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瑾寒再次收到谈樾的信是半月后,只见信中依旧寥寥几字“天干物燥,给苏小姐补补身体”
连带着景国国君给辅国大将军(正二品)宋清羡的回信,清楚明白的表示宋清羡叛国征兆。
可是任谁都知道宋清羡,清正廉明,刚正不阿。
叶瑾寒紧紧地握着手中的信纸,手指微微颤抖着,关节因为过度用力而变得苍白。 他的心中充满了愤怒和无奈,天机阁的势力竟然如此庞大,能够搜集到如此详尽的伪证。这些证据似乎无懈可击,让他陷入了困境。
他不禁思考,天机阁究竟有多么强大的情报网,才能做到这一步?他们的触角是否已经伸向了每一个角落,甚至包括那些不为人知的秘密之地?想到这里,叶瑾寒感到一股寒意从脊梁上升起。
叶瑾寒知道,这是示威,亦是威胁。如果他不照做,那阿芷就会毒发,可若他照做,他该怎么跟他的手下交代……
-----------
几日后的早朝,朝堂之上庄严肃穆,大臣们整齐地站立着,气氛显得有些凝重。
叶瑾寒迈着沉稳的步伐走到殿中,双手将奏折呈上。
君凌羽坐在龙椅上,神情专注地看着那份奏折,随着,他的眉头逐渐皱起,眼神也越发深沉。
当他看到关键处时,目光直直地投向叶瑾寒,眼中闪过不解。接着,他又转头看向站在一旁的辅国大将军宋清羡。
只见宋清羡身着朝服,虽然鬓发已经变白,但他的面容依然严肃庄重,仿佛岁月并未在他身上留下太多痕迹。
君凌羽心中暗自思考着这份奏折所带来的影响以及可能引发的后果。他深知此事非同小可,需要慎重对待。
整个朝堂弥漫着一种紧张的氛围,众人都在等待着君凌羽的反应。
却见君凌羽将奏折一合,“众爱卿, 若无事 ,便退朝吧”。
此时,吏部尚书焦智中往旁迈出一步, 拱手行礼“臣有本要奏”。
君凌羽落在龙椅扶手上的手轻抬,“准奏”。
“臣要参辅国大将军,通敌叛国意欲谋反”。
焦智中的话音刚落,朝堂上瞬间炸开了锅。
宋清羡一脸震惊地看向焦智中,他怎么也想不到有人竟敢在朝堂上公然污蔑他。
只见焦智中缓缓地从怀中拿出一张信纸,他的眼神充满了坚定与决绝。他将信纸递到了皇帝面前,声音低沉而严肃:ot陛下,请过目。这是臣无意从一个鬼鬼祟祟的人手中拿到的,里面清楚地说景国皇帝同意和宋清羡合作。ot
皇帝接过信纸,仔细着上面的内容,眉头逐渐皱起。
信纸上的字迹清晰可见,确实记录了一些关于景国皇帝和宋清羡之间的对话和协议。这些证据让皇帝对宋清羡产生了怀疑和不满。
君凌羽看完,将其扔给身旁的苏公公,苏公公示意,将其递给前面站着的人,几个人凑上去,就这样看了起来。
然而,宋清羡却并没有表现出丝毫的畏惧或慌乱。
他的脊背仍旧挺得笔直,目光坚定地看着皇帝。
他发出一阵冷笑,语气中带着嘲讽和不屑:ot意欲谋反?这不是秦桧当年陷害岳飞的莫须有罪名吗?啊哈哈哈哈……ot 他的笑声回荡在大殿之中,让人不禁心生寒意。
宋清羡的话语如同一把锋利的剑,刺破了朝堂之上紧张的气氛。
他毫不掩饰自己的愤怒和轻蔑,似乎对这种无端的指责感到无比愤慨。
朝中有人替宋清羡鸣不平“陛下,宋将军为梁国戎马半生,怎么会有谋反之心啊”。
也有人冷笑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意欲二字,到是焦大人陷害忠良的杰作了”。
焦智中看向他们“这…可是证据确凿啊”
那人还欲在说什么,只见君凌羽拍了一下桌案,发出清脆的响声,他的声音带着冷意:“够了!这字确实是景国君主所写。”
他的话如同惊雷一般,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愣住了。紧接着,许多人纷纷跪地,他们面色惶恐地朝着皇上,不停地磕头说道:“陛下三思,陛下三思啊!”
君凌羽冷漠地看着这些大臣们,眼中闪过一抹暗芒。
他的目光如刀般锋利,让人不寒而栗。他冷冷地问道:“怎么,众爱卿是觉得朕会诬陷宋将军吗?还是你们觉得自己比朕更了解真相?”
他的语气带着嘲讽和质问,让那些原本想要劝谏的大臣们一时间不知如何回答。
他们知道,如果继续坚持下去,可能会触怒龙颜,但如果就这样放弃,又不甘心。
君凌羽面色阴沉地看着下方的人,冷冽的声音响起:“来人!将宋清羡打入天牢,待朕审问后再做处置!”他顿了顿,接着道:“至于辅国将军府中的其他人等,一律不得外出,等候发落。”
众人心中都明白,宋清羡这罪名算是定下了。他们不禁感到惋惜,但也知道,在皇上已然定下,谁都不能求情。
君凌羽缓缓站起身来,准备离开朝堂。他挥了挥手,示意大臣们可以散去。一旁的苏公公见状,尖声喊道:“退--朝--”。
随着苏公公尖锐的嗓音响起,大臣们纷纷跪地行礼,齐声高呼:“恭送皇上。”
随后,他们才起身离去。整个朝堂上弥漫着紧张和肃穆的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