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这个天王明明很强却总喜欢搞事情 > 第847章 十五团圆照满天!

第847章 十五团圆照满天!

    欧阳景的目光在会场内缓缓扫过,心中涌动着难以言喻的满足。

    他的这一手先声夺人,再徐徐图之的策略,无疑在众人心中激起了层层涟漪,他嘴角不经意间勾勒出一抹自信的笑意,心中暗自思量:此番布局,林夕那淡然自若的姿态,怕是难以维系多久了。

    果不其然,当林夕的目光与欧阳景那充满挑衅意味的眼神交汇时,对方只是轻轻扬起嘴角,勾勒出一抹意味深长的微笑,那笑容中似乎藏着几分对世事洞若观火的淡然,又似乎带着一丝对欧阳景行为的不以为意。

    林夕心中暗自腹诽,这位北大国学院的掌舵人,行事间竟透着一股孩童般的执拗与不羁,让他不禁好奇,究竟是怎样的背景与机缘,能让这样一位略显稚嫩的灵魂,稳坐于学术殿堂的高位之上?莫非,真如坊间传言,其背后有着不可言喻的深厚助力?

    他上面有人?

    这点还真的是让林夕猜对了。

    欧阳景,出身于一个浸淫国学之深的世家,家族血脉中流淌的皆是文化的精粹,这样的背景,无疑为他铺设了一条通往知识殿堂的捷径,也使得他能够有幸成为瞿老麾下最年幼却才华横溢的弟子。

    要知道,在瞿老那严谨而挑剔的眼光下,能成为其弟子,非但要有深厚的家学渊源作为基石,更需个人拥有超凡脱俗的才情与不懈的求知之心。

    当然除了家族的助益之外,欧阳景自身的才情也是丝毫不逊色的。

    不然也不会敢这么挑衅林夕。

    ot既然如此,我便却之不恭了,欧阳院长您德高望重,理应由您先行,以显我辈之礼数。ot

    论茶言茶语,林夕这个祖师爷也不是盖的。

    他这番说辞,既是对欧阳景的尊重,又巧妙地以年岁为引,将主动权以礼相让,实则暗含锋芒,让欧阳景一时之间,竟找不到任何反驳的余地,只能心中暗叹林夕的机智与圆滑。

    欧阳景闻言,嘴角微微抽动,心中虽有不甘,却也不得不佩服林夕的言辞犀利,且又不失风度。

    他只得苦笑一声,暗道这年轻人果然非池中之物,这个软钉子,吃的他哑口无言。

    而且林夕的话语,至少在表面上,编织得密不透风,无懈可击,宛如精心雕琢的玉器,找不出一丝瑕疵。

    欧阳景心中那份不甘与机敏并蓄,驱使他欲图先声夺人,抢占那至关重要的先机。

    在他看来,吟诗作词,正如同弈者对弈围棋,先手落子,不仅占据地利,更无形中多了那微妙而不可言喻的一目半目之优势,足以影响全局。

    方才林夕刚来之时,准备痛打落水狗的一瞬,他险些落入陷阱,颜面几乎在国学界众多中坚力量的目光下荡然无存,那种挫败感如同寒流侵骨,让他至今心有余悸。

    此刻,他仿佛被一股不屈的火焰点燃,誓要把握住这稍纵即逝的机会,以一场华丽的反击,不仅弥补过失,更要让那些质疑的目光转为赞叹,一举挽回那险些失落的颜面。

    欧阳景轻启薄唇,发出一声悠长的“哼”,随后悠然步入人群之中,步伐中带着不容忽视的威严与风度。

    四周的空气似乎都随着他的移动而微妙地凝固,观众们的呼吸不自觉地放轻,目光紧随其后,缓缓移动,宛如被无形的丝线牵引,共同编织出一幅以欧阳景为核心的壮丽画卷。

    在这无声的变换中,欧阳景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仿佛是夜空中最亮的星辰,吸引着周围所有的光芒与注意。

    他的一举一动,都悄然间在人群中激起了层层涟漪,展现出一种难以言喻的领袖气质。

    而对于这一切,林夕却只是淡然一笑,心中并未泛起太大波澜。

    他轻轻转身,目光温柔地投向瞿老与母亲徐静,以一个微不可察的手势,优雅地邀请他们离开这即将成为焦点的舞台。

    这一举动,既是对长辈的尊重,也是对即将上演的“戏码”的一种超脱与淡然,彰显了他与众不同的胸襟与气度。

    晚宴开场的序幕都结束了,他们这些人没必要再站在台上被人当猴看了。

    徐静倒是没什么感觉,瞿老则是对眼前的年轻人更加满意了一点。

    他,进退之间尽显风度,言谈举止间流露出的是深厚的学识与良好的教养,恰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瞿老心中暗道:“进退有度,知书达礼,此子非池中之物,未来可期,甚好,甚好!”

