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虚拟编织 > 第33章 新盟友的加入

第33章 新盟友的加入

    极域科技的阴谋正被一层层揭开,如同洋葱般,每剥开一层,公众的愤怒和怀疑就更深一层。子墨和夜鹰的揭露行动不仅激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更逐渐赢得了科技界、法律界和社会活动家的广泛支持。随着舆论的不断升级,极域科技的反击行动也愈发猛烈,他们在幕后动用了法律和公关手段,试图让揭露者噤声。

    子墨深知,这场斗争远未结束,而是刚刚开始。他和夜鹰明白,要彻底摧毁极域科技,必须争取更多强有力的盟友支持,扩大揭露行动的影响力。他们需要技术、法律、媒体等多方位的力量合作,才能撼动这个科技巨头。

    在揭露行动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科技界人士开始意识到虚拟现实技术所带来的伦理问题。子墨通过张洁的牵线,联系上了知名的科技伦理学者——许国安教授。许教授长期以来一直研究科技与人类伦理之间的关系,对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持有深刻的反思。

    当许教授得知“夜之花”项目的内幕后,他立即发表了一篇深刻的评论文章,呼吁社会对虚拟现实技术进行全面的审视和反思。他的文章在学术界和媒体圈内迅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为子墨的揭露行动提供了理论依据,吸引了更多科技界人士的关注。

    子墨通过许教授的介绍,结识了多位在人工智能、脑科学和虚拟现实领域有影响力的研究者。这些人不仅在学术上站出来支持揭露行动,还主动提供技术帮助,协助子墨团队分析“梦境编织者”项目的数据,并公开批评极域科技的滥用行为。

    随着这些学者和专家的加入,虚拟现实技术的危险性开始引发更深层次的讨论。媒体上,关于虚拟现实伦理的争论变得异常激烈。一些科技评论员甚至开始质疑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是否已经超出了人类道德和法律的控制范围。更有激进的声音呼吁暂停虚拟现实设备的销售和使用,直到政府能确保技术的安全性。

    子墨注意到,许多曾经支持虚拟现实技术发展的企业和投资者也开始转向保守态度,尤其是那些曾与极域科技有合作关系的公司,纷纷发布声明,表示他们将重新审查自己与虚拟现实技术的合作项目。这些变化让极域科技陷入了更加孤立的境地,公司不仅要应对公众的愤怒,还要面对来自科技界的道德谴责和商业伙伴的撤离。

    除了科技界的支持,子墨和夜鹰的揭露行动也吸引了许多法律专家和维权组织的注意。这些组织长期以来一直关注科技企业对公众隐私权的侵犯,他们意识到“梦境编织者”项目的曝光可能是一次重大突破,能够推动全球范围内对虚拟现实技术的法律审查。

    在许国安教授的推荐下,子墨认识了一位知名的人权律师张文斌。张律师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维护公民隐私权和思想自由,他曾在多起大型企业侵犯隐私权的案件中赢得过重要的胜利。子墨向他详细介绍了“梦境编织者”项目的技术原理和极域科技的控制计划,张律师对此感到震惊。

    “这不是普通的隐私侵犯,”张文斌说道,“这是一场对人类思想和自由意志的系统性侵蚀。如果我们允许这样的技术发展下去,整个社会将变得不再自由。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了基本的隐私权,还构成了对人类尊严的严重侵犯。”

    张律师决定为子墨提供全力支持,帮助他们在法律层面对极域科技发起诉讼。他联系了多家国际人权组织和法律援助机构,试图将“梦境编织者”项目曝光为一次国际性丑闻,从而推动全球对虚拟现实技术的法律审查。

    子墨知道,法律战线的支持对于揭露行动来说至关重要。如果能通过法律手段让极域科技付出代价,公司的根基将被动摇。张律师还计划发起一场国际法律诉讼,控告极域科技违反国际人权法,特别是在一些国家对政府官员和商界领袖进行思想操控的行为。

    在张律师的推动下,多国的法律援助机构开始介入极域科技丑闻的调查。欧洲多个国家的司法部门宣布,他们将就虚拟现实技术的使用展开法律审查,特别是针对虚拟现实设备对用户思想的潜在影响。一些国家的检察机关甚至已经启动了针对极域科技的初步调查。

