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艘巡洋舰、七艘炮击驱逐舰,四艘防空特化驱逐舰,以及五艘补给舰组成的混编舰队出现在了兽人舰队的前方。兽人的小头目瞪大了它那小眼睛,显得十分滑稽。
本以为攻破了对方的防御,就可以前往星球上肆意妄为。却万万没想到,在最后时刻,突然冒出来庞大的舰队就如同拦路虎一般,挡在它们和哈尼克星球的中间。对方并没有因为兽人们的短暂吃惊而手下留情。第一轮齐射很快到来,如雨般炮弹倾泻而来,瞬间就造成了巨大的伤亡。
这支舰队明显跟逃跑那群帝国海军不一样,对方的经验很足,而且很狡猾。这是兽人头目的感受。每当它们试图突进到敌人脸上时,敌人就会散开把它们包包子一般将它们围在中间一顿猛打。如果试图追击其中一艘战舰,对方就会开足马力甩开追击,而其他的敌舰就会趁机靠过来,一顿猛烈袭击。
拜这套战术所赐,仅仅三轮交火,兽人舰队就剩一艘孤零零的驱逐舰了。而先遣队付出的仅仅是一艘防空驱逐舰的两座副炮损坏。
兽人头目咒骂着帝国舰队,大概意思就是卑鄙无耻的两脚羊之类的话。而回应它的是愤怒号主炮的终结一击。
不论兽人军舰甲叠的多厚,在月级巡洋舰那新装备的高斯电磁主炮下,依旧脆的跟纸糊的一样。
甚至连爆炸都没有,仅凭电磁炮弹那可怕的动能,一轮齐射就直接拦腰切断了刺刃驱逐舰的身板。
将护盾能量大部分集中在舰艏处,愤怒号庞大的身形在迷茫的兽人头目眼睛里越来越大。愤怒号就直接那么无视敌舰的残骸,直接碾了过去。将敌人撞成了碎片。
过了一会,第二艘巡洋舰依照让上尉的请求下抵达。这艘月级巡洋舰明显与愤怒号不同。身上都没有多少炮管,有的武器也只是一些多孔的鱼雷导弹两用发射平台。之前那枚一瞬间就炸毁星港的智能星爆导弹,就是从这艘地平线号上发射的。
这是也是一艘特化型战舰,只不过特化的不是战斗能力,而是建造和维修能力。船体内装配着一整套工业生产母机,只要资源和时间够,她甚至能在技术军士的指挥下重建一座星港。而这也是第二远征军中重要的建设平台。
目前哈尼克上空已经没有了可以使用的星港作为中转站。一方面收集残骸用于建设一个临时的星港,一方面作为临时的支援平台,悬浮在哈尼克的平流层上。
是的,得益于静滞护盾和反重力引擎的装备,地平线号是远征军唯一一艘可以自由进入星球大气层的战舰。
地面上的人们茫然的看着从空中那庞大的战舰上飞出来的微型运输船。就那么推着地上的砂石平稳的落在了地上。
身穿外骨骼的帝国士兵一下船就被眼前的一幕震惊的说不出话。用金属盖板和各种乱七八杂的杂物堆积成的简陋窝棚,到处是脏水横流,各种食腐的昆虫和病怏怏的人们构成了这一切。
有一些几年前来过哈尼克的老将士简直无法将当时那个充满生机和到处都是诱人农作物的星球和眼前的一幕相比。
这简直是人间炼狱。
让看着地面部队传回来的照片,陷入了沉默。但至少此时良心好受了。维大人的判断再一次精准。
还好负责拯救哈尼克幸存者的是来自斯维特拉娜曾经麾下的军士,他们习惯了给予平民百姓优待,要是其他地方来的帝国军士,怕是看不下去,直接一发“人道主义毁灭弹”送他们上天。
地面的重建工作很快展开。先是设立了一些救助点,发放免费的食物和遮寒的合成物衣服。紧接着,军士们调来了工程机械,一边建设集成式居民楼,一边对那些窝棚和周边环境进行了清表工作。
刚开始幸存者们还只是迷茫,随后看到这些熟悉的军人们开始让他们填饱肚子,穿暖衣服,一些尚且怀有希望的年轻人开始选择加入他们的重建队伍。
