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国有句话叫郎有情来妾有意,形容的是两个人情投意合,彼此都有好感,通俗来讲就是你情我愿的事情。现在,刘学和峨眉派之间就可以用这句话来形容。
峨眉派想要脱离困境就需要开拓一个新的钱财来源,通过红袖的书信就知道,她的师父打意在刘学身上实现这个目的,因此他一次性就派了六个徒弟来信王府。再看刘学这边,刘学是准备利用江湖人组建一支特种部队的,而在此之前,多招揽一些江湖人保护他的安全也是很有必要的。
双方一拍即合,没经过多少商议他们便达成了这项卖艺赚银子的协议。在不久的将来,有差不多半个峨眉派的人都会来到信王府。这些人中除了红袖这一代的内门师兄弟外,外门弟子也来了百余人,就连红袖师父这一代都来了三个人。
商量完事情,刘学看了眼手表,然后他起身说道:“时间不早了,为了表示对诸位到来的欢迎,本王亲自做几个菜给你们尝尝。”
“不敢,我等一介草民,怎敢劳烦殿下给我等做饭呢?万万使不得,万万使不得。”听刘学说要给他们做饭吃,肖荣荣等人都傻眼了,这信王不会因为我们的狮子大开口要毒死我们吧?这个时代的人是根本想不通一个王爷为什么要给平民做饭的,这是有悖于这个时代的人的世界观的。
刘学才不管那一套,今天他谈成了好几件事情,所以心情是非常高兴的,高兴了他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今天本王高兴,你们就跟着沾个光吧。”
说完,刘学头也不回的离开了红袖的房间。
以前刘学家很穷,虽然不至于到饿肚子的程度,但是要想吃好就不太容易了,这也就使得刘学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自己踅摸野食吃。
上树掏鸟蛋,用弹弓打老家(麻雀的北方叫法),下河捉鱼摸虾,逮青蛙,秋天去地里捉蚂蚱,还有就是去田间小路下套抓野兔子。凡是刘学能想到的,他知道的能获得野食的途径,他都有尝试过。
除了逮野物来吃以外,只要一有去饭店吃饭的机会,刘学就会去扒人家饭店的厨房,他就找个能看到厨师炒菜的地方,然后往那一站,一动不动的看着厨师炒菜。一边看,他还一边默默的记下炒菜的过程,比如食材下锅的顺序,放佐料的时间等等。
久而久之,刘学便成为了一名纸上谈兵的大厨。之所以说是纸上谈兵,就是因为他的理论知识足够,但实践经验却是零。
家里穷的时候,没有多余的食材和佐料让刘学去试验做菜,等他开始发家了,他又没时间和心情去试验自己做菜的理论了。
今天是刘学第一次做从饭店里学来的菜品,他准备做的一共就三道菜,一道酸菜鱼,一道水煮肉片,还有一道回锅肉。
“你把这两条鱼给处理一下,鱼肉切成这么厚的片。”厨房里,刘学把两条草鱼扔给厨师甲,让他把鱼处理好再切成鱼片。
“是,殿下。”厨师甲点头答应下来,然后拿起鱼去旁边刮鳞。
“你把这肉切成这么厚的肉片。”指着一大块猪肉,刘学吩咐厨师乙给他切水煮肉片和回锅肉的材料。
接着,刘学又让厨师丙给自己准备配菜。完了,刘学找个凳子坐下来监督三个厨师的备菜工作。时不时的,他还会起身纠正一下三个厨师处理的不合自己意的地方。
三名厨师都是真正的大厨,不是大厨也不敢在王府给王爷做饭啊。很快,三名厨师就按照刘学的吩咐准备好了所有的食材。
“殿下,都准备好了,您看行吗?”
