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奇幻人生之大明第二帝国 > 第 299 章 兵发旧港

第 299 章 兵发旧港

    一群人本以为事情办的很稳妥,即便刺杀皇帝的行动失败也不会牵连到他们的头上。但是,这里出现了薛定谔的猫。好巧不巧的,那个中间人认识去跟他谈事情的大商人的心腹。更加好巧不巧的,中间人联系好充当刺客的盗匪后,在喝酒的时候把自己认识雇主的事情给说了出来,由此,刺客知道了自己的真正雇主的身份。

    刺客有好几拨人,知道自己雇主身份的也就那么一两拨,可就是这一两拨人在被抓后供出了他们的雇主,也正因为如此,不久后在江南大地上掀起了一阵血雨腥风。

    在马尼拉待了月余的时间后,刘学跟随舰队离开马尼拉,一路朝马六甲海峡的方向而去。在这月余的时间里,马尼拉开始了大建设。

    夺城之战中被摧毁的城墙和房屋被修复,马尼拉城里和城外的主干道铺上了厚厚的水泥,城市周围出现一个又个定居点,来自大明的移民在官员的指挥下入驻定居点,并开始发放安家费和粮食,与此同时,土地也在丈量和分配。而来自大明京师的商人,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后,他们中的大部分都坚定了在马尼拉投资的信心。

    随着一封封电报发回京师,商人们携带着大量的金钱走进了大明中央银行的营业大厅。将大笔的真金白银兑换成一张张汇款单后,远在马尼拉的家人发来了收到汇款的电报。汇款业务的开通极大的方便了商人的经商,也减少了金钱在运输过程中存在的巨大风险。相信用不了多久,镖局这一行当就会消失在大明的土地上。

    除了城市发生巨大的变化外,经过一个月昼夜不停的建设,军港和民用港口基本上也已经完工。十几艘皇家海军的战舰就停泊在军用港口里,庞大且冰冷的战舰吸引着人们的目光。民用港口修建好后也显得井然有序,来马尼拉经商的各国各地商人对大明也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在建设马尼拉的同时,在费尔南多的指引下,张文山率领舰队收降了另外几个驻扎有西班牙军队的岛屿。因为有费尔南多在,这些岛屿上的西班牙人几乎没有任何抵抗就投降了。因为没有抵抗,所以这些西班牙军人便不能被当做俘虏来对待。在费尔南多给这些人做了一番工作后,尤其是知道雇佣军的超好待遇后,其中大部分军人欣然加入了雇佣军,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人离开军队,他们想要过普通人的生活。

    在海上航行了差不多五天的时间后,舰队抵达了旧港,也就是今天苏门答腊岛的巨港。说起这个旧港,还是有一些故事可讲的。从唐朝中期开始,就不断的有汉人下南洋谋生。在今天印尼群岛的加里曼丹岛、爪哇岛和苏门答腊岛都有华人聚居在沿海地带经商和耕种,形成了一个海外华人的圈子。

    公元十二世纪,满者伯夷王国取代了原本统治爪哇岛和苏门答腊岛一带的三佛齐王国。到了十三世纪末期,三佛齐放弃爪哇岛,退守到苏门答腊岛的东部。

    华人一向都是爱好和平的,他们下南洋是为了过上幸福的生活,而不是和人争斗,因此,华人并未参与到土著政权之间的战争。为了在混乱的战争中自保,定居在南洋的华人纷纷结社自保,有了自己的武装力量。

    元朝时,为了煊赫国威,忽必烈派遣数万军队,上千艘战船远征南洋。元朝远征军很轻松的就战胜了满者伯夷王国,将其纳入元朝的藩属国行列。然而,当元朝主力部队一离开,满者伯夷王国便赶走了为数不多的元朝驻军。由于很快便陷入衰落和内乱,导致元朝再也无力组织庞大的军队远征南洋,这也便让满者伯夷王国成为了一个真正独立的国家。

    1397年,三佛齐王国终于在满者伯夷王国的不断攻击下灭亡。消灭三佛齐后,满者伯夷王国并没有在苏门答腊岛建立起稳固的统治,岛上陷入一片混乱,各地的华人纷纷涌向旧港避难。

