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三良教孩子们读书识字,还是可以的,但是再往深的知识,他知道的也有限。
再者,他们这大山里的泥腿子,不管是见识,还是身边交集的人,肯定是比不上那些勋贵之家。
别人家那是有人脉,有资源,在同一水平上,就凭着他们的人脉,能了解到主考官对文章的喜好,那已经胜过了许多人。
不过这童生试,还考不了那么深,测试的是这些考生对知识的熟读程度,只要孩子有认真的在读书背书,那童生试,他们大概率还是能考过的。
只认识几个常用字的沈老太和沈老头,对于孩子考学的事情,没有什么想法,他们就让沈三良来琢磨安排就成,其他的事情,他们也帮不上忙,只能让家里头的几个小孩,别吵着哥哥们学习就是。
老沈家,除了沈三良家的几个孩子,还有一点学习天赋之外,其他的孩子,基本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能把字给认全了,沈老头和沈老太感觉他们已经要给老天爷烧高香了,所以这童生试,他们压根没有考虑沈建业和沈建中以外的孩子,会举手争取着说自己也要去。
不去便不去吧。
他们活在这世界上,又不是只有考试当官这么一条路。
虽说,当官的路能走的顺一点,但只要他们家里头,能有一个出息的,那他们老沈家的其他人,不也一样能得到庇护吗?
该说的事情,也说的差不多,沈老头便准备要从椅子上起来,准备到村子里头溜达溜达,消消食。
方才那爆炒兔子肉太好吃,他贪嘴跟着孩子一块抢着吃了不少,现在这肚子又饱又胀,只觉得自己继续坐下去,待会就该放屁了!
然,这时沈洛提起了,这四年来她一直在努力争取的事情:“爷爷,奶奶,咱们买宅子吧。咱们在县城有宅子,不管是给大哥二哥说亲,还是让五哥六哥将来到城里去读书,都是一个准备不是?”
沈三良的能力,确实是有限的。
要是沈建业和沈建中考过了童生试,那接下来的考学路,沈三良的能力不足以带领他们继续走下去,那是必须要再找老师,或者是把他们送到学堂或者私塾里面去,继续读书的。
当年沈三良就被这来来回回的路途给耽误了,沈洛可不希望自己这两个爱学习的哥哥,也因为奔波而影响了学习,从而影响了成绩。
原本沈老太是一直拦着这件事情的。
一来,他们家现在还住在村子里,压根不需要花这个银子买什么房子。
二来,他们在村子里住习惯了,又希望儿孙能陪在身边,自然就更不想在县城置办宅子。不然到时候一个两个都到外头去发展,他们二老留在村里,多孤独啊。
三来,也是舍不得钱啊。
他们家现在是能赚钱了,但赚钱容易守财难啊。
沈老太可可不想他们家成为了富不过三代的故事代表,只想着把财给好好守着,最起码让他们未来的好几代人,生活能过的无忧一些。
不说大富大贵,不愁吃不饱就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