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情时刻并未持续太久,不出毛宁所料,毛志勇很快又将话题扯到了父亲心心念念的婚姻大事上。
“儿子啊,前几天我和你周叔聊了下,你周婶说可以帮忙介绍个姑娘,那姑娘在这里做公务员的,然后你周婶和那姑娘已经打好招呼了,对方说愿意见一面,你看到时你们见一面?反正你说要提前回来,到时可以……”
毛宁蹙眉,打断道:“爸,你怎么也玩起了先斩后奏了?还乱点鸳鸯谱。”
听着儿子的语气,毛志勇有些略带怒意的说道:“你已经27岁了,眼瞅着都年底了,年一过马上就28了,你是一点不着急啊,别整天只想着你的事业,你的抱负,也该想想自己的个人问题。”
“我不是不愿意结婚生子,我就是想着我现在在SH连个房子都没有,你介绍个这么远的,还是公务员,难道让我回家去啊?”毛宁解释道。
毛志勇不管不顾的说道:“回来这边发展也不是不行啊,你学历也高,在老家这边怎么就比在SH差了?那里房价这么贵,你说你非留在那里是图什么?”
毛宁捏着眉心,试图让父亲理解自己的想法,说道:“是这样啊,爸,我给你解释下为什么我非要留在这里。第一,我好不容易通过努力来到了一线城市,眼瞅着马上就能落户SH了,现在让我回家是不是功亏一篑?第二,我为什么这么执着想留在SH,你知道两地教育资源差距有多大不?生个孩子不考虑给他提供最好的条件,在现在这个社会环境下是非常不负责的,那这样我宁愿不生。”
毛志勇怒气上涌,语气激动的大声喊道:“什么叫教育资源有差距?那你还不是从这里考出去的?怎么,自己出去了就看不起自己家乡了?”
毛宁情绪其实一直都是非常稳定的人,然而认为父亲思维上的落后,不由得语气也不好起来,回怼道:“你知道个啥,你知道我来SH上大学时,和我同宿舍的几个SH本地考生比我低50分的都有,这之间的差距你想过吗?我不是看不起家乡,事实就因为户籍所在地不同,高考时我就得付出比他们更多的努力。我现在有能力留在这里了,我也想给我未来的孩子更优的基础条件,让他赢在起跑线上。”
并未切身体会过现代高考的毛志勇本身信息闭塞,困在信息茧房内,自然并不知道其中的曲曲弯弯,固执的认为是儿子在给自己找借口。
执拗的说道:“怎么说你都是有道理的,我不想和你争辩这些问题,我只是想告诉你,到了什么年纪就该做对应年纪的事,你现在到了做父亲的年纪了,你自己就该上上心。”
“我不是不准备结婚生子,我现在就想着先落户,然后如果遇到看对眼的我自然会去争取,你能不能别逼着我?我有我自己的想法和打算。”
沟通上的代沟,毛宁的口气虽未难听。但是在毛志勇听来觉得儿子在挑战自己作为父亲的威严。
毛志勇气得不轻,说起了气话,说道:“随你随你,反正你爸我也这个年纪了,指不定哪天人就没了。”
对于父亲的脾气,毛宁自然是知道的,但是和父亲的信息不对称,导致双方对于这个事情的看法显然非常冲突。父亲虽然不是封建大家长,但有些思维依然还是传统的那一套,且执拗。
毛宁时常在与父亲的沟通时感觉到挺无奈,对于父亲含辛茹苦的将自己养大,给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自己此生难还。但是对于新老一代的婚姻观的冲突,又不愿意妥协,又无法说服父亲接受自己的想法。
但看着父亲一脸怒容,作为儿子还是愿意退让一步的。只能缓下语气,说道:“这样吧,你介绍也在SH工作的我不反对,也愿意去接触,可以不?”
毛志勇抬手轻揉着太阳穴,瞥着屏幕里的儿子说道:“怎么,还挑上了?我去哪里给你介绍也在SH工作的?”
毛宁明白现在只能顺毛捋,语气讨好的说道:“你厂里这么多老同事,打听打听呗,或者你去问问周婶,她不就好给人牵红线嘛。”
“这话你可别当着你周婶面前说,不然她可不会饶了你。”毛志勇瞥了一眼儿子,没声好气的说道。
见父亲语气缓和了下来,毛宁说道:“嘿嘿,知道,知道,不就我们父子之间我才这样说说嘛。”
“行吧,明天我去打听打听,但是事先给你说好啊,别到时找到了你又敷衍我。”
“保证不会。”毛宁举起右手三根手指,做出发誓状。
这时完全冷静下来的毛宁见到父亲还在揉着太阳穴,关心的说道:“怎么了,头疼啊?是不是血压高了?你之前体检时有没有三高?”
“你还好意思说,这不是被你给气的,顶嘴是一套一套的。没事,体检都正常。”
见父亲漫不经心的回答,毛宁并不放心,更加坚定了这次放假回家无论如何都要拖着父亲去做个详细的检查。如果现在和父亲说让他自己去,依照父亲的脾气性格,自然是不会去的。又担心是父亲不愿让自己担心,隐瞒了些什么。
“那这次你们说的那姑娘就不见了吧,你回头和周婶说一声,就说我想留在SH,姑娘是本地公务员,肯定也不会愿意辞职来SH的。”
毛志勇也就妥协一步的说道:“可以,我回头和你周婶说一声。再让她帮你问问有没有认识的哪家姑娘也在SH工作的。”
毛宁立马谄媚的语气说道:“可以,保证不会敷衍,你们介绍了,我一定认真接触,好好沟通。”
毛志勇听到儿子的话,笑骂着说道:“你这臭小子。”
气氛终是缓和了下来。
结束了与父亲的通话,毛宁来到浴室。
站在花洒下,毛宁思考着。
家庭,总是有着各种理念冲突,然后有一方妥协,以此反复。
在中国家庭,总有着传统思想和新思潮之间相互对抗。父母一代时常会觉得新一代人有些思想倒反天罡,很多观点都在冲击着传统观念,比起外头那些同性的、丁克的,毛宁认为自己已经非常循规蹈矩了。
单说年轻一代在现今社会生存感受到的压力,又是父母一代无法理解的。这又尤其体现在50-60这一代人和他们的孩子身上。
国有厂矿工作的父母参加工作时,依然是计划经济时代的尾巴,还未完全的市场经济,在象牙塔中人生的轨迹都是规划好的。
然而他们的孩子这一代人,初到社会就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压力,岗位竞争压力。极度内卷的环境让他们非常的没有安全感,然而这份感受,在他们父母看来,就是矫情。
而年轻人在内卷的大环境下只能随波逐流,其中一部分的年轻一代,没有时间,没有精力,没有经济能力去让自己分心去思考除了工作以外的事情。
断尾求生,是动物的天性。生存与繁育,大部分动物总是会选择前者。
人也不能免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