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晨曦,叶瞬惊闻烈火哥不幸陨落,心情沉重。归返空荡办公室,独余他与两新丁,肩负重担自是板上钉钉。然而,烈火哥不单肩负刊物的执行主编职责,更操控全局,纷繁事务不胜枚举,连薪资发放亦须其亲自签署。电话中,烈火哥将工作转交,叶瞬含蓄表达力不从心之虑。沉思良久,烈火哥提议叶瞬委以编辑部后事于田恬:“此子虽稚,但勤勉克己。日前忙碌暂歇,印厂之联络事宜,交付于他,以资锻炼,汝辅导之。”
叶瞬心存疑虑,不解烈火哥对田恬的青睐,于他眼中,田恬尚显轻浮,处理印厂事务,恐生不测。他更愿庄墨援手,遂将烈火哥建言置之一旁,分派任务于庄墨。未料,田恬主动介入:“此事交予我!”叶瞬困惑:田恬何来此举?观察懒散的庄墨与过于热心的田恬,心生疑窦,莫非背后有不可告人的勾当。
庄墨不紧不慢起身,手提西装:“吾将去医院探望两位领导,并汇报近期工作。”叶瞬愕然,如此巧妙的规避劳作之由,他竟从未思及!
庄墨就医后,立即向舞蓝汇报,欲借助宋鹏团队开发微信小程序。《新绘》十年沉淀,遗留众多仅见杂志、未涉实体及网络的绝版文章,若能集结,定能吸引怀旧读者,为平台发展预热。宋鹏报价适中,不超过十万元,属可承受范围。
“网站何用?”
“杂志无人问津。”
舞蓝痛处被触及,怒目以对,诘问庄墨是否意图重操旧业。庄墨坦然回应,称其“盘子”太小,难出成绩。他提出先建小程序引流量,再逐步收购小平台,整合构建自有网站。
舞蓝明白,企业发展须与时俱进,忌固守旧法。曾苦于观念老化、无路可循,面对庄墨的远见卓识,默许了其提出的京宇发展战略。
然而,他对庄墨提出的收购计划嗤之以鼻,经费短缺的京宇自身难保,谈何收购?庄墨却淡然建议,无钱即融资,话语间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决心。
舞蓝神色凝重:“我宁愿公司关门,也绝不屈服于资本操控,妥协于内容审查的原则。”
“可你大可寻找单纯的财务投资者,他们只出资,不干预管理,公司掌控权仍在你们手中。”
舞蓝默然片刻:“……这可能吗?”
“我国正大力扶持文化产业,资金涌入迅猛,众人皆欲分羹。凭借《新绘》的版权底蕴,一旦对外发布融资需求,投资者必将纷至沓来。若你信我,我愿亲自为你促成一笔划算交易。”
“你要我出售公司?”舞蓝洞悉其意,眼神锐利如刀。
“单凭你之力,人力财力均显不足,公司发展需多方携手。家族企业传承?在现实面前,股权换取亿元资金,何不放手一搏?”
舞蓝气息急促。虽视金钱如草芥,但面对庄墨提及的亿字,身为财务羞涩的编辑,心中不禁波澜。
“你为何如此帮我?有何图谋?”舞蓝直言不讳地表达警觉。庄墨太过睿智,令人疑窦丛生。
果然,庄墨从容不迫地提出条件:“两月内,我令京宇扭亏为盈,届时你须赋予我优先认股权。我将以优惠价入股,助你完成融资。”
“你这是在利用我?!”
“此为技术投股。”庄墨手势一展,语气坚决,“岂能无端为你效力?”
舞蓝沉思良久,终问:“意图成为京宇股东?”
“正是。”庄墨掷地有声,他力挽狂澜,为京宇注入新资源,若无决策权,如何确保这些资源助力任明卿?他非慈善家,不为他人作嫁衣,最大受益者,必须是他的作者。
舞蓝叹曰:“君竟青睐吾之微末?”疑虑道,“信京宇具潜力乎?”
