没一会,朱离远悠然开口道:

    “南边的国家都占据着大量的土地土地肥沃,人口众多,因此战斗力非常强悍,

    国家的传承经历了不知道多少代,有些已经名存实亡,中间替换了家族,唯有赵国一家,据说已经屹立世间上千年!”

    “而如今又迎来了一位中兴之主,因此在南方地区当中也算是数一数二的大国!我们这一次贸易的主要对象就是赵国。”

    原来如此!

    杨大头点了点头,开始勾勒出南边的局势情况,

    看来即便在这肥沃的大平原地区也不好混啊,国家之间的竞争更为残酷。

    朱离远却不在意他在想什么,

    “赵国非常重视商业,虽然也有重农抑商之说,但是却是名存实亡,国家的皇族根本不禁止经商,因此国内的大商人大多都是皇帝的亲戚,

    这些人利用手中的权利将买卖做的很大,同时也影响着国家的走向,让国家的军事力量为他们保驾护航。”

    历史上,赵国是老牌大国,主张重农抑商,喜欢在肥沃的土地上面挖掘,

    可是随着大平原地区的局势逐渐走向平缓,各个国家的板块固定,商业贸易兴起,其他国家利用商业发展国内经济形成了强大的国力,

    而赵国却依旧恪守着重农抑商的概念,一度国力衰弱被周围其他几国针对,

    直到这一代中兴之主出现,才大大的改善了国家的情况,经过30年励精图治,重新将赵国推向了巅峰!

    甚至由于大平原地区行商的危险性,赵国国内的大商人们推动着国家军事力量的发展,在这方面尤为突出!

    杨大头默默听着,同时衡量着接下来的贸易。

    三天过后,在路途当中耽搁了一会,他们最终抵达了赵国。

    靠近赵国,他们走上了一条非常宽大平整的道路!

    这里已经是赵国的境内了,而这里的土路和他们之前走过的土路完全不一样,脚下的土路虽然也是泥土,不知道为什么压的非常紧实!

    走在上面,虽然不如水泥路那般坚硬,但是却也没有像平常土路一般坑坑洼洼!

    当杨大头感受到突然来临的一阵平稳之后,拉开窗帘朝外看上去才发现。

    同时目光看向远方,在这条能够容纳10架马车并驾齐驱的土路之外,

    是一望无际的肥沃!

    如今已经接近深秋,田野里却依旧有着青色,不少的百姓在田野里面劳作,

    从他们身上穿的衣服来看,这里的冬天气温恐怕也不会太低。

    “这就是书上所说的过冬农作物吗?”

    杨大头心中暗暗想着,在楚国冬季气温太低,根本没有农作物能够活过去,

    因此一年只种植两季农作物,

    而赵国则不一样,因为靠近南方气温很高,国内的农作物是一年三季,几乎没有冬季之说。

    他还看见,有少量的百姓拿着一个木桶,木桶当中掺杂着粪便和一些干草,

    粪便和甘草混杂在一起弄成了碎块,被他们用木瓢挖起,洒落在农田当中。

    “施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