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嘴毒天幕:专讲黑历史 > 第175章 土木堡之变(下)

第175章 土木堡之变(下)

    【八月十三日,瓦剌军至,吴克忠、吴克勤负责断后,大败,兄弟二人双双战死。】

    【随行文武本想要劝皇帝入怀来城休息,但王振惦记着装着他个人财物的一千多辆辎重车还没有跟上,于是决意夜宿土木堡】

    【八月十四,明军想要启程进入怀来之时,却发现已经被瓦剌军队包围,切断了水源,堡内仅有的几口水井不足以供应数十万大军饮用,明军人马缺水,瓦剌发现久攻不下后干脆味儿不攻】

    【十五日,,也先心生一计,假装撤退,并派使者到明营请和,朱祁镇看到瓦剌军果真后退后,立刻下令全军“移营就水”,混乱旋即产生,明军大乱,瓦剌趁势围攻,二十万大军,全军覆没。】

    【……】

    三国。

    “幼常啊……”

    “依你之见,这瓦剌军此已将这明军围困于土木堡,为何如此着急的非要与明军决战呢?”

    “只需再围困个两三日,便可让缺水的明军,不战自溃。”

    虽然用几万人围困几十万有点儿扯。

    但是因为朱祁镇那一波波愚蠢的操作,已经使得明军走进了死胡同。

    “谡倒是有几分浅见,不过……谡也想知晓,丞相所想的是什么?”

    “这瓦剌人并非不知兵法的蠢蛋,至少对付这朱祁镇绰绰有余了。”

    “而且相较于明军有援军,谡更倾向于另一种原因。”

    闻言,诸葛亮也是笑笑,点了点头,道:“那不如,我们各在手中写下一字,一起看看,各自都是什么想法?”

    闻言马谡也是笑着点点头。

    少顷,两人将字写好,各自翻开手掌。

    上面赫然各自写着两个‘雨’字。

    天幕多次讲到时间。

    正直六七月的雨季,此前朱祁镇行军就遇到大雨。

    谁知道会不会再次天降大雨。

    一旦再下一场大雨,那土木堡之围便自解了。

    毕竟,相较于水源,粮食问题天幕都没有讲过,就算有问题,也绝对比水源问题轻的多。

    “幼常真是亮的知己……”

    见状,诸葛亮满意的点头笑笑。

    “谡也不过是看的认真了些,天幕讲到冒雨前进,这才引用罢了。”

    “天幕上的明军,未必不能想到这一点,只是他们不敢赌。”

    “同样的,瓦剌也不敢赌。”

    “谁都不敢赌近期会有降雨。”

    “所以,明军再次中计,输的一干二净。”

    【乱军丛中,护卫将军樊忠发现了王振,他怒吼着:“我为天下诛此贼!”,将王振锤杀,随后战死。】

    【死在土木堡的,还有张辅,邝埜,王佐等数十位随着朱祁镇出征的大臣。】

    【而朱祁镇,则是被也先俘虏,开始了他的北狩。】

    大明。

    洪武时期。

    “二十多万大军,就这么没了?……”

    朱元璋感到喉咙发干。

    如此多的精锐,还有随行的大臣,全都没了?

    自己也被俘虏,说的真好听,北狩?

    “老四……”

    愤怒的朱元璋,第一时间就想到了朱棣。

    此刻的朱棣一脸哭丧的模样。

    “跟我没关系!没关系啊爹!”

    “我死的时候这小混账说不定都没出生呢!”

    “他那是跟你学的!”

    “没听到天幕怎么说嘛?”

    “他要像他的太爷爷一样,做一个有军功的皇帝!”

    “这下好了!”

    “这就是他的军功!”

    “一战葬送我大明数十万精锐!”

    “大明第一战神呐!”

    “你给咱跪下!”

    狠狠地踹了一脚朱棣的朱元璋,终究是没有在这个时候直接揍他一顿。

    主要是……天幕还没有讲完,他要听完再说。

    与此同时。

    李文忠家。

    “厉、厉害。”

    李景隆朝着天幕上的朱祁镇竖起了大拇指。

    “爹,我服了。”

    “我彻底服了。”

    “这仗换我打就算不赢,绝对输不了啊。”

    “他不愧是第一战神,儿子只配屈居第二。”

    此刻脸上还没有完全消肿的李景隆,显然是被李文忠再次教育过的。

    自从天幕此前将其称为大明第二战神以来,他可是没少挨老爹的揍。

    永乐时期。

    “汉王,你有什么想说的?”

    即便是天幕讲述的朱祁镇如此可恨,朱棣也第一时间将注意力放到了汉王造反的事情上。

    毕竟这件事距离他更近。

    “爹!我不服!凭什么?凭什么我不能做皇帝!”

    “爹你说过的,你承诺过我的!”

