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红梅也在中午医院的食堂就餐时跟大家一起观看了市电视台的《今日新闻》节目,在屏幕上看到了站在卡车上绑着大红花的那个熟悉的少年。
几年前,这个少年坐在她的自行车后座上沉默不语,那一幕仿佛就在昨天,电视里的男孩看起来正直坚毅,脸上带着她为他配的黑边眼镜,她不知道这孩子怎么能把一副眼镜带的那么爱惜,这副眼镜触动了她的痛点,让她无法不联想起自己的儿子,十八年来,她倾尽全力把宋明宇打扮的帅气体面,干净整洁,最后却落了个七零八落,跟“体面”毫不沾边。
有那么一瞬间,她心里闪过一个可耻的想法:“花车上的少年要是自己的儿子多好!”她随即被自己的荒唐念头惊愕了,勺子里的饭没有滋味,难以下咽。她放下了餐具。
在表彰大会上,主持人问李耀辉为什么这么高的分,仅仅报考了省医科大学,不会觉得可惜吗?
这个男孩羞涩的回答:“我的父亲瘫痪在床,我想学医为他治病,我不能去离家更远的地方,家里的双亲需要我的搭照。”
刘红梅眼睛湿润了,她亲历过这个男孩的遭遇,她觉得她比电视机前所有的人都理解他的想法和决定,也为此感到与自己毫不相干的骄傲和感动。
三分钟不到的新闻在她心中激起一片片的余波,下午在开会的时候,她心不在焉,打不起精神。
宋黎民前几天回来跟她说,决定让儿子去留学了。她感到非常惊诧和难以接受,几乎是脱口而出:“老宋,一年三十万,我们上哪去弄这笔钱?”
“我有办法,这个你不用操心了。”宋黎民显得心事重重且神情疲惫。
“老宋?你这样会犯错误!。。。”她惊恐的睁大眼睛。
“什么是犯错误?我只有这么一个儿子,放他不管,不支持他的想法和决定,难道就不是一个父亲的错误?”他淡淡的说。
“老宋!为什么非要选这条路呢?搭上这么大的代价!你能不能客观冷静的对儿子有个认识?他,行吗?我可以陪他复习一年,先放下工作。。。。。。”
宋黎民轻轻的摆摆手,“红梅,别浪费那一年了。送他出去吧,就当见识见识世面也好。这是他自己的选择,是对是错,将来也赖不到我们头上。让他自己去承担吧。”
刘红梅沉默许久,客厅里只有钟表的吧嗒吧嗒声,仿佛在催促一般,惹人心烦。
“要不,我转私立医院吧!有一家体检医院联系我好几次了,开出的工资是现在的好几倍,当一个名誉副院长,开一个专家号。。。。。”她盯着茶几,说出了这个她曾经根本就不想考虑的想法。
在她的内心里,她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工作和事业要和金钱挂上钩,在此之前,医生这个职业对她来说是神圣而伟大的,那是一种救助和奉献,是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是对学术的探讨和钻研,她对待职业的全部热情和成就都来自于病人被救治后那份发自内心的感激,她觉得那是在这个世间她能感受到的最为直接最为真诚的回报。她原本打算,守着这份薪水不多、但得体的工作一直到圆满退休,就是自己最好的结局,但现在,她感到这个愿望不能实现了,为了儿子,做为一个母亲和妻子,在这个家庭中,她认为她义不容辞是最合适的“牺牲者”。
“你不要胡想八想了!”宋黎民皱着眉头一个转身,“咱家还没有到需要你出去挣钱供养儿子读书的地步!”他的嗓音里有一丝愤怒和耻辱的味道,唯独没有感激,“不要再说了,我已经决定好了,这几天我就托人去办理这个事儿,你领着孩子,去看看爷爷,姥姥姥爷,不过这可能不是个好差事,我父亲昨天已经在电话里把我狠狠的骂了一顿。”说完,他拿起公文包,“我还有点事,先出去一趟,晚饭你自己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