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继续前进,按照我们之前的计划,两人之间间隔100米的距离,沿着规划好的路线走。”杜武说道。
机甲的控制屏上,有一个小地图,可以随时定位目前的位置。
在潜水区不用担心迷路,也不会走散。
按照机甲在水中推进速度,100米的距离支援起来也相当迅速。
很快几个小时的时间过去了,杜武说,“时间差不多了,这次行动就到这里,大家开始上浮。”
龙国海军的运兵船和驱逐舰一直跟随在变异者小队都附近,小队成员驾驶着的机甲上浮后,很快就爬上了运兵船。
众人对海底的第一次探索很和平地结束了,这次搜索并没有发生什么意外。
这次探索三个小队移动的总距离长约100公里,探索的宽度大约是2公里,龙国的海岸线长达两千公里,想要完成探索,只靠这一支小队,要很长的时间。
即使花二十天的时间,也只能把完成第一圈探索。
所以,接下来,龙国政府如果还想继续探索,便于之后开发海洋资源。
就得制造更多的机甲。
但龙国海军派出这支变异者小队如果只是用来按部就班沿着探索浅海海底情况的话就大材小用了。
龙国海军的计划是,让这支变异者小队在几次在浅海适应环境后。
就开始对大平洋深水区域的海域进行调查。
先初步了解海洋生物发生变异后的情况。
等更多的机甲被制造后,再地毯式搜索龙国附近海域的矿石等资源。
……
接下来的几天,变异机甲小队成员又对龙国海岸线周围的几处浅水区进行了探索。
并没有出现什么意外,过程中小队成员偶尔发现一些没有见过的变异海洋生物。
也会拍照记录。
但并没有发现什么危险的海洋生物,甚至体型比较大的海洋生物也发现的不多。
没有想象中遇到体型巨大的变异海洋生物的情况。
可能是探索的海域的问题?
……
2046年,12月20号。
“所以你怎么看?”回到公寓后雨雪霏问王羽。
王羽今天下午刚开完龙国高层的第二次会议回来。
这次会议商讨了面对鹰国舰队的下一步作战策略。
同时总结了一个月以来龙国海军派出的舰队和变异者小队对龙国近海的探索情况。
从这次会议中,王羽了解到了自己设计的机甲的使用情况。
得到一些使用反馈后他也能够再对机甲进行一些细节上的改进。
另外就是了解到了受到辐射影响的龙国附近海域的情况。
王羽回到公寓后就把今天下午开会得到的信息告诉了雨雪霏。
刚刚正说到龙国近海的情况。
“我觉得,龙国近海变异生物应该比较少,其他海域会稍微多一些。”
“毕竟龙国受到的核弹打击相对来说较少。”
“周围海域的辐射物质也较少。”王羽认真地分析道。
“但是,有一点值得我们注意,那就是调查报告中显示。”顿了一下后,王羽又说。
“这次调查并没有发现什么变异的大型的海洋生物,甚至大型海洋生物的数量还比之前更少了。”
“按照我之前的推测,按照富集效应,体型越大的海洋生物,体内积累的放射性物质就越多,发生变异的可能性越大。”
“可是这次调查却没有发现多少变异的大型海洋生物。”
富集效应是指在生态系统中,某些物质在生物体内的浓度会随着食物链的传递而逐渐增加。
在海洋生态系统中,放射性物质等有害物质会通过浮游生物、小鱼等被吸收进入生物体内。
由于这些生物处于食物链的较低层次,它们会被更高级的捕食者所吞食。
而随着食物链的上升,放射性物质等有害物质会在捕食者体内不断积累。
因此,体型越大的海洋生物,其在食物链中的位置往往越高,它们吞食的含有放射性物质的猎物也越多,体内积累的放射性物质就越多,发生变异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会不会是因为这些大型生物体内的放射性物质过多,直接死亡了。”雨雪霏思索道。
“有这种可能,目前我们对海洋的了解太少了,还需要更多的信息才能得出结论。”王羽点了点头说道。
“今天的会议还提到,等我这几天改进了机甲的设计图之后,龙国海军会大量武装机甲,并对水下世界进行地毯式搜索。”
“大量武装,那不是要消耗不少资源。”雨雪霏说。
“确实,但对于海洋的探索,消耗这些资源是值得的。”王羽回答。
“目前蓝星上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陆地都不适宜人类生存,起码需要几十年的时间才能重新踏足。而蓝星占比七成的海洋受到的辐射较少,资源保存较为完整。我们要合理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