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我在民国捡漏,开局百万倍利润 > 第266章 汇聚华国烧瓷独步全球核心技术的书籍

第266章 汇聚华国烧瓷独步全球核心技术的书籍

    翌日,中午。

    出门的时候,曹子建脑海中响起了系统的声音。

    “还有六个小时就要回现实世界了,参加完这书画鉴赏会,要先找好好一趟,将那幅上半卷范宽的《雪景图》给先拿过来。”曹子建暗道。

    他口中的装裱老师傅,可不在民国世界。

    来到万盏茶楼,经店小二的带路,曹子建来到了二楼写着‘伯府第’的包间的门口。

    听着包间内传出的各种交谈声,曹子建抬手,朝着红漆木门敲了三下。

    “进。”

    随着屋内声音落下,曹子建推开木门。

    入眼处,是一张古雅的红木圆桌。

    圆桌边上已经坐着数十位上了年纪的长衫老者。

    在每个老者的身前,都放着画筒或画卷。

    “也不知道都是出自哪些名家的作品。”曹子建心中暗暗期待着。

    与此同时,陈庆文看着来人,这就从座位上站起,笑着迎了过来。

    “子建,就等你了。”

    “陈老。”曹子建朝着对方走了几步,并没有让对方迎到门口。

    陈庆文看着曹子建手中捧着的是一个小木盒,而非画筒,表情微微有些变化。

    不过很快,便是恢复了一脸平和的笑容,领着曹子建来到桌前。

    “给诸位介绍一下,这位,就是我跟大家伙提过的曹子建。”陈庆文朝众人介绍道:“别看年纪轻轻,但对书画的鉴赏能力一点也不比咱们这般老家伙差。”

    听到陈庆文如此高的评价,众人这才正式打量起曹子建。

    “子建,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陈庆文也是将在座的众人一一介绍给了曹子建认识。

    每介绍一个,曹子建都朝那人礼貌性的点点头,算是打过招呼了。

    这些人看在陈庆文的面子上,一个个也是点头示意。

    随着介绍完毕,陈庆文便是拉着曹子建在自己左手边坐下。

    “既然人都到齐了,那我作为这场鉴赏会的发起人,就先抛砖引玉了。”陈庆文说着,便是拿过自己面前的画卷,准备将其打开。

    而就在这时,一道敲门声的响起,让陈庆文的动作一顿。

    “老陈,不是人都到齐了吗?怎么还有敲门的?”有人不解的看向陈庆文。

    “我也不知道。”陈庆文回答这人问题的同时,朝着屋外喊道:“进来。”

    紧接着,包间门被人推开。

    看着门口之人,陈庆文看向一名长衫老者,开口道:“老钱,这不是你府上的管家嘛?”

    “管家,你来这作甚?”钱华看着那穿着管家服饰的中年男子,不解道。

    “老爷。”管家先是朝着钱华躬身喊了一句,而后继续道:“老爷,有人来府上找您,说手里有一册图录想问您收不收。”

    “我知道老爷对于这种东西十分在意,因此不敢怠慢,就将他带到这了。”

    此话一出,在场众人,包括曹子建,都是露出好奇之色。

    图录也称为图谱,是一种文字,图片并茂的特殊类书画作品。

    对于这种东西,钱华还是很在意的,当即朝管家道:“你带他过来这里。”

    “是,老爷。”

    随着管家退出包厢,钱华朝着众人开口道:“诸位,等下如果你们也看上了这本图录,不准跟我抢哦。”

    众人顿时齐声应道。

    “老钱,这点规矩我们还是懂得。”

    “就是,你就放一万个心好了,只有等你确定表示不要了之后,我们才会跟对方询价。”

    “对。”

    钱华闻言,微微颔首。

    很快,管家带着一名看起来四十左右,身形有些消瘦,着一袭粗麻服饰的中年男子进入了包间。

    在男子的手中,正拿着一个黑色包布。

    对于包厢内有这么多人,男子也没惊讶,而是朝着钱华微微点了点头,算是打过招呼了。

    钱华见状,主动开口道:“听说你手里有本图录要出手?”

    “您就是钱老?”中年男子问道。

    “正是鄙人。”钱华应道“贵姓?”

    “梁海。”男子答道的同时,将手中的黑色包布递给了钱华:“钱老,您先过目。”

    钱花接过后,将其打开。

    只一眼,钱华的眉头顿时拧成了麻花状。

    众人见状,纷纷凑了过来。

    同样的,看着其内的图录品相,众人的眉头都是不约而同的皱了起来。

    原因无他。

    这图录,品相太差太差了。

    单单是封面,众人就看到了各种霉斑和虫蛀。

    顿时,一道道惋惜声响起。

    “这品相,一言难尽。”

    “本来或许能值五百大洋的,但这品相,五十都难!!!”

    “是阿,就因为保存不得当,使得价值大打折扣。”

    相比起众人的惋惜,曹子建却是目光灼灼的盯着这本图录。

    因为其上的四个字,带给曹子建的冲击实在太大了。

    《陶冶图说》。

    可以说,这是一本记载了当时华国烧瓷独步全球的核心技术。

    也是华国第一本完整记录清代景德镇御窑厂制瓷全过程且图文并茂的图录。

    乃清代最负盛名的督窑官唐英奉旨编撰而成。

    唐英,华国陶瓷艺术史上第一牛人。

    翻开华国上千年的陶瓷史,因器出名,因朝代而独具一格的实在太多太多。

    但凭借一己之力成就一世斑斓的,自古以来也就唐英一个。

    像转心瓶、交泰瓶这种巧夺天工的新奇瓷器,都是经他手创烧的。

    凡瓷器中涉及唐英的,都是官窑,且无一例外都是精品。

    此时,钱华已经在一页页翻看着《陶冶图说》。

    等到看完,钱华华将《陶冶图说》递给了边上的陈庆文,道:“老陈,你也看看吧。”

    “我就不看了。”陈庆文摆手拒绝道。

    倒不是这图录不对,实在是品相太差了。

    让陈庆文没了鉴赏的欲望。

    钱华也没强求,将目光看向众人,道:“有谁想要鉴赏一下的嘛?”

    众人同陈庆文一样,都是摆了摆手。

    “哎。”钱华因为这图录的保存不得当,长叹了一口气。

    “钱老,这图录您还要吗?”粱海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