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我的古玩店通古今囤货一心救万民 > 第36章 回光返照

第36章 回光返照

    “娘,是我,小六子!”小六子激动地回应着,声音中满是喜悦与急切。

    院内随即传来妇人急促的脚步声,以及不小心碰翻器物的细碎声响。

    紧接着,门被猛地拉开,一个妇人猛地扑向他,紧紧抱住他,哽咽着说:

    “我的儿啊,你终于回来了!你奶奶日日夜夜都在念着你,你快进去看看吧,或许还能赶上见她最后一面。”

    小六子一听,心中猛地一紧,慌忙扔下手中的东西,箭步冲向屋内。

    妇人一边擦着眼泪,一边迅速关好院门,也跟着进了屋子。

    推开屋门,映入眼帘的是冷清清的堂屋。

    小六子依稀听到大伯的声音从里面传来:“娘,您还想吃点什么?儿子这就去给您弄来!”

    二伯也开口劝道:“娘,今天我们领了一些新奇的吃食,您尝尝吧。”

    三儿子,也就是小六子的爹,这时端来一碗牛乳,轻声说:“娘,您喝一口吧,润润嗓子。”

    老太太轻轻摇头,偶尔咳嗽一声,嘴角还残留着血迹。她的呼吸声沉重而缓慢,就像风箱一样。

    她一直盯着门口看,心中明白自己大限将至。这两天,她老是梦到自己的爹娘,说要带她去一个开满鲜花的地方生活。

    然而,她最想见的还是她的小六子。她知道小六子去了军营,轻易不得出入。因此,她每天都盼望着孙儿能突然出现,喊她一声奶奶。

    “奶奶!”她仿佛听到了孙儿的呼唤声,但以为这只是幻觉。她只是呆呆地看着那个风尘仆仆的孩子从门口向她奔来。

    直到一双温热的手紧紧握住她干枯的手时,她才意识到眼前的人是真实的。

    她的眼珠缓慢地转动着,想要抬手抱抱她的好孙儿,却没有力气。

    她无奈地放弃了挣扎,嘴里低低地喊了一声“小六子”,声音绵长而充满叹息。

    小六子看着眼前虚弱的奶奶,擦干眼泪,焦急地从胸前摸出几瓶药来。

    他口中喃喃自语着什么,最后把一个小瓷瓶递到了她的嘴边。

    老太太气若游丝,被人扶了半天也没有扶起来。最后,有人把她的身子掰正了。

    她感觉那个瓷瓶被放到了自己的唇边。冰凉而甘甜的泉水,滑入口中,润过嗓子,流经肺腑。

    就像一盏灯在她的心肺处点亮,她感觉自己全身的每一个毛孔都被那泉水所滋润。整个身体仿佛都被一股神秘的力量所点亮。

    她感觉到自己的手指有了力气,微微地弯了弯。然后,她终于如愿以偿地摸到了孙儿的脸。

    此刻,她耳边原本嘈杂的声音渐渐变得清晰起来。

    “奶奶,你感觉怎么样?”小六子焦急地看着面前的老人。

    老人轻轻抚上了他的脸,声音微弱但充满慈爱:“小六子,你回来了。”

    小六子赶紧用自己的双手,紧紧握住那只干瘪的手,哽咽着说:“奶奶,小六子回来了。孙儿来看您了。”

    这时,二婶在一旁阴阳怪气地开口:“哟,这是赶回来分家产了吧!早不回晚不回,偏偏这个时候赶回来。”

    大婶则一副老好人的样子,既不表态也不得罪人。

    小六子的娘气得身子都抖了起来,她怒视着那些冷漠的亲戚们,眼中满是愤怒与无奈。

    “二嫂,你怎能如此说?小六子千里迢迢赶回来,就是为了能见奶奶一面,你怎能将他的一片孝心说成是回来分家产?”小六子娘的声音因激动而变得尖锐。

    二婶却不以为意,她撇了撇嘴,冷哼一声:“哼,谁知道呢?这年头,人心隔肚皮,谁知道他回来安的什么心?”

    大婶在一旁虽然没有说话,但她的眼神却透露出几分赞同二婶的意思。

    这让小六子娘更加气愤,她想要反驳,却被小六子轻轻拉住了手。

    小六子看着奶奶,眼中充满了温柔与坚定:“奶奶,孙儿回来只是想见您一面,陪您说说话。家产什么的,孙儿并不在乎。”

    奶奶听着孙儿的话,眼中露出了欣慰的神色。

    她轻轻地拍了拍小六子的手背,声音虽微弱却透着坚定:

    “小六子,奶奶深知你的孝心。家产、财富,这些不过是身外之物,奶奶真正看重的,是你们能陪在我身边,共度这有限的时光。”

    说完,她挣扎着想要起身,却意外地感到异常轻松,心中不禁泛起一丝疑虑,难道这便是人们常说的“回光返照”?

    “既然提到了分家,那便趁我尚在人世,将此事妥善解决吧!”她的话语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娘,我可没说要分家。”二婶急忙辩解,脸上写满了不服。虽然她心中确有分家的念头,但不愿背负这“始作俑者”的骂名。

    老太太冷冷地瞥了她一眼,那眼神仿佛能洞察人心。

    她深知二媳妇的孩子在京城跟着一位大老板,每年都有不菲的银子送回,而二媳妇每次都悄悄藏起一部分。

    老太太并未点破,只是心中暗自感叹:人各有志,终究是要各自成家的,不愿再被家族琐事所牵绊。

    她缓缓扫视了在场的众人一眼,缓缓开口:“对于分家,你们有何看法或建议?”

    “我们都听娘的!”众人的回答竟出奇地一致,语气中透露出一种难以言喻的迫切。

    老太太心中已然明了,他们心中早已有了分家的念头,只是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罢了。

    于是,她缓缓开口,开始安排分家的具体事项:“首先,家中的田地要均分。你们三个人都有一个儿子,家里人口差不多,田地,平均分成三份每人一份。

    至于家中的房产,老宅归我,我百年之后,再由你们兄弟三人共同商议处置。家中的金银细软、家具器皿等,也都要一一清点,公平分配。”

    “此外,我还要提醒你们一句,分家容易,但亲情难断。

    无论将来你们身在何方,都要铭记于心,你们是兄弟姐妹,是血脉相连的一家人……”

    然而,二婶却显得有些不耐烦,她只想尽快分家产,不想听大道理,打断了老太太的话:“知道了,娘,您也累了,您看还是……!”

    老太太被二婶的打断惹得有些不悦,她微微皱眉,从腰间摸出一把钥匙。

    在众人惊讶的目光中,她灵活地跳下炕,打开屋中的柜子,取出地契和房契,重重地摔在炕上:“你们三家自己分吧!”

    大婶见状,也不再伪装,急忙凑上前去与二婶争抢地契和房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