    时值元末明初,中原大地战乱频仍,于是更多的华人下南洋,来到了旧港。随着旧港华人数量暴增,一些华人的武装力量也趁势而起。这些华人武装力量亦盗亦商,与满者伯夷王国也是时而和平,时而战争。

    1405年,把自己的侄子从皇位上赶走的朱棣为了向海外万邦宣示大明已经取代蒙元成为中华正朔,也为了展示大明的繁荣强盛,他派遣郑和统领船队出海下西洋。

    郑和下西洋的船队有多强大这里就不再赘述了,虽然人们对当时记载的长达三十多丈的宝船持有怀疑态度,但郑和船队的强大是毋庸置疑的。受限于当时的科技水平,船队出海后,每隔一段时间就要上岸进行补给,旧港就是郑和船队的一个补给点。

    由于郑和船队从西洋回来时满载着各种奇珍异宝,这使得一些人见财起意,想要劫夺,盘踞在旧港的陈祖义便是其中之一。他假意投降,然后准备趁明军松懈时发动突然袭击。

    前文已经说了,旧港崛起的华人武装力量并不是一支。与贪婪的陈祖义不同,另一个比较大的武装势力的首领施进卿心向大明,他将陈祖义的计划告诉了郑和。

    虽说只是一名宦官,但郑和是跟着朱棣上过战场的,是见惯了阴谋诡计和厮杀的。因此,在施进卿作为内应下,郑和毫无疑问的挫败了陈祖义的阴谋,并将其抓捕带回了大明。

    因为帮助了郑和,投桃报李之下,郑和便帮助施进卿当上了旧港的实际统治者。之后,施进卿派人入京觐见,向朱棣表明自己的忠心。然后在1407年旧港宣慰司成立,施进卿获赐官服和金银,成为了第一任旧港宣慰使。至此,旧港正式纳入大明的版图。

    说实话,大明在旧港并没有派驻军队,也未收过税,因此,旧港更像是大明的藩属国,而不是领土。事实上也是如此,施进卿当上旧港宣慰使后,在向大明进贡的同时,还向隔壁不远的满者伯夷王国称臣纳贡,以维持和平关系。

    1433年4月,郑和在第七次下西洋的返航途中去世,从此大明的舰队便再未下过西洋。失去了大明的支持后,早已对旧港存有觊觎之心的满者伯夷王国立刻发动了对旧港的战争。

    经过十多年的斗争,第二任旧港宣慰使,施进卿的女儿施二姐不得不在1440年接受满者伯夷王国的统治,存在了三十三年的旧港宣慰司成为了一个历史名词。

    1602年荷兰成立东印度公司,1619年,荷兰人占领雅加达,1620年,荷兰人占领旧港,并将这里改名为巨港。

    巨港是一个贸易港口,每天出入这里的商船也有很多,因此,为了不被经过的商船发现行踪,舰队没有直接航行到巨港,而是停泊在了邦加岛背面。

    舰队刚刚停泊下来,刘学便走到甲板上,然后他手一挥,一艘商船便出现在了海面上。

    “周师兄,安全第一。”刘学用手拍了一下周雷雷叮嘱道。

    “谢陛下,臣一定不负陛下所托,将旧港的情报都打探到。”周雷雷躬身施礼道。

    旧港生活着许多华人,这其中保不齐就有一些心向大明的,即便大多数人不再以汉人自居,至少他们的祖上是华人,对大明统治他们应该不会产生太大的抵触心理。因此,对付旧港就不能像对付圣萨尔瓦多城和大员那样直接发动武力攻击。

    然而,刘学对于旧港的情况知道的并不多,他只知道现在的旧港刚刚置于荷兰人的统治不久,其他的就不太清楚了,所以要想占领旧港就必须上岸打探一下情报。

    计划是这样的,周雷雷将带领一个连的海军陆战队执行这次任务,他们将装扮成商人,驾驶一艘商船去旧港,然后打探旧港的情报。如果可以的话,在旧港找到心向大明的势力,并让其为内应,和平解放旧港才是上策。

