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今天是朱由校第一次学自行车,更也是他第一次见到自行车,但有刘学扶着后衣架给他保驾护航,只用了不到一个时辰他就能歪歪扭扭的独立骑行了。
“啊,五弟,朕学会了,朕学会,五弟,你快看啊,它走了。”朱由校歪歪扭扭的骑着自行车,因为是刚学会,扶着车把的手还在不停的抖动,导致车把左右晃动,自行车走出了一条蛇行。尽管如此,朱由校还是兴奋的大叫了起来,这是属于成功者的喜悦。
“加油,皇兄,臣弟就知道你能行的。”刘学站在不远处看着朱由校艰难的骑行,嘴里喊着加油。
又过了一会儿,朱由校终于能够自如的控制自行车,自行车也开始走起了直线。然后,随着骑术越来越好,朱由校开始加快了蹬脚的频率,自行车也开始不断的加速。
“慢点,皇兄,慢点。”看到朱由校越骑越快,刘学赶忙大声喊了起来,万一朱由校真摔了怎么办。
“呦呵。”速度起来后,朱由校兴奋的学着刘学的样子大叫了起来,甚至他还尝试着松开一只手,那只松开车把的手举在空中不停的晃动着。朱由校异常的举动立刻吸引了周围的锦衣卫和路过的宫女宦官的视线,他们何曾见过如此表现的皇帝?
“哎呦,我滴个乖乖呀,这可不是我教的啊。”看到朱由校大喊大叫的样子,刘学用手捂着脸,一副这个人我不认识的样子。
不知道是运气好,还是真的骑术精湛,反正等朱由校兴奋过后停下来时,他一次也没摔倒。
“五弟,你看到了吗?朕学会了,朕学会了。”车子停下后,朱由校仍然处在兴奋之中,他就像个孩子似的在刘学跟前显摆着。
“嗯。”刘学点了点头,伸出大拇指说道:“皇兄真牛逼。”
“哈哈哈,是吧?朕也这么觉得。”被刘学夸赞,朱由校哈哈大笑起来。
等朱由校情绪稍微稳定了一些后,刘学问朱由校,“皇兄喜欢这自行车吗?”
“喜欢,当然喜欢。”朱由校不假思索的说道。
“既然皇兄喜欢,那就送给皇兄吧。以后皇兄再去上朝或者干些什么事情就可以骑车去了。”刘学说道。
“真的吗?这不太好吧。”朱由校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
“没什么不好的,我们是亲兄弟,不分你我。”刘学微笑着说道。
“那行,你那个新品展销会的事情就包在朕身上了。”朱由校拍着胸脯说道。
刘学和周玉凤是上午进的皇宫,一开始是介绍各种商品的功能,后面是教朱由校学骑自行车,不知不觉间时间就到了中午。眼看着到了饭点了,朱由校留刘学在宫里吃了一顿饭,周玉凤则是在坤宁宫和皇后张嫣一起吃的。
吃完饭没一会儿,周玉凤就从坤宁宫回来了,然后刘学和周玉凤一起和朱由校告辞,然后回了信王府。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周玉凤、田秀英和袁文芳三人继续教她们挑选出来的宫女,教她们学习新商品的用处和使用方法,为即将到来的新品展销会做准备。另一边刘学也在当老师,他在教王德化挑选出来的宫女和官宦学习阿拉伯数字及加减乘除法,当然还有就是拼音。
时间过的飞快,一转眼就是刘学穿越到明朝的第九天了,又到了他要回现代的时间了。在这几天时间里,马三和赵四已经给王府所有的住人的房间安装上了暖气,虽然天气开始转暖了,但所有人都对王爷表示了衷心的感谢,毕竟冬天过去还会再来的。
安装完暖气后,刘学又给马三和赵四安排了别的活。
在明朝,玻璃还是一种很稀有的东西,被当做贵重物品使用,因此后世的玻璃门窗在这个时代还没有普及。另外,这个时代的玻璃大多都是有色玻璃,完全透明的几乎没有。
没有玻璃,王府的所有门窗上都糊着厚厚的窗纸。窗纸虽然也能阻挡寒风的侵袭,但仅此而已,其保暖作用几乎是没有的,再有就是透光性那就更没有了。如此,夏天还好一些,可以打开窗户方便阳光照射进房间,可是到了冬天,即便是白天,屋子里都是一片昏暗的。
每天生活在一片昏暗的房间里,刘学是不喜的,即便点着灯他也不喜欢,主要是他喜欢冬季的阳光晒在身上的那种暖洋洋的感觉。
于是,在马三和赵四完工后,刘学就把他们找来,让他们想办法把王府的门窗都换成玻璃门窗。刘学要换的不是那种铝合金或者断桥的,他要换的还是木质的,只是把窗纸换成玻璃而已。
看惯了后世千篇一律的门窗,刘学对这个时代的雕花门窗还是挺喜欢的。
当刘学提出这个要求后,马三和赵四脸上挂满了疑惑的表情,他们不知道什么是玻璃。而当刘学把几块玻璃展示给他们看时,两个人简直震惊的不要不要的,马三说,殿下,这是琉璃吧?小人还是第一次看到透明度如此之高的琉璃,这怕是无价之宝吧?您真的打算用这无价之宝做门窗?
