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直播:为了活命我编造神话 > 第43章 圣明

第43章 圣明

    【老兵一行人等了好一会儿,也没见官道上有什么动静。

    他对山炮说:“看来今天吐蕃人不会走这条路了。我再去找找那个郎君和草儿。”

    正在这时,那两个吐蕃骑兵正哈哈大笑着纵马疾驰,拖拽着身后的俘虏。

    李承乾死死的把草儿抱在怀里,把自己的身体垫在她的身下,为她抵御被拖行的伤害。】

    看着这一幕,为李承乾说话的人便又多了起来:“承乾太子其实不坏……”

    “是啊,他以前从没碰见过这种场面,吓坏了想走也很正常……再说,他一直照顾草儿,对草儿很好啊。”

    “虽然他临阵胆怯……但又不惜以身相护,这也不失为是条汉子。”

    有小孩困惑道:“那承乾太子,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

    刚才,她还听见自己父亲对他大骂,现在,却又说他不坏。

    母亲揉了揉她的头:“这世上,坏人也会做一两件好事,好人也会做一两件坏事,复杂着呢。”

    【老兵又跑回了长城上头,到处寻找李承乾和草儿的下落。

    忽然,他似乎听见了一阵马蹄声。

    老兵连忙跑到城墙边,凭高远眺,瞧见官道的尽头,有两位骑兵的身影正在迅速接近。

    他立即关切的去看他们之前埋伏的地点,只见十岁半趴在岩石上,不知不觉已经睡着了。

    好在做梦的男孩醒着,他听见马蹄声,一跃而起:“快听!”

    十岁半很快惊醒,山炮也立即拉弓搭箭,准备瞄准。

    做梦的男孩握紧了手中的绊马索,吩咐趴在高处的十岁半道:“马到转弯的地方就告诉我!”

    十岁半应道:“噢!”

    可老兵站的更高,他眯起眼睛,惊愕的发现李承乾和草儿正被马匹拖拽在身后。

    他连忙朝山下跑去,一路狂奔到孩子身边,气喘吁吁道:“郎君和草儿——被他们抓住了!咱们对准左边那骑,把他们救下来!”

    十岁半喊道:“就是现在!”

    众人立马将深埋在道路上的绳索猛地拉直拉高,直接将高速奔驰中的骑兵从马背上掀了下去,摔落一旁的悬崖。

    突逢大变,马匹受惊人立而起,高声嘶鸣,却就此停了下来。

    只是两位骑兵一前一后,后一匹马瞧见有埋伏,虽然吃惊拽停了马,但很快便朝前冲去。

    老兵冲了出来,手中已经接过了山炮的弓箭,他拉弓搭箭,却没能射中高速移动中的敌人。

    山炮和十岁半他们也从石头上跑了下去,前去接应李承乾和草儿。

    老兵望着那吐蕃游骑的背影,几乎毫不犹豫的追了上去。】

    天幕下,众人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我还以为那骑兵跑远了也就算了……这孩子气性好大!竟敢一个人就去追!”

    但秦汉时期,多得是为了向上爬而必须博得勇武之名,好受上官拔擢的武将,他们见此,便很有瞧见同路人的惺惺相惜之感。

    在世族大家掌权的时代,出身微寒却不甘认命,怀有野心的人,必须要付出远超常人的努力啊。

    【那吐蕃游骑沿着蜿蜒回旋的官道疾驰,老兵便抄近路,直接从山壁上往下奔走,很快就赶到了前头。

    路旁有一个指路的木牌,他观察了一下地形,将那木牌调转方向,指向一片断崖后立刻躲了起来。

    那吐蕃骑兵不熟悉地形,也根本想不到有个孩子敢孤身一人追击,还赶到了他的前头设下了埋伏,瞧见指路的木牌,毫不犹豫便跟随指示,然后一声愕然的惨叫,随着胯下骏马一起,和他的同伴一样,摔下了悬崖。】

    “好!!”

    “干得漂亮!!!”

    “这孩子以后必成大器!比寻常大人都还要有办法!”

    “这就是熟悉地利的重要啊……”

    “智勇双全!”

    “以他的年纪,说不准便是又一位冠军侯呢!”

    【确认人与马都从悬崖峭壁上滚落,绝无生还可能后,老兵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

    但冥冥之间,天地间响起了一道稚嫩的女孩的声音——

    她在用吐蕃语说:“阿爸,你回来啦!”

    老兵脸上的笑容也渐渐消散,他定定的望着崖下的尸体好一会儿,才转身离开。】

    吐蕃军一阵鼓噪。

    明明在安西都护府内,是吐蕃包围了大唐军队,可此刻,他们却像是被困在垓下的楚军,听见故乡的楚歌而军心紊乱。

    他们也有家。

    那一句话便让他们想起,还有父母、妻女,等着他们回去。

    他们在这以生死相搏,最后能得到什么好处呢?

    开疆拓土,也只有权贵们活得更好而已。

    而有系统的翻译,不懂吐蕃语的人也能听懂那句话。

    可是就算听懂了,依然有人很茫然。

    “这是什么意思……?那是谁的声音?”