    华人对中原王朝的归属感还是很强的,想当初抗日战争时期,世界各地的华人华侨捐款购买飞机帮助华国就是最好的证明。

    “记住,任务很重要,但你们的生命更重要,一旦遇到危险立刻撤回来,大不了多耗费一些弹药而已。”临出发前,刘学朝执行任务的海军陆战队士兵叮嘱道。

    “陛下万岁。”一百多名士兵整齐的向刘学敬礼并大声喊道。现在士兵们喊一句“陛下万岁”就跟二战时期德国人喊一声“嗨,希特勒”的意思差不多了。

    商船开进港口,一艘小船迎面过来喊话。这小船是港口里的引导船,引导着一艘艘商船停泊到码头上。

    在引导船的导引下,商船停靠在码头上。船舱里,周雷雷把手枪塞进怀里,然后跟同行的海军陆战队连长说道:“崔连长,按计划行事吧。”

    “是,周大人。”崔来子重重点了下头应道。

    崔来子原本是御林军一名排长,参与了圣萨尔瓦多城的攻击,后来转为海军陆战队后升职为了一名连长。按照总参谋部制定的计划,打探情报的任务由周雷雷和一个班的海军陆战队完成,其余的人则留在船上随时准备支援。

    周雷雷带人来到甲板上,然后跟船长随意的聊了几句。商船的船长和水手是跟郑华借的,海军陆战队的士兵打仗行,驾驶快艇什么的也行,但你让他们操作一艘十七世纪初期的木船就有些难为人了。

    “周大人请放心,临来前我家老爷已经叮嘱过小人了,小人知道该怎么做。”船长郑大年说道。

    郑大年是郑华的族兄,成年后不久便跟着族里的长辈出海经商。这么多年下来,郑大年的航海经验非常的丰富,而且熟知海上的各项事务,非常适合执行这次打探旧港情报的任务。

    郑大年吩咐水手把跳板搭到码头上,然后跟在周雷雷身后上了岸。

    “这位兄台面生啊,不知兄台贵姓?”周雷雷众人登上码头,正四处瞧瞧的时候,一个三十岁许的汉子走过来拱手说道。

    见有人打招呼,说的又是汉语,周雷雷也拱手说道:“小弟是第一次来这旧港,难免面生,小弟免贵姓周,双名雷雷。不知兄台贵姓?”

    中年汉子哈哈一笑,十分热络的走到近前,说道:“原来是周兄,小弟姓吴,吴老二便是小弟了。”

    “原来是吴兄,幸会幸会。”周雷雷用眼神制止住想要上前阻拦吴老二的海军陆战队士兵,然后也哈哈大笑着和对方寒暄。

    吴老二扫了一眼周雷雷身后的陆战队士兵,然后做了个请的姿势,说道:“如果周兄不嫌弃,小弟可否与周兄同行?”

    “当然可以,小弟第一次来旧港,有许多事情还要叨扰吴兄。”停顿了一下,周雷雷继续说道:“这天色也不早了,吴兄可否赏脸与小弟共进午餐?”

    “如此,小弟可就不客气了。”吴老二说道:“小弟知道这城里有一处酒肆,那里的酒味道非常的烈,姑娘也是非常的美艳无双,周兄一定会喜欢上那里的。”

    “好,那同行。”周雷雷说道。

    一行人在吴老二的带领下进城,然后径直来到一处酒楼,酒楼外面挂着一个旗子,旗子上写着一个大大的“酒”字。

    “周兄,就是这里了,燕来楼,请。”吴老二看了一眼燕来楼的匾额,然后伸手做了个请的姿势。

    一行人刚进门,一个店小二就迎面走了过来,“几位客官是住店还是打尖?”

    “既住店也打尖,小二,先整两桌上好的酒菜上来。”吴老二朝店小二甩出一块碎银,然后径直朝里面走去。

    “好咧,客官,里面请。”手里捏着碎银,店小二心下高兴,他大声的招呼着周雷雷吴老二一行人进店。

    时值近午,酒楼里已经有几桌客人了,吴老二显然是经常来旧港,也经常来这个燕来楼,进得楼来,他已经和两三桌的客人打招呼了。

    “看来吴兄是经常来这里了,一会儿小弟有些事情还要吴兄给讲解一二。”看到吴老二对这里很熟络,周雷雷心里活泛了起来。这次来旧港本就是来打探旧港的情报,正好先从这个吴老二身上打探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