一连三个问题把刘学问懵了,琉璃?无价之宝?难道明朝还没制造出玻璃?他把疑惑的目光投向赵四。赵四说,殿下,马三说的正是小人想要说的,这等无价之宝用作门窗,那简直是太暴殄天物了,就您这几块琉璃,千金都不换。
嗯?玻璃真的这么值钱?刘学貌似又发现了一个新的商机。
刘学穿越去明朝的时候是在学校穿的,那时候正上早自习,他借口去厕所,然后找了个没人的地方进行的穿越。
有句话叫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站起来,刘学是在哪里离开就在哪里回来。
从隐蔽处出来,刘学感觉走路都轻快了许多,另外他觉得身体跟以前也有些不一样了,具体哪里不一样了他说不清楚,但就是感觉不一样了。
算了,不去想了,该回教室晨读了。
回到教室,屁股还没坐热,同桌就用胳膊肘杵了他一下。刘学扭过头去,用疑惑的眼神看着同桌。
刘学的同桌叫汪小敏,比他大一岁,个子不高,留着一头干练的短发。至于长相吗,也就那样,说不上多漂亮,但也不难看。性格比较男孩子一点,大大咧咧的,她是班里女生中和男同学玩(不要误会,就是单纯的玩)的最好的一个。她是中途转校过来的,不是本地人,据说她练过武,一般的男生根本不是她的对手。
“你上周干嘛去了,一星期不来,落下的课程怎么办?”汪小敏压低了声音问刘学。
尽管刘学趴在桌子上认真听了,但因为是晨读时间,他还是没有听清汪小敏说的什么。“你大点声,听不清。”
“你找死啊。”汪小敏用胳膊肘猛的撞了刘学的胳膊一下。
“哎呦。”刘学疼的叫了出来,还好他已经习惯了汪小敏的暴力,所以叫的时候声音并不大,仅限于他的前后桌能听到。
“又挨揍了吧?嘿嘿……”前桌姚中民回过头嘿嘿贱笑了几声。然后他就在汪小敏的怒目中转回了身去。别看汪小敏是个女生,但是在他们班,她属于那种没人敢惹的存在。
把幸灾乐祸的姚中民瞪跑之后,汪小敏放大了一点声音不耐烦的说道:“我问你上星期干什么去了?”
