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小刀等人还打算负隅顽抗,却被飞身而回的逍遥王当场击杀。拦在山顶前的第二道防线终于彻底崩溃,太子带着江湖豪杰和虎贲营精英直冲山顶。
山顶有一座神庙,供奉着秦家皇室的历代先祖。
神庙前有一个巨大广场,二皇子的登基大典就在广场举行。先是祭天地,然后是祭祖,再然后是受朝,最后颁布诏书昭告天下。
大典已经开始,二皇子已经完成了两个步骤,祭天地和祭祖。
然而,却在此时,山顶下面传来喊杀之声,打断了大典的继续举行。喊杀声越来越近,让聚集于此的文武百官惊慌失措。
所有人都在想,究竟这登基大典还要不要继续?
当太子带着江湖豪杰和虎贲营精英登上山顶之时,百官惊慌,场面混乱。
有人说道:“那是太子殿下!他……他不是已经死了吗?”
“这……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情?难道……难道……”有人偷偷瞥了一眼身着龙袍的二皇子,以及站在二皇子身旁的赵让,小声嘀咕。
“淡定,淡定!”有人暗自思量,“情况不明,先不要贸然站队!”
太子现在底气十足,大声说道:“诸位,父皇被赵让等奸贼害死,尔等不为先皇报仇,却在此参加什么登基大典,这是意欲何为?”
虽然太子监国多年,在朝中素有威望,但是此刻形势不明,百官无人敢应。
太子高举龙字令牌,再次大声说道:“先帝亲赐的龙字令牌在此,见令如见先帝,诸位难道不知?如果继续助纣为虐,就只有遗臭万年的下场!”
关于龙字令牌代表君权消息,在京城百官之中早有流传,甚至少数人还曾见过令牌。所以太子散播的关于龙字和虎字令牌之消息,并非虚妄。
龙字令牌一出,百官议论纷纷,有少数人已经拜服在地。
“大哥,救我!”突然,二皇子大声疾呼,“我……我不想当什么皇帝,都是……都是慕容舅父和赵让所逼!我……我就是一个傀儡,即使登基为皇也是一个傀儡,只能……只能任由他们摆布!”
“皇上慎言!”赵让连忙尖声阻止,一掌按在二皇子的肩膀上面,立即让二皇子不能再发出声音。接着,赵让喊道:“先皇已有明旨,传位于二皇子,难道还会有假?太子已死,这人是贼人假冒,所有人不要相信!”
“顾凌风!”太子喊道,“你我曾共饮百杯,畅谈国事,可还记得?”
“王长安,你我曾共赴大河之南,体察民情。你说要为民请命,可还记得?”
……
太子一连点了十数人,说的都是他在监国期间与他们共同做过的事情。每点一人,那人就拜服在地,片刻后广场上的文武百官就黑压压的跪倒一片。
“拜见太子殿下!”众人齐声高呼。
“你们……你们……”赵让脸色大变,疯狂地喊道,“老夫有先皇遗旨,你们……你们都想抗旨不成?来人啊,将这些大逆不道之徒统统关入监牢。”
赵让话音未落,肖远身形一晃,已经到了赵让身前,一掌拍向他的脑门。
赵让大惊失色,既欲闪避又欲格挡,使尽浑身解数,却终究难以逃脱宗师一击。肖远的手掌击中他的脑门,掌力透骨而入,直贯脑际。
赵让连哼都没有哼一声,倒在地上,挣扎了几下便即死去。
然而,在赵让挣扎的过程中,其面部却出现诡异变化,仿佛有一层皮即将脱落。肖远眉头微皱,袖袍轻挥,那层面皮就被揭开,显露出一个陌生的年轻面孔。
“这……这人是谁?”有人喊道,“他……他不是赵公公!”
太子连忙上前查看。果然不是赵让,而且也不认识此人。
“大哥!”二皇子匍匐在地,瑟瑟发抖,颤声道,“我……我真不想当什么皇帝,这个……这个皇位本应该属于大哥,还请大哥继位登基!”
“赵让去了何处?”肖远问道。
二皇子茫然摇头:“一直都是……都是此人挟持于我,逼迫我登基继位。我……我也不知他原来不是赵公公。”
“赵无极又在何处?”肖远继续追问。
二皇子还是茫然摇头:“谁……谁是赵无极?”
如此看来,二皇子还真是什么也不知道,完全被赵让和慕容玄空当成了傀儡。
太子微微皱眉:“来人,将二皇子扶下去,好生照顾,不得有任何不敬!”
立即有人领命,将二皇子夹持着走了下去。
这时候,下方的文武百官有人站了出来,义正言辞地高声说道:“既然已经证明二皇子……不具备登基继位的资格,太子又有龙字令牌,已是先皇钦定的继承人。择日不如撞日,还请太子就在此刻于此地完成登基大典!”
众人立即齐声喊道:“国不可一日无君!请太子即刻登基继位!”
声音不息,一浪高过一浪。似乎太子不答应,这些文武百官就不会停歇。
“这……”太子迟疑,看向逍遥王,拜服在地,问道,“先祖对此事如何看?”
明明自己想要继承皇位,但是当所有人让他登基的时候,却又扭扭捏捏,故意让他人一请二请再请以后,才会勉为其难的答应。这是为了展现自己的谦虚和真诚,免得继位后被人指指点点!
逍遥王说道:“国不可一日无君!既然百官再三恳请,你便继位登基吧。”
太子貌似无可奈何地叹道:“既然如此,便依了诸位之言吧。”
百官齐声欢呼。
于是走出两人,正是先前太子点名提到的顾凌风和王长安。
这两人很有能力,立即组织和指挥他人,重新换上祭祀天地和皇室先祖之物,然后安排太子顺利完成祭天地和祭祖先的仪式。
接着便是接受百官朝贺。文武百官按照品级和职司不同,分批次上前向新皇表达忠心和祝福。如此来来去去折腾了快两个时辰方才结束。
于是,秦稷换上皇帝才能穿着的龙袍,登上高台,开始最后一道程序,颁布诏书宣告天下。其实,也就是发表一番登基为皇的感言而已。
新皇大声道:“朕,承天命,继大统,今日登基为帝,心潮澎湃,感念天地之厚,祖宗之德。自朕躬临大宝,必当以民为本,勤政爱民,致使四海升平,万民安乐。秉持公正之心,广开才路,不拘一格,使贤能之士各展所长,共襄盛举。朕在此立誓,若违此言,天诛地灭,万劫不复!”
如此这般,登基大典便算结束。文武百官跪伏在地,高呼万岁。
突然,不远处有一座山峰发出一道霞光,冲破云海,直抵天际。霞光为五彩之色,光芒璀璨夺目,将整片天空都映照得斑斓多彩。
“这……这是天降祥瑞啊!”有人大声惊呼。
“新皇登基,天降祥瑞,我大秦之福啊!”
“大秦之福!”众人再次齐声高呼。
然而,肖远和逍遥王却不认为这是什么祥瑞。两人相视一眼,纵身而起,向着发出霞光的山峰飞掠而去。
秦清好奇,连忙喊道:“等等我!”便向着肖远二人的方向追去。
然而,她不是武道宗师,不能凌空虚踏,只能认准方向,施展轻功从地面飞跃。
不一会儿,就看不见肖远和逍遥王的身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