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我刷视频给古人看,古人傻眼了! > 第5章 吃货乾隆满眼放光

第5章 吃货乾隆满眼放光

    旁边的纪晓岚晃着脑袋,捋了捋胡须,慢悠悠地说道:“皇上啊,依臣看,这八成是后世的奇妙景象,真是把臣的眼珠子都要惊掉喽!”

    乾隆皇帝把筷子一扔,噌地一下站起身,大步流星地凑近天幕,啧啧称奇道:“哎呀呀,这么多好吃的,要是朕能尝上一口,那可真是美上天!

    这后世的人咋就这么有口福呢?”

    一位江南的富商小心翼翼,脸上堆满讨好的笑,说道:“皇上,小的在江南也算见过些世面,可这画面里的食物,小的是连做梦都想不到啊,难道后世的人天天都这么胡吃海塞?”

    乾隆皇帝白了他一眼,摇摇头说道:“你这脑袋瓜不开窍!

    这哪里是胡吃海塞,这分明是后世发展得太厉害,厉害得让朕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乾隆盯着天幕中那色泽诱人的酱香肘子,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扯着嗓子惊叹道:

    “哎呀呀!瞧瞧这肘子,那油光锃亮的模样,比朕御膳房做出来的可强太多了!这后世之人简直是掉进福窝里!”

    和珅赶忙像只哈巴狗似的点头哈腰,谄媚地说道:“皇上圣明,奴才瞅着这肘子,感觉哈喇子都快流成河啦!

    要是能给奴才尝上一口,那真是死也值喽!”

    纪晓岚在一旁捋着胡须,摇头晃脑地打趣道:“和大人,瞧你那没出息的样儿!不过这肘子确实诱人,说不定是用了啥神仙调料,才有这般魅力。”

    乾隆摸着下巴,眨巴着眼睛说道:“朕倒是好奇,这后世的厨子是不是有啥独门秘籍,能把肘子做得如此勾人馋虫。”

    富商赶紧凑过来,满脸堆笑地奉承道:“皇上,依小的看呐,这肘子八成是用了天上的仙料,不然咋能这么馋人呢!”

    这时,画面切换到了香辣大鲤鱼,乾隆眼睛又是一亮,惊叫道:“哟呵!这大鲤鱼看着也是一绝啊!

    那红通通的辣椒油,朕光看着就觉得舌尖在跳舞啦!”

    和珅赶忙接话:“皇上,这鲤鱼要是摆在您面前,那不得把您香得找不着北呀!”

    纪晓岚白了和珅一眼,说道:“和大人,你这话说得可真是粗俗,不过这鲤鱼确实让人垂涎三尺。”

    乾隆摆摆手,说道:“朕要是能穿越到后世,定要把这些美食吃个遍,管他什么规矩礼仪,先满足了这口腹之欲再说!”

    众人听了,都哈哈大笑起来。

    众人你看看我,我瞅瞅你,全都傻愣愣地盯着天幕,嘴里不停地发出惊叹和感慨。

    大明位面。

    在一个宁静的午后,阳光透过窗棂斑驳地洒在宫殿的地面上。

    朱元璋身着龙袍,正与刘伯温在殿内商讨军国大事。

    就在此时,天幕中毫无征兆地呈现出了现代美食以及人人吃饱穿暖的景象。

    朱元璋猛地站起身来,龙目圆睁,死死地盯着天幕,脸上写满了震惊与难以置信,沉声道:

    “这这竟是真的?想朕当年,四处流浪,为一口吃食挣扎求存,百姓更是饥寒交迫,易子而食之事时有发生。

    如今这后世,人人皆能饱腹,餐餐如此丰盛,这差距,犹如天壤之别!”

    刘伯温赶忙拱手,神色恭敬而凝重:“陛下,此景着实令人惊叹。

    忆往昔,您率群雄起义,历经无数战火硝烟,所图不过是百姓能有口饱饭,不再受冻馁之苦。

    而如今这后世之繁华,远超吾等想象。”

    朱元璋双手负于身后,来回踱步,语气中满是感慨与怅然:“朕虽推翻暴元,建立大明,然百姓仍未全然脱离穷苦。

    看这后世之景,朕自觉做得远远不够。

    朕当年所望,不过是天下苍生皆能温饱,可与此相较,朕之功绩实是微末。”

    刘伯温微微躬身,言辞恳切:“陛下万不可如此自谦。

    您开创大明基业,已是功盖千秋。后世之发展,乃是在前人之基础上逐步前行。陛下之仁德与壮志,已然为后世指明方向。”

    朱元璋停下脚步,目光坚定如炬,高声说道:“朕既为天下之主,当以百姓福祉为己任。

    若能重回往昔,朕必当加倍努力,励精图治,使我大明子民早日过上这般富足安乐的日子,方能不愧对祖宗,不愧对百姓!”

    刘伯温郑重道:“陛下心怀天下,此乃万民之幸。

    微臣深信,后世子孙定会铭记陛下之宏愿,继往开来,让大明永享昌盛繁荣。”

    春秋位面。

    孔子正跟他的一群学生讲学问、谈论道理呢。

    突然,天幕上出现了后世那些丰富多样的美食,还有人人都能吃饱穿暖的画面。

    孔子先是吃惊得嘴巴张得大大的,然后一边捋着自己的胡须,一边不停地摇头感叹:

    “咱们整天追求仁爱的道理,就想着让天下变得一样好,让老百姓都能安安稳稳地过日子。

    真没想到后世能有这么好,能吃得这么丰富,穿得这么暖和,这真是咱们想都不敢想的好景象啊!”

    子路是个急脾气,赶紧就说:“老师,要是这样的景象能在咱们现在这个时候出现,那可太好了!”

    颜回很恭敬地说道:“老师,也许这是后人按照大道去做事,一直不停地努力才有的成果。”

    孔子轻轻点了点头,眼神特别深沉:“是这样啊,咱们得想想,为啥咱们这时候做不到这样呢?

    是咱们讲的道理不对吗?还是咱们努力得还不够?”

    子贡拱着手说:“老师,咱们应该把这个当作一个提醒,更坚定地去按照咱们讲的道理做事,盼着以后的世界,也能像后世这样好。”

    孔子笑着看向学生们:“说得好啊!咱们虽然看不到这样的景象在咱们这时候出现,但是应该把这个当作目标,

    教导后面的人,一直不放弃地去追求,让仁爱这个道理传遍天下,让老百姓都能享受到这样的好生活。”

    子夏问道:“老师,那后世的人是不是真的明白了您讲的那些深刻的道理呢?”

    孔子想了一会儿,慢慢地说:“我讲的这些道理传了这么久,想必后世的人有他们自己的理解和发展。

    但是不管怎么样,关爱别人的心,永远都不能变。”

    众学生都不停地点头,认真地思考着。

    孔子始终面带慈祥,目光温和又坚定。

    他那宽厚的身影仿佛能包容一切,让学生们在他的身边感到无比安心,又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和追求真理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