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佳节之后,晨曦初破晓,城市的喧嚣尚未苏醒,人们却不得不挣脱节日的温柔桎梏,步入日常的轨道。
此刻,网络上弥漫着一股淡淡的倦意,仿佛是月光下未尽的欢愉,在晨光中化作了淡淡的忧郁与慵懒。
然而,就在这片略显萎靡的氛围中,林夕的《水调歌头》犹如一股清泉,骤然间涌入了每个人的心田,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震撼与清醒。
“我尼嘛,我好像看到了一篇传世之作。。。”
“哈哈哈,我要疯了,我国中秋在吃喝玩乐,别人却在创造文化历史?”
“嘎嘎嘎,大家放心,我没疯,,我只是想笑。”
“桀桀桀,林夕,你真的是好样的。”
“妈耶,打开手机,我还以为是点错了呢,我的中秋晚会,我的天王天后,我的爱豆偶像呢?”
“我顶你个肺,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我突然好想哭,怎么办呐?”
“林夕这货,是真的挺搞的,哪里都有他……”
“看懂的人已经在哭了,看不懂的人还在敲键盘,说的就是你,细狗。。。”
“《水调歌头》,我愿称之为咏月第一。”
“我只想知道为什么今年国学协会的中秋晚会没有直播?鬼知道我错过了什么?”
“林夕这货,好像一个概念神一般,总是会出其不意的出现,每次还都会这么震撼人心。”
“好诗,好诗啊!”
“……”
网络世界在那一刻仿佛被无形的力量按下了暂停键,万籁俱寂之后,猛然间,狂风骤雨般的热议如潮水般涌来,席卷了整个虚拟空间。
那些曾不惜重金,只为在热搜榜上争得一席之地的偶像团队,此刻才恍然大悟,原来,将他们从光芒万丈的舞台边缘悄然挤落的,并非同行间的激烈竞争,而是林夕,更准确地说,是一首跨越时空、直击人心的诗词。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他们不禁哑然失笑,又略带几分无奈与不解。
妈的,这让他们向谁说理去。
什么时候,传统文化居然要比娱乐轶事还要深受全国人民的欢迎了。
他们想不明白。
他们试图在这纷扰中寻找答案,却发现自己仿佛置身于一片迷雾之中,四周是喧嚣的风声,却找不到一丝指引方向的光亮。
传统文化的复兴,如同春风化雨,悄无声息间改变了大众的口味,让那些曾以为牢不可破的娱乐规则,瞬间变得摇摇欲坠。
当这群人邂逅了那首诗词,仿佛是骤雨初歇,风云突变,先前的喧嚣与挑战之声,瞬间如落叶归根,沉寂无声。
知识,这把无形的利剑,再次证明了它的无上威力,让一切质疑与挑衅都显得苍白无力。
那诗词之中,蕴含着难以言喻的深邃与高远,他们虽感其不凡,却也只能在敬畏中默默叹服,心中暗自嘀咕:“此等佳作,非我等凡夫俗子所能企及。”这份不明觉厉的震撼,让他们不得不暂时收敛锋芒,静待时机。
恐怕不是这首横空出世的诗词抢了他们爱豆的风头,而是林夕这个娱乐圈的搅屎棍好像回来了。
林夕,这个名字,如同娱乐圈中一股久违的清流,又似一枚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
他的归来,不仅以这样一种令人措手不及的方式重燃了公众的热情,更似乎在无形中撼动了某些既定的格局。
各大卫视的后台,亦是愁云满布,复杂情绪交织。
昨夜收视率的尘埃虽已落定,名列前茅者虽看似风光无限,实则心中五味杂陈。
大家累死累活,抢嘉宾,争资源,不就是为了第二天的收视率出来,从而能够受到大家关注嘛。。。
可现在,全网讨论的话题,你看看,三句话两句不离林夕,剩下的一句还是“我想学国学”之类的。
众人都感觉累觉不爱了。。
本以为今年的中秋晚会没有林夕参加的直播,会是他们表演的时间。
可是……
他却以另外一种方式出现了……
依旧是那么秋风扫落叶般的利索。
真的,累了,毁灭吧。
可是还没等他们这些人出来在网上卖惨的时候,国学圈内先暴动了。
不少国学爱好者,看到网上这首诗词之后,直接就把林夕视为神人。
自古就是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但是在这首《水调歌头》面前,还真的没人有底气能够说出一句自己写的诗可以与之匹敌的话来。
如今国学复兴的趋势渐起,大家自然愿意看到他们国学出现越来越多的作品。
更别说这个作品的创造者还是林夕。
以前,他们只是对于对方的名头如雷贯耳,如今有不少自己的兄弟朋友亲眼所见,那更是佩服的五体投地了。
以往,一直很松散的国学爱好者,这次倒是罕见的统一意见,一致对外。
不要问为什么,问就是无敌是多么的寂寞。
林夕在国学界的地位再次上升,已然成为了当代最风云的人物。
国学圈上来插一脚还没完不说,文学圈那边也有了动静。
本来中秋晚会后,网上应该是一水的娱乐新闻,此刻,完全变成了文学上的交流,和思想上的碰撞。
起初是文学圈内的一位知名大V罗老在吃早餐的时候无意看到了林夕的这首诗词。
随后瞬间瞠目结舌,心中涌动着难以言喻的震撼与惊异。
那不仅仅是视觉上的冲击,更是心灵深处的一记重锤,让周遭的一切都仿佛静止了,只留下我与那份突如其来的惊愕,在空气中缓缓回荡。
在充分了解到这首诗词之后,他视若珍宝。
对于他们这些文学圈的人来说,平时是很少有交际,更是很少会在自己的社交媒体上公然发表和一些言论的。
可这次这个大V不仅站出来发声了,而且还格外的离谱。
“这是我看到过的近代最好的诗词,堪称千古一词!!!”
