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看见这么多的爱因博士,实在是超乎我的想象!
我记得,很多年前发生过一件令人震惊的事件,就是存放着爱因博士遗体的博物馆遭到了盗窃。
那个小偷突破了重重防线,成功打开了放置爱因博士的水晶棺材,但她既没有偷钱,也没有盗取任何数据资料。
相反,这个神秘的窃贼只偷走了爱因博士的几片大脑切片以及一些身体组织。
这起事件在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但由于没有造成太大的财产损失,人们普遍认为这只是一个喜欢炫耀盗窃技巧的女贼干的,于是此事很快就被平息下来。
然而,现在看来,那个在博物馆里留下无数高跟鞋印记和一个唇印的窃贼肯定是受雇于尤希帝国的。
应该也正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尤希帝国成功窃取到了爱因博士的 DNA 信息。
他们竟然将这位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克隆复制以后替他们研发科技。
这是对爱因博士本人的亵渎,也是对所有现代人以及尤希人的侮辱。
曾经当克隆技术在联合军内部也方兴未艾的时候,掌握基因编辑和克隆技术的一家尖端科技公司也干过类似的事情。
他们觉得从茫茫人海里挑选人才,再培养人才的成本太高了,不确定性太大。
既然是这样,那为什么不将曾经取得成就,有确定性成果的科学家克隆出来,让克隆人取代当时的科研人员的岗位呢。
因为克隆人属于公司财产,他们不是独立的个人,没有政治权利,法律权力。如此公司就既不用付给克隆人工资,还能让克隆人进行高效的科学实验。这样岂不美哉。
试想,大规模生产的天才,比去茫茫人海中寻找那些隐藏在人群中的天才来的实惠了不知道多少倍呀。
这办法深深的踩在了工商业文明的审美点上。
于是,那个帝国般的商业公司,立刻开始了量产天才的计划。
他们找到了当时世界上最聪明的一些人,以科学实验的谎言,骗到了他们的遗传基因序列。
随后,九万多名有着天才资质的克隆人,在这家公司的生化工厂里诞生了。
这是一个野心勃勃的计划,这家公司准备将这九万多名克隆人都打造成世界上最顶尖的科学家,其研究的领域涵盖了所有人类已有的学科。
当时他们公司的负责人这样说道,只要再给他们二十年,世界就是他们的了,他们将重新定义世界,他们将用科技征服全球。
当时有不少人反对这家公司的做法,可这家公司就是雷打不动的矗立在世界顶端。
他们开展了一系列辩论行动,以各种理论和肮脏的手段驳倒了反对派。
当反对派提出克隆人的伦理道德问题时,他们就去人类浩瀚的人文历史中考古,历时千年万年的人类文明,这里面什么奇葩的思想都诞生过,只要细细考古,最后总能挖掘出一些有利于他们的理论。
伦理不是问题,克隆人就不是人,他们只是人类实现目标的工具,如果将克隆人彻底工具化,试问这里面还存在任何伦理问题吗?
这里面当然还存在伦理问题了,但人们的焦点被转移到了如何将克隆人彻底工具化这个方向上去。
并且,这家公司威逼利诱,要求那些被克隆的人写出同意书。
如此,克隆人在伦理道德问题上勉强过关。
在接下来就是克隆人的安全性问题上,克隆人如果起义反抗怎么办?