“哦,没干什么去,就是有点事去了趟燕京。”刘学回答道。说完,刘学抄起了一本英语书,他成绩一般,而英语更是一般。用他的话说就是英语不及格,证明我爱国。
学习不咋地,歪理倒不少。
“你能有什么事?就是有事也不用一去一个星期吧。老实交代,是不是去玩去了?”汪小敏不依不饶道。
“大姐,现在是晨读时间,我要晨读了。耽误了一个星期,我要把时间找补回来。”刘学坐直身体,拿好英语书,装模作样的念起了课文。
“切。”汪小敏不屑的瞅了刘学一眼,坐正身体说道:“装的跟个人似的,不说拉倒,我还不愿意听呢。”
铃铃铃,下课铃声响起,早自习结束了。
“小志,根子,大瓜,蛋子,过来一下。”刚一下课,刘学就把平时跟自己玩的比较好的几个同学喊了过来。喊完人,他还不忘拍了拍前桌姚中民的肩膀。
“什么事?”姚中民扭过头问道。
“有好吃的。”说着,刘学从书桌里掏出书包,然后把书包提起来往桌子上倒。
哗啦啦,一堆东西从书包里掉到桌子上,由于东西太多,有一些蹦跳着掉到了地上。
“来,这是我去燕京带回来的,见者有份。”说着,刘学抓起一把桌子上的诸如驴打滚一类的燕京小吃就放到了汪小敏的面前,“吃。”
上课又下课,下了课又上课,如此反复几次,随着铃声的再一次响起,放学了。
铃声过后,刘学把书本往书桌里一塞,然后起身朝外面走去。
取了自行车,刘学和小志、根子等几人一起回家。
小志、根子等五人除了大瓜是学校所在的前余村的外,其他四个人都是东疙瘩村的。从东疙瘩村到前余村上学必须要经过刘家村,因此,每天放学,刘学要么和刘伟一起回家,要么就是和小志几人一起回家。
“学子,你什么时候回来的?”骑着自行车刚出前余村,刘伟就从后面追了过来。刘伟跟刘学不是一个班的,而且昨天回来后,刘学还没去找过刘伟,所以刘伟并不知道刘学已经从燕京回来了。
“哦,昨天回来的。”刘学说道。
刘伟紧蹬几下追上刘学,和他一起并行,然后俩人聊了一会儿。
前余村距离刘家村仅三华里多一点,只用了十几分钟就到了。到了刘家村,刘学和小志几人分道扬镳。
“伟子,先跟我回家,我带了点东西给你。”和小志几人分开后,刘学朝正要离开的刘伟说道。
回到家,刘学给了刘伟一大袋子从燕京带回来的各种吃的。
刘伟走后,刘学拨通了李志浩的电话,电话里他让李志浩帮他联系一个玻璃厂,他需要一批玻璃制品。李志浩问他要多少,刘学说先来几百上千件吧,如果以后需要再订就是了。
傍晚放学后,刘学和小志大瓜几人一起练习跑步。中考是有体育成绩的,不多,只有三十分,可这三十分的获得相对容易一些,因为这三十分不用你去费尽脑力去学,去背,只需要每天拿出一点时间去练习一下即可。对于农村孩子来说,一千米不是什么难事,引体向上和立定跳远只要勤加练习一下也是没什么问题的。
从学校跑到刘家村村口的桥头大概是四华里,一来一回就是四公里,也就是四千米,这已经远远超过中考考试要考的一千米了。从今年过完年后,只要没有特殊情况,刘学都会和小志他们一起跑一趟,有的时候刘伟也会参与进来。
跑完步,几个人在学校休息了十几分钟,然后大瓜独自回家,刘学则和小志几个人一起骑车回家。
回到家里,刘崇海已经回来了。设计公司的人已经测量完土地,回燕京开始设计养殖场的图纸。只等图纸一出来,养殖场就会动工。
这几天刘崇海每天都在忙着跟村里和市里的工作组一起进行征地补偿的事情。其实这件事刘崇海完全可以不参与的,只要按照赔偿标准把征地的补偿款打到专用的账户里即可。但是刘崇海还是全程参与了征地补偿,因为他怕村民们拿不到应有的补偿,到时候会怪罪到自己头上。毕竟他是刘家村人,以后还要在刘家村生活呢。
经过刘崇海,村委和市里工作组三方协作,征地正在有序的进行着,被征地的村民及时的拿到了补偿款,一个个脸上露出了笑容。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刘学每天就是上学放学,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在穿越日子到来的前一天,李志浩代买的玻璃制品送来了,刘学从他老叔工作的种子站订购的种子和化肥也到了。
把该带的东西都放进壶中界里,刘学在学校一个隐蔽处启动了穿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