刘学起身走到菜板旁检查三名厨师给自己切的食材,他一边看,还拿着筷子扒拉扒拉盘中的鱼片和肉片之类的。
检查完食材后,刘学点了下头,然后取出一些青辣椒和干辣椒,然后用手比划着说道:“这个切成这么长的小段,这个切成这样的块,这个切成……这个用油炸了。”
吩咐完厨师们怎么切辣椒后,刘学转身就跑出了厨房。厨师们不光要切辣椒,他们还要切葱头(洋葱),众所周知,切葱头和炸辣椒的时候是非常非常辣眼睛的,所以,刘学提前跑了出去。
很快,屋子里就传来了打喷嚏的声音和咳嗽的声音。伴随着这些声音的还有炸辣椒的香味。
“殿下,好香啊。”形影不离的张献忠抽动了几下鼻子说道。
“炸辣椒当然香了,对了,晚上咱们来个烤全羊怎么样?”中午这三道菜都是川菜,是用来招待从四川来的肖荣荣几人的,同为护卫,只做川菜的话刘学觉得有些对不住张献忠。可是他又不会做陕西菜,转回头一想,张献忠是陕北的,那边是黄土高原,养羊的肯定不少,烤全羊应该算是那边的一道菜吧。
“烤全羊?”张献忠愣了一下,接着他大喜道:“可以啊,不瞒殿下,属下杀羊的功夫很不错的。”
过了一会儿,等厨房里的三名厨师和几名帮厨从厨房里出来缓缓后,刘学大步走进厨房,然后大声说道:“起火,烧油。”
三道菜都不是什么太复杂的菜,所以,刘学很快就把这三道菜给整治了出来,由于加入了辣椒的缘故,每道菜的颜色看上去都还不错。
“走,把菜端上,咱们去吃饭。”
午饭是在红袖的房间吃的,除了刘学和红袖师兄妹七人外,还有张献忠和张黛玉。由于时间仓促张献忠的烤全羊就只能放到下次再做了。
众人落座后,刘学举起了手中的酒杯,“欢迎几位的到来,以后本王这条小命就拜托各位了。”
见刘学举杯,其他人也跟着举起了酒杯,肖荣荣说道:“谢谢殿下的盛情款待,以后殿下的安危就交给我们了,请殿下放心,就是我们全死了,也要保证殿下的安全。”
“来,干杯。”刘学说道
“干杯。”众人一起举杯,然后干了这第一杯酒。
“来,大家尝一下本王的手艺,看合不合你们的口味?”放下酒杯,刘学招呼大家吃菜。
“我做的这三个菜有些辣,你先小口尝一下,别被辣到了。”刘学伸手夹了一块鱼肉放到张黛玉面前的餐盘里。
“谢谢。”张黛玉道了声谢,略带羞赧的夹起鱼肉放进嘴里咀嚼。这是刘学第一次在陌生人面前给自己夹菜,饶是见惯了世面,不拘小节的张黛玉也不由得害羞了。
嘶,好辣。
吃完第一口菜,几乎所有人都被辣的哈起了气。
“喝水能解辣,都喝点水。”见几个人辣的直吐舌头,刘学赶忙让众人喝水。
闻言,几人丝毫不顾形象的端起茶杯咕咚咕咚的喝了起来。
“有那么辣吗?”在众人喝水的时候,刘学咕哝了一句,然后他伸筷子夹了口菜放进嘴里。
肉片进入口腔,随着刘学的咀嚼,一股辣味在他的口腔里弥漫开来。然后,就没有然后了,他放的辣椒并不是很多,所以菜并不是很辣,至少他认为并不是很辣。但是,就像重庆人的微辣一样,刘学的不辣在张黛玉等人的眼里便是非常辣了。
辣椒是明朝末年传入大明的,刚传入大明的时候,辣椒是作为一种观赏植物来养植的。至于是谁当了那个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吃了辣椒已经无处考证了,但是这一世,刘学肯定是那个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这不辣啊。”嚼了几下鱼肉片,刘学咕咚一下把嚼烂的鱼肉咽进肚子里说道。
“这还不辣?都快辣死我了。”在又倒了一杯凉茶喝下后,张黛玉瞪着杏眼看着刘学说道。
刘学挠挠脑袋说道:“你们以前没吃过辣椒吗?”
菜是真的不咋辣,但是看着桌子上的几个人表现出的一副非常辣的样子,刘学琢磨着应该是他们很少吃辣的缘故,自己第一次吃辣椒的时候大概也是这个样子吧。
“辣椒,辣椒是什么东西?”几人同时看着着刘学问道。
“辣椒就是辣椒啊,是一种蔬菜,也可以当成调味品使用,呶,就是这个东西。”简单的解释了一下辣椒是什么东西后,刘学从袖袋里取出一根干辣椒展示给众人看。
张黛玉从刘学手里拿过辣椒仔细看了看,然后说道:“怎么是干的?”
“这是晒干做调料用的,也有不干的。”说着,刘学又从袖袋里取出一根新鲜的辣椒。
把干辣椒给了别人,张黛玉又从刘学手里拿过新鲜辣椒看了起来。
“这不是番椒吗?这个能吃?”看了一会儿后,张黛玉突然说道。
“番椒?”刘学不知道辣椒在这个时代还有另一个名字,不过这也没什么奇怪的。辣椒并不是原产自华国,而华国对外来的物品大多会带上“番”或者“洋”这样的字眼,表明这是舶来品。所以,辣椒在这个时代叫番椒也是比较符合国人的习惯的。
“你认识这个东西?”从张黛玉的话里刘学猜测在明朝,辣椒或许还没有成为一种食物或者调味料。
“认识啊,我家就有。不过……”张黛玉皱了皱眉头,然后看向刘学说道:“不过番椒不应该是花吗?母亲比较喜欢番椒花,它开的小花很好看,难道这个还能吃?”
