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的神秘在于其可理解性
宇宙,深邃而神秘,吸引着智慧生命前仆后继的探索其奥秘,由此产生了灿若繁星的文明史诗。
对智慧而言,最大的威胁不外乎消亡于母星。对于地球而言,消亡的物种数不胜数,我们不希望未来的我们消亡于此,但宇宙的种种规则,就像是一道道的门槛。
显然,即使宇宙中处处都是生命,处处都有智慧生命,最大的可能仍然是消亡于各自的母星。
但,总有那么一线生机,那逃脱消亡的生机又是什么呢?
……………………………………
都看到了这里,说明是一个不想被困住的灵魂,想要在任何地方如鱼得水的人,想要看透一切的人,世界的本质在前方等着你,若你有耐心,让我们一起把世界这个洋葱一层层的拨开,看看里面到底都是些什么。
(内容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没有找到作为序章与前言的地方,只能写在这里了,但写在这里又强制要求1000字,我只能这么水够1000字了……
本书一共3卷:
卷1讲述了人类从兴盛到消亡的命运。人们也发现了世界万物的本质,本可以步入完美社会形态,避免原生形态社会带来的必然消亡,避免人类社会像蚂蚁窝一样消亡,但欲望交织之下,人类的未来逐渐消失了。消亡的过程是残酷且无情的,原生结构的社会机器在宇宙规律的无情作用下,人类的未来被自己玩弄的干干净净。但总会有人站出来,把这破烂世界缝缝又补补,或许你我皆不能,但你我皆不可忘记。
卷2讲述了人类灭亡之后若干年,地球新智慧生命的形成与发展,以及未来的社会形态。从古代说起。
卷3讲述了智慧生命跨过消亡的门槛后,星际时代的社会的具体样子、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大家所谓的大同社会如何简单实现的,如何生活的。
总有人会说人类从历史中学到的唯一教训就是人类无法从历史中学到任何教训,黑格尔的本意并非如此,多少有些差异,原话大意说“历史总在人们认识到它的本来面目之前不断的重复着”。这话其实挺有意思,关系到“理解”的表现。
就像小孩子上学时候有些内容老学不会,大人老师都说小孩子还不理解,为啥小孩子不理解谁都说不上来,却说长大了就好了。
有的还说人教人教不会,事教人一次就够。这话吧,其实也不差什么,但是1+1=2还是教的会的。
所以呢,这些话的意思呢,都是源于一个根源,那就是“理解”的表现到底来自哪里。
其实也简单,我们想一想就明白了,比如我拿着一个谁都没吃过的黑苹果,告诉你们这是甜带着涩味的黑苹果,那么你们能感觉到吗、能认知到吗、能形成自己对这个黑苹果的认知吗?
显然不能,因为你们压根就没尝过,换句话说,你们压根就没通过“自己认知世界的感受器官”去感受过,你们“自己并没有获取过这种感受”,当然,除了看到了这个苹果是黑色的,所以你们的认知中只有“这个苹果是黑的”是切身体会过的,关于黑苹果的别的任何认知你都没有获取到,那么自然不会理解“这个黑苹果吃起来是甜带着涩味的”。
当然,如果只是诉说一个更纯粹的概念,连基本的形体都没有时,就觉得更加难以理解了。我们所能快速理解的,都是可以经过我们的认知整合的事物。所以才会有人教人教不会、人类无法学到任何教训之类的段子出现。之所以这么啰嗦,只是为了使大家更直观的看到最重要的——为什么?根源。以此来更方便的提高自己的理解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