    站在林夕一行人之后的姜永泉,目光穿透了人群的缝隙,心中泛起了层层涟漪。

    这一幕,似曾相识,如同时光倒流至那年的元旦之夜,他满怀信心地向徐静发起挑战,却未曾料到,会有这样一位青年横空出世,不仅巧妙化解了他的攻势,更以惊人的智慧与风度,反手给予他们一记漂亮的反击。

    林夕斗酒诗百篇真的不是吹牛吹出来的!

    现在想起来,姜永泉还感觉心有余悸,脸有点疼……

    那么,今天又会是怎样呢……

    此刻,晨光微露,万物似乎都屏息以待,仿佛连空气都凝固在这份未知的期待之中。

    林夕一行人,踏着轻快的步伐,悄然融入了人群的核心,周遭的喧嚣与紧张交织成一幅生动的画卷。

    就在这万众瞩目的瞬间,欧阳景忽地停下脚步,双掌轻轻一合,眼中闪过一抹灵动的光芒,仿佛灵感之泉瞬间涌动。

    “有了!”他低吟一声,声音虽轻,却如同晨钟暮鼓,瞬间击中了在场每一个人的心弦。

    众人闻言,神色骤变,从先前的屏息凝神到此刻的全神贯注,连呼吸都似乎变得小心翼翼起来。

    就连林夕身旁的瞿老等人,也是一脸肃穆,仿佛即将见证一场非凡的盛事。

    他们的眼神中,既有对欧阳景才情的敬佩,也有对即将揭晓之物的深切期待。

    欧阳景的心中,此刻正翻涌着无尽的诗意,仿佛曹植当年七步之内成诗的才情再现,只不过这次,是在众人更为紧张而热烈的注视之下。

    他的才情,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这片被期待填满的天空。

    然而,在这份紧张与期待之中,林夕却显得格外从容不迫,他依旧保持着那份超然物外的淡然,宛如青松独立于世,不为外界所动。

    他的眼神中,既有对欧阳景才华的认可,也有对自己内心世界的坚守,仿佛这一切的喧嚣与他无关,他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享受着这份难得的宁静与自我。

    他连曹植七步成诗,如今对方不知走了多少的七步,有什么可惊讶的。

    不值一提,不值一提!

    诚然,诗歌的诞生,其本质是一种灵感的迸发,但能否精准扣题,情感与逻辑是否相得益彰,乃至字里行间流露的真挚情感,却是另一重境界的考量。

    正如美玉需琢,佳作亦需细品方能知其深邃。

    至于那些在网络上流传的所谓“口水诗”,虽冠以诗之名,实则多为戏谑与即兴之作,它们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悄然滋生,如同泡沫般轻盈而短暂,却也映射出这个时代特有的文化现象。

    林夕心中暗自思量,他并非轻率地将欧阳景的作品归为此类。

    毕竟,欧阳景乃瞿老高足,身兼北大国学学院院长及国学协会名誉会长之重任,其学识造诣,业界有目共睹,即便是与才情横溢的徐静相较,也不过是伯仲之间。

    在如此深厚的底蕴之下,欧阳景的每一字一句,都应是深思熟虑、情感真挚的结晶,远非那些浮于表面的“口水诗”所能企及。

    只不过此刻,林夕那份超乎寻常的淡然,源自于他心中深藏的华夏五千年文明之精髓,仿佛历史的浩瀚长河在他胸中静静流淌。

    对于常人眼中难如登天的“七步成诗”,于他而言,不过是信手拈来,即便是更为苛刻的“半步成诗”,亦无法难倒这位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才子。

    他拥有的是一份无形的助力,如同古代文人墨客梦寐以求的“妙笔生花”,让他在文学的殿堂里游刃有余,无所畏惧。

    这份自信与底气,让他在面对任何挑战时都能云淡风轻,嘴角挂着一抹淡然的微笑,仿佛在说:“我有我的倚仗,何惧之有?”

    他有挂,他怕谁!!!

    我骄傲!!!

    随即众人便看到欧阳景抬起头,朗朗道:

    “初出如弓未上弦,分明挂在碧云边。时人莫道蛾眉小,十五团圆照满天。”

    PS:喜欢的友友们可以点点催更,免费发发电,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