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抗战:无限爆装,你管这是区小队 > 第22 章 鱼上钩了

第22 章 鱼上钩了

    晋西北,大夏湾,八路军指挥部。

    “好消息。”

    “好消息。”

    “老总你快看。”

    “鬼子一个精锐大队,一千多鬼子。”

    “在晋中永宁县附近被消灭了。”

    “什么,还有这等好事。”

    “是谁干的。”

    八路军副指挥得到这个结果后,十分的意外,急忙看向地图。

    “不对啊。”

    “那里已经没有咱们主力部队。”

    “报告副指。”

    “我们内线传来消息。”

    “说是我们一个区小队干的?”

    “什么,一个区小队干掉一个鬼子一个精锐大队?”

    “这样的玩笑还是别开为好。”

    副指不信,在场的所有人听后也都不相信。

    别说是一个区小队,就算是八路军的一个主力团,想要独立全歼一个大队的鬼子,那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主要还是队伍装备太差。

    重武器几乎没有。

    步枪大多数还是汉阳造和老套筒。

    可就算是这样,步枪还做不到人手一支,子弹平均每人不到三发。

    手榴弹都是边区造,质量不稳定。

    有时候扔出去要么不响,要么只分为两半,威力太小。

    用这样的装备,没有哪支部队敢去同鬼子一个大队的兵力,硬碰硬的干。

    “是啊。”

    “一个区小队消灭鬼子一个大队。”

    副参谋长听后也是直摇头。

    “这确实是有点言过其实了。”

    “咱们还是实事求是的好。

    跟着补充说道“那会不会是晋绥军的358团。”

    “只有他们离那里最近。”

    “以他们的装备,或许还可以同鬼子大队一战。”

    “不可能。”

    副指连忙说道“前些日子,他们就是同这个坂田联队,在路野打上一仗。”

    “结果五千人的加强团,不到一个小时,就被完全击溃。”

    “就他们,魂早就被吓没了。”

    “见到鬼子躲都来不及,哪还有勇气同鬼子一战。”

    所有人都陷入了沉思。

    鬼子这样一支精锐,难道就凭空消失了?

    如果在永宁县,真有一支敢于同鬼子亮剑的部队,又会是哪一支部队?

    “好了。”

    “大家也都别想了。”

    “不管怎么说,消灭斋藤大队的人是个英雄。”

    “有机会我还真想见见他。”

    “不过,不能只顾着高兴。”

    副指再次看向地图,跟着提醒道“鬼子吃了这么大的亏,报复是少不了的了。”

    “通知晋中的部队,鬼子更大的扫荡要来,注意提前准备。”

    “是。”

    而此刻的赵军那也是意气风发。

    尽管现在手下人还很少。

    可经过这么一仗,战士们那也算得上经历过实战考验的老兵了。

    加上手中那让人眼馋的装备,未来绝对会让鬼子没有好日子过。

    “队长。”

    “咱这要去哪?”

    “这里可是越来越偏了。”

    赵军没有回话,而是让区小队把武器都藏起来,换上原先那些破旧的老套筒,长矛,大刀。

    却又把需要的粮食全都显现在外。

    “队长。”

    “再往前面走,就到了黑云山了。”

    “那里可是土匪窝,就算是主力部队去了都拿不下。”

    “要为了安全,我觉得咱们还是把武器都给换回来。”

    “这总让人心里不踏实。”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这用惯了98K毛瑟步枪,再拿回老套筒。

    王喜奎现在是就觉浑身不舒服,浑身不自在,总觉得缺了什么。

    “都安静。”

    “注意观察。”

    赵军自然知道他们的小心思。

    不过他这样做,自有他的原因,只是轻声提醒道“装备都藏好了。”

    “这些装备又不会长腿,还自己会跑。”

    “是你们的终究是你们的。”

    小王庄虽然好,但是小了。

    终究是藏不住区小队这条潜在的巨龙。

    为了让区小队有更好的发展。

    赵军带着队伍朝着黑云山走去。

    那里可是山高林密,沟壑纵横,又处在永宁县和平安县城的中间。

    向北面五十公里,还有鬼子交通命脉正太线通过,向南是平原,有着鬼子控制重要据点。

    可以说是一座进可攻,退可守,打鬼子的好地方。

    在走之前,赵军已经给王叔们留下了大量的鬼子武器,武装起来的民兵已经有一千人。

    如果占据了黑云山,将那里改造成军事堡垒。

    这样就与赵家庄,段家沟互成三角,从而彻底解决了鬼子袭扰的问题。

    队伍越来越靠近黑云山。

    只见山峰耸立,陡如刀锋,就算是鸟落上去都打滑。

    山峰底部,水流湍急,蜿蜒盘旋。

    赵军不由得念起了那句诗。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索岩峦。”

    这不念还好,这一念整个队伍都停了下来。

    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赵军。

    这个大字不认识几个的赵队长,如今是怎么了。

    居然还会念起诗来了。

    赵军感受到了战士们的目光,赶紧停了下来。

    “都看什么啊。”

    “这不是触景生情。”

    “胡乱的念几句嘛。”

    一旁的王传宝听赵军这么一说,连忙比出拇指说道“队长。”

    “你这打仗的本领长了不少。”

    “想不到,文化也是我们当中最牛的。”

    “读得好,读得妙,但是我听不懂。”

    “滚!”

    赵军有些不耐烦的说道“你小子想找揍是不。”

    “听不懂,也说我读得好。”

    “你诚心看我笑话是吧。”

    赵军抬起拳头,佯装要打下下去,说道“信不信老子揍死你。”

    王传宝像猴子一般,灵活的向后一跳,然后指着树林说道“队长。”

    “里面有人。”

    “哈哈哈。”

    “传宝,你T娘的还真是队长口中那什么猿猱。”

    “又灵活,又懂得转移话题。”

    “什么转移话题,那里面真的有人。”

    王传宝那猿猴般的样子,惹得众人哄堂大笑。

    赵军却警觉起来,他知道,鱼上钩了。

    “好了。”

    赵军转过身身来,对着身边的战士说道“原地休息半个小时。”

    “再继续前进。”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