“当然能吃了,不仅能吃,而且它的功效还很大呢,比如它可以驱寒,还有祛湿的作用。咱们北方天冷的时候吃上一根,身体就会暖和一些。南方潮湿,吃辣椒可以去除身体的湿气,能减少生病的。”刘学很高兴做了一次传道人,这能显得他很博学,虽然他是个学渣。
“殿下说的都是真的?这番椒还能治病?”肖荣荣突然问道。
“治不治病的本王不知道,但本王知道在南方潮湿的环境下吃辣椒能驱寒,能防止风湿,这是科学验证过了的。”刘学确实在电视上看到过一个介绍辣椒的节目。节目上说辣椒除了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B等营养物质以外,还可以促进消化,健脾益胃,具有驱寒取暖,防治风湿的功效。
辣椒在北方最多就是一种食材和调味料,但是在南方,辣椒已经成为了一种生活必需品了。尤其是在四川、重庆和湖南等地,人们不光吃辣椒,还把辣椒给吃出了花,各种各样的辣椒制品丰富了人们的餐桌。
“这番椒真的这么厉害,还能治风湿?”刘学说完后,肖荣荣张大了嘴问道。
“本王还能骗你不成?再说本王有必要骗你吗?骗你又不会给本王带来什么好处。”刘学说道。
“是是是,属下不该怀疑殿下的。”肖荣荣说道:“那殿下,这番椒,啊不,是辣椒,要如何种植?我峨眉山能种吗?”
“当然能种了。”刘学说道:“这样吧,过几天我给你弄点辣椒种子来,你寄回去就行了。”
“那就多谢殿下了。”肖荣荣拱手说道。
吃完午饭,刘学让肖荣荣等人先去给他们准备的房间休息一下,明天再正式上岗。
“承恩。”回到自己的房间,刘学把王承恩叫了过来。
“殿下,奴婢在。”王承恩躬身应道。
刘学躺到床上,身体往后靠了靠,然后说道:“本王交给你一件事情,你一定要用心去做事。”
“请殿下吩咐。”王承恩低着头说道。
“本王打算成立个孤儿院,你去把京师附近所有的孤儿都找来,然后让他们在孤儿院读书识字。”刘学已经答应肖荣荣要给他找孤儿了,这件事情他准备让王承恩去做。
“是,殿下。”王承恩答应一声,然后转身就要离开。
“回来。”王承恩刚走几步就被刘学叫了回去。“让高起潜去做这件事吧,你还是继续留在本王身边吧。”
朱由检身边有一群跟了他很长时间的宦官,朱由校很信任他们。但是刘学查阅资料的时候发现,这些宦官中没有几个好人。他本来想把孤儿院的事情交给他最信任的王承恩,但最后,他还是决定把王承恩留在身边,至于孤儿院的事情就交给高起潜去做吧,大不了就是被他贪污点银子而已。与自己的安危相比,一点银子算不了什么。
下午两点左右的时候,刘学结束午休醒了过来。
“秉忠。”洗了把脸后,刘学把张献忠喊了过来。
“属下在,殿下有何吩咐?”张献忠问道。
“从明天起,你就不用跟着本王了,保护本王的工作就交给峨眉派的肖荣荣他们吧。”刘学说道。
“是,殿下。”张献忠嘴角抽动了两下应道。
“沈炼说了,他想让王府护卫接受本王的训练。现在他还在养伤,没办法带人进行训练,你就暂时代替他带着轮休的护卫到隔壁接受训练吧。”在接下派人到辽东修筑城堡的工作后,刘学就开始让方正化再次招募两百镖师。现在,镖师的招募工作已经完成,新一轮的训练就要开始了。
之前刘学去探病的时候,沈炼出于感动提出要让王府护卫接受刘学的新式训练。一开始刘学还心有顾忌,怕被有心人惦记上,说自己训练私兵啥的,但是随着和魏忠贤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刘学不再有这方面的担心了。
归根结底,也就是魏忠贤还会针对自己,其他大臣哪有这个闲心盯着一个闲散王爷啊,他们有那时间还不如和对头大战三百回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