此微博一出,本就无比喧嚣的网上,就像是开水开锅了一般,呜呜呜的沸腾起来。
“罗老都被炸出来了?”
“千古一词?我是不知道的,但我知道它很牛逼。”
“哇哇哇,罗老都这么说,那肯定是很厉害了。”
“林夕现在也是出息了,都能跟罗老扯上关系了。”
“已拜读,自惭形秽。”
这个时候,站出来在网上发言的自然都是文学圈的人。
这些人之中不是名家的学生,就是野生的文学研究者。
罗老的微博发言中的“千古一词”彻底让林夕的《水调歌头》封神,林夕也自然的登上神阶。
这就像是一个堤坝出现了一个小口子,只要是漏出了一滴水,随后想要堵那是不可能堵的住的。
随着罗老的发言,文学圈的不少文学家全都下场加入了这场“千古一词”的研究与讨论。
大多数人对于这首诗词是喜爱至极,爱屋及乌之下,对于林夕这个写出这首千古一词的作者也是佩服不已。
当大家略有了解之后,就更加震撼了。
一个混娱乐圈的艺人,居然有如此高的文学素养,当真是罕见。
能写出如此的千古诗词,恐怖如斯。
而且对方的年龄还不到三十岁,这更让一向自视甚高的文学圈,不少人甚是汗颜。
要是到这里,大家就以为结束了,那就大错特错啦。
在网上讨论的热火朝天的第二天,国家教育部发声了。
他们正式把林夕的《水调歌头》纳入中小学生的教材之中,成为九年义务教育必背的古诗词之一。
这已经不是国家教育部第一次为了林夕的诗词发声了。
第一次的时候,是国学协会元旦晚会,林夕斗酒诗百篇的那次。
那次也是把林夕借着酒劲写出来的诗词,全都并入了教材。
第二次便是前两个月高考的时候,出现的古诗词赏析问题,林夕被教育部点名了。
说是点名,其实就是变相的袒护。
面对全国几百万学子的讨伐,教育部悍然站出来给林夕这个始作俑者背书了。
这是何等的偏爱啊。
这次教育部又出手了。
一出手便是雷厉风行。
网友们还没反应过来,全国的中学生便开始叫苦连天起来了。
自从他们知道了林夕这个名字之后,对方就像是一个幽灵一般,阴魂不散,时不时的会出现在大家学习的路上,成为大家奋发向上的拦路虎,为大家的学习添砖加瓦。
最关键的是,人家添砖加瓦也就一片一片的来,可林夕每次都是一堆一堆的上。
全国中学生,恨的直接牙痒痒了。
而在今年已经高考完的学生,则是一副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样子。
他们自己淋过雨,自然也要撕破别人的伞。
林夕,好样的!!!
要说最痛恨林夕的还是各大娱乐公司和他们参加今年中秋晚会的艺人。
对于这次中秋晚会的流量,他们是早就有所觊觎,并且都做了详细的计划。
可是中秋一过,没想到他们没有败在自己的竞争对手上,却被林夕压得喘不过气了。
全网,到处都是林夕和他的千古一词。
根本就没有一丝有关他们的报道。
最可气的是,就算他们在背后花钱买流量,买热搜,也就只能在网上挂那么几分钟,一眨眼的时间,便被挤得无影无踪。
苦,实在是太苦了!
痛,真的是太痛了!
千辛万苦打出来的江山,最后却为别人作了嫁衣,这让谁能忍受的了?
可是他们敢站出来反抗吗?
结果显然是不敢的。
圈层之间也是有鄙视链的。
这就好比古代的士农工商。
甭管商人多么有钱,生活的多么滋润,但是在当官的面前,都还是要低人一等的。
同样的道理,娱乐圈在文学圈,教育圈,以及国学圈面前,还真的排不上什么名号。
在现今,三大圈层都有知名人物力挺林夕的情况下,娱乐圈里面要是有人出来想要搞一下林夕,估计最后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这一波,他们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林夕连吃带拿,赚的盆满钵满。
林夕: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是他们主动找的我……
PS:喜欢的友友们可以点点催更,免费发发电,谢谢大家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