让上尉随着护卫一起来到了地表。照片里和亲眼看到的还是不一样。那种衰败,无助,混乱还是深深刺激着他的神经。
甚至当着他的面,一群看起来骨瘦如柴的人们正在抢夺一个可怜母亲怀里的婴儿,他们大概是准备抢去吃掉。
护卫们很快镇压了这群残暴人,但随后让选择让护卫们放了他们。
这种行径确实可以称之为罪恶,但连生存都难以保证,甚至奴工都比他们活的更好的时候,罪恶的边际已经难以界定。
这样的恶行恐怕正在哈尼克各处上演。
无助的母亲死死的抓着让的裤腿不放,用祈求的眼神看着他。护卫们也有些不知所措,二十一军内没人能狠心对一个无助的人下手。
叹了一口气,让蹲下身子,扶起了瘦弱的女人,指了指先遣队的驻地。“那边会有免费的食物和衣物。现在暂时还没建好住处,不过也要不了多久。去那边吧,我们的士兵都是一群好人。”
出于对让上尉的信任,女人终于松开她那瘦可见骨的手。颤颤巍巍抱着熟睡的婴儿一瘸一拐的向驻地走去。
让眼神示意了一名军士,那名军士立刻会意,搀扶着那名可怜的女人缓慢向远处离去。
“哎。”让·巴斯克感到一阵脱力,也不知道何时才能终结这颗星球上的人间惨剧。好在得到了魏凡的同意,允许他们完成重建后离开。毕竟远征军也需要一个能稳定供应各种物资的大后方。这场大危机,还有得打。
随着着陆的军士越来越多,重建工作开始变得迅速了起来。哈尼克幸存者聚集地到处流传着一群“救世主”降临的传说。越来越多的幸存者们来到先遣队的驻地,只为求得一线拯救。
“上尉,剩余的物资恐怕不够支持到下个月了。”一名军士正拿着透明面板向让上尉汇报。
让捏了捏鼻梁,状况不太乐观。虽然建筑的物资可以就地取材,但食物的物资如何供应呢?刚开始的时候有些欠考虑,直接用了粥这样的自然作物来作为救济粮。初看效果很好,但当他意识到就算是做成粥,也有接近三亿人等着吃饭,这件事时,顿时就傻了眼。
虽然很想给魏凡一个满意的答卷,但现实不允许他继续按照自己的想法执行了。
“我去打个通讯,你等我消息。”
“是”军士拿着面板离开了。而让上尉则在原地做着深呼吸。毕竟,事实上他给搞砸了。
“维大人,抱歉打扰您,但现在我确实遇到了棘手的问题。”
“食物不够了对吧。”
让上尉一愣,没想到维大人早就想到了这种可能。硬着头皮点了点头。
“我现在确实没有太好的办法了,大人,还请您指一条明路。”
“没有太好的办法,先用合成食物代替一部分粥的供应,采取配给制,另外,住房问题,不要想着一上来就建造最好的集成式居民楼。已经开始建设的继续完成,尚未动工的先采用简易混凝土结构。住也是,动态配给,优先保证劳动力和产妇居住。还有医院和简易医疗所,我观察到你现在还没开始动工。你的问题就在于想着一蹴而就,就像垂死的病人,你上来都用最好的治疗方案。是,病人很快都能治好,但费用是病人能承担的么。”
让上尉被说的哑口无言,维大人说的问题几乎句句戳心,而且根本无从辩解。
“对不起,让您失望了。”让上尉羞愧的低下了头。
“不存在的,你已经做的很不错了,大方向上没问题,小细节没做好而已。我明确说吧,我的本意是重点培养你,你比老沙思维更加敏捷而且更聪明。重要的是你的态度和思想,经验都是从无到有的过程。所以,挺起你的胸膛,抬起你的头,你以后是为将者,不可轻易低头。”
“是,保证完成任务,绝不辜负您的栽培。”
挂断了通讯后的让突然觉得怪怪的,如果说以自己七十多岁的年龄都是经验不足,那维大人那不到二十岁的年龄,是如何积攒下如此庞大的经验的?