    “是这吐蕃人……家里有个女儿吗?”

    【下一幕,天幕一黑。

    亮起后,斥候小女孩的脸出现在镜头前。

    她关心道:“他醒了。”

    李承乾缓缓睁开眼睛,他靠在长城的内墙上,歪着头看见不远处,大家都站在那看着他。

    十岁半牵着草儿,靠在最左边的墙垛上,老兵背着长枪,站在最中间,他身姿笔挺,如青山松柏一般,令人倍感安心。

    山炮和做梦读书的男孩依偎在后,而斥候小女孩扶着瘸腿什长,靠在右边倒塌的石砖上。

    他只定定的看了一眼,便像是疲倦至极的又闭上了眼睛。】

    “和承乾太子相比……那老兵更有人君之相啊……”

    “如芝兰玉树,迎风而立!不知是哪家麒麟子!”

    “以后一定会是如冠军侯那般的名将!”

    有人觉得老兵是天命之主,也有人还是心向大唐,觉得李唐宗室不可断,那老兵虽然英勇聪慧,但最好最好,便是如霍去病那样的少年将军,辅佐天子匡扶正统,收复失地。

    【夕阳西下,在如血一般的霞光下,孩子们抬着担架,带着伤兵,再一次出发。

    远山静默,长城无声。

    空茫的大地上,山丘险峻。

    他们不知走了多久,终于停下。

    十岁半道:“呀,路断了。”

    老兵道:“就在这过夜吧。”

    众人分散休息,老兵和做梦的男孩一起坐在城墙上,看夕阳渐渐沉下。

    “老兵。”

    “啊?”

    “你说太阳像什么?”

    “像什么?”

    “像烧饼!”

    老兵无声的笑了一下,他轻声道:“明天一定得弄到吃的。”】

    李承乾看着这一幕,低声道:“这少年,比我更为出众。”

    这些人能凝聚在一起,走到现在,全靠老兵。

    他沉稳、冷静、勇敢、细心,又极有责任感。

    是个非常优秀和出色的人。

    若是生在秦汉,就算不是世家子弟,也一定会有人愿意投资他去读书、娶妻,或者举孝廉拔擢他。

    若是生在唐宋,情况就有点糟糕了。

    老兵不知道通不通文墨,也不知道会不会应酬权贵,若是不行,那可能会被埋没。而且,就算从军得到了提拔,唐朝和宋朝的知名武将,多半下场都不是太好。

    若是生在明清……

    即便是金子,也很难在哪里都发光,可无论如何,此刻在天幕上,大家都能直观的感受到——

    若是要选,比起李承乾,他们都更愿意追随老兵。

    “这便是上天选择的圣君么……上古尧舜,贤德仁义,大概也莫过于此了。”

    苏氏下意识便要劝:“郎君不必如此妄自菲薄……”

    李承乾冷冷一笑:“我有自知之明。在那种情况下,我做不到他做的事情。我今年已经虚岁二十六,而老兵只有十六岁。当真是后生可畏……”

    刘据也在想:“我为储君多年,若我处在老兵的位置,我能做的如他这般吗?”

    不会。

    因为身为储君,他们绝不会带上伤员,也绝不会有“不抛下伤员”的意识。

    甚至在看见那群孩子的时候,他们也不会如老兵那样,一直带着,不离不弃。

    他们不会为保护同伴奋战到死,他们理所当然的觉得,这些士卒就该不计牺牲的保护他们去往安全地带。

    沿着长城向西?

    什么沿着长城向西!

    军令哪有贵人的性命重要!

    万民都被如此教化,可天幕却说,不是的,他们不应该被理所当然的放弃。

    瘸腿什长、老兵和孩子们的所作所为,虽然都和他们之前接受的规矩很不一样,可人的本能会按照内心投票——

    比起会毫不犹豫抛下他们,觉得牺牲万民保全自己是理所当然的规矩……

    人们就是不可抑制的向往那个,老弱病残也不会被放弃、能得到照顾、被人关心和爱护的规矩。

    刘据忽然又有些大逆不道的想,若是他那伟大的父亲——汉武帝刘彻呢?

    他能比老兵表现的更圣明吗?

    不带满朝文臣武将,只靠他一人的话?

    但拿开国之君比较或许更合适——高祖如何?

    高祖……或许能逃出生天,但也许会做些不适合在天幕上传告万民的事情……

    李承乾也在想,若是他父亲去呢?

    李世民本就是行伍出身,率军打仗简直应该如鱼得水。

    他能比过天幕上这少年吗?

    但此刻天幕上的是李承乾。

    作为储君,他与刘据从出生起,无论文才武略,都有天下最优秀的老师教授,都有数之不尽的资源任他们采用练习,他们就算是世间最为优秀杰出者,也毫不令人意外。

    可两者一起摆放在万民面前时,一个精心养育长大的未来天子,竟然比不过一个出身乡野,幼年从军的十几岁少年,让人心甘情愿的口赞“圣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