    与此同时,美国的隐私保护组织也发起了一场名为“保护思想自由”的全球性运动,呼吁公众关注虚拟现实技术对思想自由的威胁。他们通过社交媒体、独立媒体和公众演讲等多种形式,将极域科技的丑闻推向了更广泛的社会讨论。

    这场全球性的法律运动,给极域科技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公司高层不得不紧急召开内部会议,商讨如何应对来自法律和公众舆论的双重打击。然而,子墨和他的团队并没有停止他们的揭露行动,他们继续收集和整理更多的证据,确保极域科技无法逃脱法律的制裁。

    随着法律战线的升级,极域科技的内部矛盾也愈加激化。夜鹰通过秘密渠道得知,公司内部的许多员工已经意识到“梦境编织者”项目的真实目的,开始对高层的决策产生了严重的不满。特别是那些并不完全知情的技术人员,他们本以为自己参与的只是虚拟现实技术的创新项目,但现在才发现,他们实际上是在帮助公司实施思想控制计划。

    “我们可以利用这些内部矛盾,”夜鹰低声说道,“只要我们能让这些技术人员站出来作证,极域科技就会陷入更深的危机。”子墨也意识到,这可能是击垮极域科技的关键。他和夜鹰决定通过秘密渠道,与这些内部的技术人员接触,争取让他们站出来提供更多证据。

    陈律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通过一些昔日的同事,成功联系到了几位曾参与“梦境编织者”项目的关键技术人员。这些人中有些已经对公司的道德底线失望透顶,愿意匿名提供更多的内部资料。

    “极域科技的高层已经感受到了危机,他们开始加强对员工的监控和审查,试图防止更多人站出来揭发公司的秘密。”陈律对子墨说道,“但他们越是这么做,内部的信任危机就越严重。”

    夜鹰和子墨计划通过暗网,公开发布这些技术人员提供的证据,进一步扩大公众对极域科技的怀疑和愤怒。

    除了技术人员的支持,子墨和夜鹰还在努力寻找更多的外部盟友。他们意识到,这场揭露行动需要更广泛的社会参与,才能彻底打垮极域科技。他们通过张洁的关系,联系上了多个维权组织和科技伦理讨论小组,希望通过这些平台向更多公众传递他们的揭露内容。

    在一场由科技伦理讨论小组举办的公开演讲中,子墨和夜鹰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详细介绍了“梦境编织者”项目的来龙去脉。他们向观众展示了公司如何通过虚拟现实技术,逐步对用户的大脑进行控制,改变他们的决策行为。

    “这不仅仅是科技公司的问题,”子墨在演讲中说道,“这是我们所有人都必须面对的挑战。科技可以改变世界,但它也可以摧毁我们的自由。我们不能允许任何企业、政府或组织通过这些技术来操控我们的思想。”

    现场观众的反应非常热烈,许多人表示他们从未意识到虚拟现实技术背后潜藏的危险。这次公开演讲引发了更多人对科技伦理的关注,许多学者和社会活动家开始呼吁政府加快对虚拟现实技术的监管,防止更多类似的思想控制项目出现。

    随着揭露行动的深入,极域科技的丑闻不仅在国内引发了巨大反响,国际社会也开始关注这一事件。多个国际人权组织呼吁对虚拟现实技术的使用进行全球范围内的审查,特别是针对“梦境编织者”这样涉嫌侵犯人类思想自由的项目,应该采取更为严格的国际法律措施。

    联合国人权委员会甚至发表了一份声明,表示他们将对虚拟现实技术的伦理问题展开讨论,并可能提出相关的国际监管框架。声明中特别提到,“任何通过技术手段侵犯个人思想自由的行为,都是对人类基本权利的严重威胁,国际社会必须对此保持高度警惕。”

    极域科技显然没有预料到,他们的丑闻会引发如此广泛的国际关注。公司高层一方面继续加强内部的监控和审查,另一方面加紧与政府、媒体和公关公司的合作,试图挽回局面。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证据被揭露,极域科技的形象已经彻底崩塌。

    子墨和他的团队知道,他们的战斗还远未结束,但每一步都在为人类的自由和未来而战。他们将继续揭露极域科技的阴谋,直到这个科技巨头彻底倒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