让·巴斯克摇了摇头,想不通就不想了吧,一位强大的上位者,其成长路线本来就各种不科学和不合理。这种不合理反倒成为了天才们的合理之处。
也是哦,要是什么都合理,维大人怎么可能站在那个位置呢?让强行增加了自己的理解。
接下来的哈尼克重建工作发生了变化,先是食物供给出现了不同,粥的供应大量减少,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合成有机食物。居住楼也不再是以集成式住房,而是改为了一种钢筋混凝土的板房。随后两所医院,几十处小型医疗所拔地而起。
不过幸存者们没啥意见,反正能吃饱,穿暖,有住的就行。而且干活的,哺育后代的有更好的待遇,他们倒也觉得很合理。
不劳者,不得食。但现在只是劳者更好的生活而已。
高效的工作带来的是先遣队重建工作的资源释放。大量的技术军士得以被解放出来修复黄金时代遗留的生态农场。
原本对黄金时代技术感到手足无措的时候,魏凡适时的发来了对应的修复图纸。
好家伙,那位大人到底还有啥不会?先遣队的技术军士们都快把他们的维大人当成半神来看待了。
而此时的魏凡却更加高兴。生态农场!宇宙透镜的扫描居然能通过远程通讯来完成。这个东西简直是神器!
同样的,生态农场技术的获取,填补了他以后自己单干时,科技板块极为重要的一部分。而且更让他惊喜的是,哈尼克上保留的可不止用于农作物生长的生态农场,还有畜牧类生态牧场。黄金时代遗留下来的瑰宝还真多。
这种生态农场说是农场,其实是一种高度集成化、高智能化和高度无人自动化的超级农作物工厂。
农场内还保留着海量的优质农作物的基因代码。也就是在没有播种的情况,仅靠输入固定元素的原料,甚至可以自行合成出种子并生长出作物。
这可太牛X了。唯一缺点大概是建造这种超级农场的技术难度大,和能源消耗恐怖这两个缺点了。
所以现在魏凡在思考一个问题。黄金时代的人类是怎么衰败的,又是怎么样情况下才会丢失大量的技术,以至于变成现在这样?
如今魏凡手中有已经有足够能自给自足的筹码,却少了一个上桌的机会。不过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这点魏凡心里还是清楚的。不管怎么样,赶紧拿到X穿梭机才是正事。
先遣队在哈尼克整整呆了四个月,如今哈尼克星上又重新焕发了生机。过去的噩梦就如同遥远的过去,人类正因为其强健的韧性才能在残酷的宇宙中拥有一席之地。
也正多亏了这份韧性,如今哈尼克星球上的幸存者们正式变回了居民的身份。干净的街道,楼房林立,先进完备的医疗设施。当然还有成片成片的待收的早稻。此时的哈尼克星球终于完成了自我的供给与循环。人们奔波于路上不再是单纯为了生存和求活。
也是时候再次启程了。如今奥德拉克斯已经派出了相应接手的军队和代理市长,战时由奥德拉克斯统管。之后联系上首都星后,再看首都政府如何安排。
主力舰队如今已经行进至帕罗卡星区,先遣队准备使用超光速引擎追赶上去。
与新临时市长交接完毕,让上尉登上了地平线号,之后会再转乘回到旗舰愤怒号上。
望着逐渐远去恢复生机的大地,让·巴斯克久久无言。短短四个月,仿佛经历了半辈子那么久。远远看着聚集在一起为他们送行的人群。让感到内心平静而满足。
得到救赎的不只是哈尼克星球上的人们,仿佛得到救赎的,也有先遣队的军士们。
也许许多许多年以后,哈尼克恢复了以往的人口规模,也许随着更多人选择迁徙定居至此,哈尼克的人们会淡忘曾经拯救他们的先遣队员们。不过那一切都不重要的。
重要的是此刻,他们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