“吾为舵手,则有;他人操盘,则无。非我需京宇,而是京宇需我。”庄墨语气不容置疑。
“何至于京宇?何不另辟蹊径?”舞蓝直言,不耐其夸耀。
“京宇有独特价值。”庄墨言简意赅,“我将以此为基础,布局全产业链,掌控从内容源头至产业链各环节。”
舞蓝默然,终曰:“商人本质,显露无遗。”
“商人?非也,吾为编辑。”庄墨目光远眺,严肃而言,“整合资源,助力作者,吾高则彼高,共荣共损。故吾必须强大,以确保作者不至孤立无援。”
舞蓝深耕编辑生涯,然于瞬间疑虑自己对职业的认知是否偏差。
同期,田恬于办公室沉浸在加班的喜悦之中。彼时,其对庄墨的清闲已无嫉妒,无愤懑。庄墨虽可缺勤,却领取双薪,16小时劳作自是必然。非全时工作,但下班归家,已然是得利。
田恬心怀感激,愿向庄墨致敬,得益于他,月薪达8554元,几近万元,荣登白领之列。
叶瞬却难解:何故一毕业新生能有此等热忱,甚至在他完成文案,需代烈火哥出访经销商时,体贴地说“你去吧”。无怪烈火哥视其可塑,此等工作狂实属难得。
叶瞬自觉与之非同道中人,思及杂志已近尾声,应无碍,遂留田恬独守办公室校对:“待小松排版完成,你复验无误,签字后交予印厂。”
田恬回应:“尚有半书未校完毕。”
昨夜烈火哥半途而废,小松亦仅完成半书排版,余下任务悉数落和田恬肩上,小松催促,印厂催促,田恬心中唯有苦涩。
叶瞬对其自行校对之举感到惊讶:“何不外包?”
在编辑职责范畴内,校对环节至关重要,唯有经过三校流程,稿件方得付梓。公司原设有专责校对之职,然同仁纷纷离职,烈火哥遂集发行、校对、印务等重任于一身,叶瞬对此已积怨甚深。适逢其需外出访经销商,便委托田恬寻觅助力。
所谓“助力”,实为将校对工作外包专业团队,以完成三校之任务,此乃生计所迫之编辑常为之。田恬却误解其意。
田恬思忖,找人助阵易如反掌,遂召集网络好友,分派稿件,督促其细查错漏:“务必细读六遍!”初任执行主编,田恬志在求得超常成效。
众人之力,稿件迅速回馈。田恬急速转发予小松,并在其后催促:“速速完成!”小松,美编之一,已习惯文编之严苛要求,耐心作业。
作者拖延,文编熬夜;文编拖延,美编加班,小松对此早已司空见惯。顶着一头十天未洗的小马尾,他耐心排版,得益于昨夜准备工作充足,设计完毕,仅需填入校对稿,效率倍增。至晚六时,杂志终告制成。
“再审视一遍……”胡渣满面的小松推了推眼镜,血丝满目,宛若地狱领主。
田恬草率翻阅,签署姓名,将文件传至印厂。文件一经发出,二人仿佛久病初愈,同步释然。
“归家否?”田恬询问。
小松摇头,提起帆布包:“须去医院陪护烈火哥。”
田恬诙谐地评述:“情感何其深厚!”
小松少年颇具成熟风度,须发斑驳,长发飘逸,脑后别致的小辫彰显其独特的艺术家气质,亦或似洗尽铅华的古道豪杰,其重情重义令人出乎意料。
承担起照顾执行主编重任的小松,令田恬决定留下:“代我向烈火兄传达:杂志已制成!”他兴奋地做了个手势。小松严肃地推了推眼镜,郑重承诺必将转达。
田恬坚守岗位至深夜,完成印刷确认单的签署,才带着一身的疲惫回到出租寓所。
翌日晚8时,田恬家中娱乐时,印厂来电告知杂志已印毕,催促其前往验收。田恬心中惊叹:效率非凡,昨日的定稿,今日已产出十万册。
他匆匆抵达印厂,手指触及光滑的铜版纸封面,感受着纸张的温度……此时,他终于体会到烈火兄所言“成品之成就感”。他迅速翻阅至《断舍离》,目光如炬,仔细品读;将杂志贴面深吸油墨的芳香:多维元素的化为铅字,更显神韵。
此乃其首次亲身投入书籍制作之序章,虽其贡献渺小,却仍使他感悟到这周的努力并非徒劳。他眼含泪水,仔细翻阅着伴随其成长的期刊,其感动程度,堪比老父见证儿子诞生的喜悦。
遵循烈火兄之叮咛,他逐一审视成品的每一页,排版无误,心绪终于落下。他将书籍合拢, tranility 沐于心中,伸手欲取一次性纸杯,欲慰藉那漫长的跋涉。不料酒水不慎溅落封面,他惊呼“哎呀”,匆忙擦拭之际,目光不期而至封面之网络用语。
田恬:“!”
哦……似乎上次烈火兄曾言……必须慎重使用网络术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