    朱高煦冷冷的看了一眼大侄子,即便是跪在地上,也依旧梗着脖子强硬道。

    “朕说过什么?!”

    “你给朕马上滚去就藩,给朕滚!”

    “滚出京师,这地方也是你能待的?!”

    真的是怒极的朱棣一鞭子抽在了朱高煦的脸上,血流不止。

    “……”

    “你杀了儿子吧!”

    “反正今日天幕已经讲了,日后我这个大侄子也不会放过我!”

    “你杀了我吧!”

    没有将注意放到朱棣身上,反倒是注意起朱瞻基的朱高煦,像是看到了侄子的想法一般,干脆继续顶撞起朱棣,一副求死的模样。

    “你……!”

    气急的朱棣,心中也的确对这种可能有所忧虑,只能继续去抽打朱高煦泄愤。

    他在尚且好说,可有一天老头子他一闭眼,谁知道身后事如何呢?

    毕竟……亲爹那么厉害,能料到他造反吗?

    能料到他成了永乐皇帝吗?

    “朱瞻基!”

    “孙臣在。”

    意识到今日朱棣很生气的朱瞻基,连忙恭敬的答应,不敢有半分的嬉笑,一本正经的样子。

    “说,如今你已经知晓你二叔日后造反之事。”

    “如果他日后不如此做,你待如何?”

    “孙臣……”

    犹豫了一下,朱瞻基看向朱高煦,道:

    “孙臣不知晓自己做错了什么,让二叔对孙臣感到寒心了。”

    “但是孙臣日后一定让二叔暖心起来!”

    “……”

    这个回答,不说真假,朱棣是挑不出什么毛病的。

    只是……未来怎么样,即便是现在保证了,也说不好。

    只是……

    他又能如何呢?

    “哼!”

    闻言朱高煦冷笑一声,偏过头。

    “你闭嘴!”

    又是一鞭子甩了下去,朱棣怒道。

    “你退下吧,我跟你二叔单独说两句。”

    “是……”

    闻言,朱瞻基点了点头,不喜不悲的,深深的看了一眼朱高煦,从他身边经过。

    路过时,背对着朱棣的朱瞻基,嘴角还勾勒起一丝冷笑。

    二叔如此不智,这皇位岂不是稳了?

    就连朱祁镇造成的恶劣影响,都影响不了半分。

    正这么想着,朱瞻基便感觉到下身一个踉跄,腿部失去了重心,整个人向前栽倒在地。

    “扫堂腿,小子!”

    朱高煦直接一个扫堂腿将其撂倒在地。

    “哎呦……”

    完全没有料到,摔了个鼻青脸肿的朱瞻基,一时间也愤怒了,起身就要去打这个该死的二叔。

    却被朱棣一人一鞭子打开。

    “你们两个混账东西!”

    “朕还没死呢!”

    “……”

    大宋。

    赵匡胤面露为难的神色,看了半天,总算是看到了这土木堡之变的结局。

    “哎呀……”

    说不上开心,也说不上难过。

    毕竟是明朝的事情,和他关系也不算大。

    “你也北狩了?”

    “这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嘛。”

    “比之我家的徽钦两位祖宗也是不遑多让了。”

    有了对比,还是这个明朝的昏君对比,赵匡胤一下子心情好受了些。

    主要是……

    即便你朱元璋将燕云十六州收了回来,也无法避免出现这样的儿孙啊。

    南宋。

    赵构看着天幕上的结局,摇了摇头。

    “不通兵事,贸然出击,吃到苦果了吧?”

    “这要是让朕来,肯定早就把这瓦剌给哄回家了。”

    “来年,他们还得来朝贡呢。”

    “到时候,朕再多赏赐些金银器物,他们又开开心心的走了。”

    “非要打打杀杀的。”

    “还什么有军功的皇帝,那朱棣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也没把这瓦剌给灭掉不是?”

    看着这天幕上数倍军队被吊打的画面,赵构实在是无语。

    明明花点钱就能解决的事,非要弄得那么复杂,结果现在自己都被俘虏了?你咋办?

    “换个人做皇帝吧。”

    “求和吧。”

    大唐。

    “但凡少犯一个错误,都不至于如此啊。”

    李世民叹了口气,看的实在是揪心。

    总算是结束了。

    “此战是皇帝一意孤行。”

    “甚至连自己都被俘虏,国本已经动摇。”

    “若不是天幕此前还讲述了明末那朱由检时期的场景,只让臣看到这里,恐怕臣都会猜测这明朝即将灭亡。”

    魏征说着,摇了摇头。

    “陛下日后切不可如此,行军打仗的事,还是交给将军们吧。”

    李世民:“……”

    “朕去,必不会如此。”

    “朕会在这瓦剌动手之前,先做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