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我的古玩店通古今囤货一心救万民 > 第34章 简陋至极

第34章 简陋至极

    随着拍卖的进行,明月的声音愈发激昂,她熟练地引导着买家们竞价,每一次落槌都伴随着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

    “现在,让我们来看最后一件拍品,这是一件难得的珍品……”明月微笑着说道,她的眼神中充满了期待。

    在明月的引导下,买家们纷纷竞价,最终这件珍品以高价成交,为这场拍卖会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拍卖会结束后,明月回到二楼会议室。她盯着自己空洞的车子,嘴角勾起一抹神秘的微笑。

    笑容落下,车上瞬间出现了一批古董花瓶,这是上官浩他们送给自己的,此时此刻被她从空间直接转移到了车上。

    她转身朝着一直看着她的人们说:“我的藏品都在车上,派人去取一下吧。”

    立刻有工作人员过来取走她的钥匙,出门办事去了。

    众人都紧张而兴奋地期待着这些古董的到来。

    工作人员来来往往搬运了数十次,他们心生疑惑,为何车内的东西,仿若无穷无尽?

    最终,偌大的会议室地面上几乎堆满了,足有半数的古董瓷器。

    几位资深的鉴定专家神色匆匆地从各自的包中取出了一系列专业的鉴定工具,他们的眼神中闪烁着对古董的敬畏与好奇。

    走在最前面的一位专家,手里紧握着一台小巧而精密的光谱分析仪,这台仪器能够通过分析古董表面的微量元素和化学成分,来初步判断其年代和材质。

    紧随其后的是一位手持放大镜与紫外线灯的专家,他细致地用放大镜观察着古董表面的细微纹理和磨损情况,而紫外线灯则用来检测是否有隐藏的修复痕迹或是荧光反应,这对于鉴别真伪至关重要。

    另一位专家则打开了一个看似普通的黑色手提箱,里面整齐排列着各式各样的精密测量工具,包括电子卡尺、微型显微镜以及一套精密的电子天平。

    电子卡尺用于精确测量古董的尺寸,微型显微镜则能深入探究古董表面的微观结构,电子天平则用于评估古董的重量是否符合其材质和时代的特征。

    此外,还有一位专家手持一台便携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这台高科技设备能够在不破坏古董的前提下,对其内部结构进行非接触式的分析,进一步揭示古董的秘密。

    专家们时而聚在一起低声讨论,时而各自忙碌,他们的脸上不时露出惊讶的表情,似乎每一件古董都藏着一段不为人知的历史。

    随着鉴定的深入,他们频频点头,似乎对某些发现表示肯定,而这样的肯定无疑为在场的所有人增添了更多的期待与好奇。

    其中一位德高望重的专家缓缓起身,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他声音洪亮地宣布道:

    “经过我们的仔细鉴定,这些古董无疑是货真价实的真品,其品质之卓越,价值之高昂,令人叹为观止!”

    在座的其他专家也纷纷点头,对这些珍稀藏品表达了由衷的赞美与钦佩。

    “据我们初步估算,这些古董的年代可追溯到先秦时期,一个比秦朝建立还要早上数百年的辉煌时代。”

    那位专家戴着洁白的手套,轻轻地拍了拍小六子送来的陶罐,尤其对这一件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与赞赏。

    他语气肯定地说道:“这陶罐应该是夏朝左右的珍贵遗物,其历史价值与文化内涵不言而喻。

    在我看来,它完全有资格成为你个人珍藏拍卖品中的压轴之宝,必将吸引众多收藏家的目光。”

    糟糕,她猛然意识到自己竟然忘记给小六子留下咳嗽药了。

    尽管表面上依旧保持着平静,但她的内心却如同翻涌的海浪,波澜起伏,懊悔不已。

    她暗自懊恼:“我这记性,怎会如此之差,如此粗心大意!”

    想到小六子仍在另一个世界期盼着她带去的药物,她的内心愈发充满了愧疚和忧虑。

    就在这时,一个低沉的声音传来:“明月小姐,这些古董真是令人惊叹。不过,我有一个疑问,如此珍贵的东西,您是如何得到的呢?”

    明月转过头,看着说话的人,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光芒。

    她微微一笑,回答道:“这是我家族多年的收藏,今天只是拿出来与大家分享罢了。”

    那人点了点头,似乎接受了这个解释。

    ?┄┄?┄┄?┄┄?┄┄?┄┄?┄┄?┄┄?┄┄?┄┄?┄┄?┄┄?┄┄?┄┄

    在明月和上官浩离开后,龙战有条不紊地安排起了物资的分配工作。

    他为每种物资都精心配备了两位人员负责登记与分发,确保整个过程井然有序。

    士兵们按照既定的顺序,逐一从第一个物资领取点走到最后一个,领取他们所需的各项物资。

    这一场景,颇似现代大学生在食堂排队打菜的情景,但又有其独特之处。

    不同之处在于,大学生或许会根据个人喜好挑选菜品,而士兵们则是毫无遗漏地领取了所有分配的物资。

    李壮凭借其过人的力气,率先回到了那简陋的军营之中。他将沉重的六箱物资小心翼翼地安置在了大通铺之下,那里正是他每日休憩的狭小角落。

    步入这狭小的房间,映入眼帘的是左右两侧各设的一个大通铺,它们虽名为“大通铺”,实则只是用一摞摞形似砖头的粗粝石块堆砌而成,简陋至极。这些石块参差不齐,却硬生生地支撑起了上方那一条条长长的木板。

    木板之上,铺着薄薄的被褥,这些被褥早已被岁月磨砺得失去了原有的光泽与柔软,显得格外陈旧。然而,即便如此,它们仍是士兵们在这艰苦军旅中唯一的慰藉。

    整个房间昏暗而狭小,大通铺的设计虽简陋,却承载着士兵们对安宁与放松的渴望。

    在这里,他们忘却了战场的硝烟与疲惫,只愿在这片刻的宁静中,找到一丝心灵的慰藉。

    不多时,这间简陋屋子里的士兵们也都陆续归来。

    他们一个个都用绳索紧紧绑着六箱物资,或是扛在宽厚的肩膀上,或是背在佝偻的脊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