这家公司的话事人依然用彻底工具化来应对安全性的问题,因为克隆人就不是人,他们是纯粹的工具,对待那些不趁手,不好用的工具,当然是销毁掉咯。
这家公司承诺会在克隆人小的时候在他们脑后装上炸弹,一旦出现任何反抗或者攻击人类的行为就立即将他们铲除。
并且,克隆人是不需要自由的,还是那句话不要把克隆人当人,他们是彻底的工具,被克隆出来的天才,是不可能离开这家公司的。
所以,按照那个话事人的原话来说,忘掉克隆人的人字,别把他们当人,这样的话这些家伙给人类带来的只会有好处。
就这样,这家公司带领当时的人们走向了一条不归路。
不可否认,量产的天才依然是天才,按照那个公司的思路,与其培养现代人的子女,不如培养这些天才的克隆人,这样成功概率更高,更有确定性。
在他们的培育下,这批克隆的天才逐渐成长起来,与预期中的一样,天才就是天才,他们学什么都很快,甚至不用等他们长大到二十岁,在他们十七八岁的年代里,其中的一些人就开始从事尖端的科学研究了。
于是故事就变成了这样,许多科学技术在那时像下饺子一样出现在世人眼前,克隆人确实可以进行科研,虽然他们只能干一些修修补补的科研,但就那几年的效果来说,他们做的还不错。
但这并不是故事的结尾,正相反这是悲剧的开始。
由于那家公司过度的迷恋克隆人的作用,他们在量产天才计划取得一定成功后,开始了另一项搞崩整个社会的最佳螺丝钉计划。
什么是所谓的最佳螺丝钉计划,就是他们要克隆一种能将勤劳,任劳任怨,服从性高,不要工资,好养活,手脚麻利,喜欢自我牺牲,只为他人考虑不为自己着想,等等这些特质融为一体的人。
可是这种能干活还不要钱,一点回报都不要的人到哪里找去啊。
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个大名人了,他就是传奇科学家约翰沈,他为了自己心爱的女孩甘愿抛弃一切,追了瑶瑶女神二十年一点回报都没有,但他还是没有放弃,依然在追逐,他依然热泪盈眶,是问这样的人怎能不被纳入最佳螺丝钉的考察范围啊。
是的,最佳螺丝钉计划,后来也被称之为舔狗计划。
但因为约翰沈的智力有限,这家公司最终没有选用约翰沈的DNA来克隆最佳螺丝钉,他们找了另一条据说是在舔狗界无出其右,约翰沈见到都会自惭形秽的超级大舔狗来充当最佳螺丝钉的克隆主体。
如此,哪家公司在克隆这一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
可惜这样的成就是昙花一现,哪家公司的老板,白天还笑嘻嘻的,等到晚上,他哭的就像没来过这个世界一样。
哪发生什么事情了捏,原来是他的公司崩溃了。
在理论上无懈可击的这两个克隆人计划,在现实中跑了一圈过后,出现了一个大问题。
这也是为什么,我小时候上课时老师们总强调的以人为本的问题。
量产天才和螺丝钉计划看似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但其实陷入了一个悖论,就是效率与需求之间的关系。
首先,工商业的终极目的真不是赚钱啊,工商业的终极目的是服务于人的,为人类打造更美好的生活。
虽然有人在里面发现了控制论,但无论如何,当工厂将商品打造出来,这些商品是需要人来购买的。
但如果螺丝钉计划将完美打工克隆人推出来,并以此取代了普罗大众的工作岗位这样确实可以提高效率节约成本。
但如果人们的工作都被取代了,那他们就没钱购买商品,市场就萎缩成空中楼阁,地上悬河了。
这样即使拥有再高的效率,再低的成本又能怎么样呢。
彻底工具化的克隆人又不可能发生购买行为,彻底工具化的天才克隆人也只能在科学的大厦里修修补补,擦擦玻璃,因为尊崇确定性原则的科研导向,他们终其一生都只能在原有理论上加以完善,而不能打破重来,所以科技在那些年代里仿佛天天都在进步,又好像停滞不前了一般,就好像有一个时期的手机,年年更新换代,但好像年年的手机都差不多一样。
如此,没有了人的社会注定是要崩溃的,正所谓白天笑嘻嘻,晚上哭唧唧,哪家公司没几年就消失在了历史的尘埃中。
后来出了好多理论批评他们的做法,我印象最深刻的有一条就是,他们侮辱了所有现代的人,妄图用一种工具的思维,凌驾和取代所有的现代人。
可谁承想,现在尤希帝国又沿着那家公司搞克隆人的老路回来了,而且他们干的更穷凶极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