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奇幻人生之大明第二帝国 > 第 307 章 乱局将起

第 307 章 乱局将起

    大明乾圣六月初,大明在荒凉的新加坡岛建设第一个定居点,第一座军营和第一座码头,几天后,张文山灭万丹,擒获两艘英国武装商船。六月中旬,抵达巴港行省的大明移民超三万人,巴港行省移民暂停。六月末,在旧港穆西河流域探测到的油田正式出油。

    同样在这个月,察哈尔蒙古的西迁,准确的说是西征依然在继续着。由于明朝廷不愿意看到察哈尔蒙古和土默特蒙古火拼,遂插手其中,导致明蒙关系恶化。五月份的时候,林丹汗的亲信贵英恰入边讲赏,也就是讨赏被明将所杀,林丹汗遂带兵围困大同。

    蒙古入侵,时任宣大总督的孙元化立刻向朝廷请援。彼时他到任刚刚半年有余,对宣府和大同的军改虽已完成,但兵员不足,且新式武器还未大量装备,无法独立抵抗蒙古人的兵锋。

    收到孙元化的加急快报后,内阁首辅孙承宗立刻召集其他几名内阁大臣和七部高官商议。同时,一封请示电报发到了大帝号上。不久,刘学的回复来了,电报上仅仅只有四个字:寸土不失。

    寸土不失,没有多余的字,但孙承宗等人已经明白了刘学的意思。于是,庞大而臃肿的大明政权开始缓缓的加速了起来。

    经过一番商议,这中间孙承宗还派人把英国公张维贤和给请了过去,最后一份反击蒙古的计划出炉了。

    首先发电报调动太原等地的士兵赶去支援大同,然后又调动驻扎在榆林的白虎军团前去支援。

    其次是由户部组织后勤部队押运军粮和军械赶赴大同。

    最后便是调动驻地在京师的麒麟军团的两个师赶赴大同。

    犯边的蒙古人有接近十万人,而大同城里只有约三万人,可谓敌众我寡,实力悬殊,不过好在明军有大同这样的坚城据守,一时半会儿不会出事。等白虎军团和麒麟军团的援军赶到后,相信蒙古人占不到什么便宜。

    经过三天的急行军,麒麟军团两个师的部队率先赶到大同城下。第二天,白虎军团的三个师也赶到了大同。

    从去年刘学登基后不久就开始组建的四大军团(玄武军团,白虎军团,朱雀军团,麒麟军团,青龙军团暂未组建),到今天除了朱雀军团还在组建外,其他三大军团已经满员了。

    原本刘学是准备每个军团定十万兵员的,但后来一算,刘学发现人太多了,即便是他财力雄厚也有些吃力,于是便一刀将兵员砍到五个师五万人出头。

    玄武军团以出关的修路队为基础,又通过从辽民中招募,以及挖关宁军的墙角组建完成。白虎军团则是孙传庭整编西安城和榆林等地的边军组建而成。麒麟军团则是从京师附近的顺天府、广平府、河间府和保定府招募的兵员。至于朱雀军团,秦良玉除了在石柱本地招兵外,她还从周边山区的府县招兵。

    朱雀军团之所以这么长时间还未组建完成,一个很大的原因是现在秦良玉正和儿子马祥麟带兵平奢安之乱。

    白虎军团和麒麟军团分别在大同城东西两门外扎营,与大同守军一起和蒙古人对峙。就在白虎军团抵达大同的第二天,白虎军团和麒麟军团便对蒙古人发动了攻击。

    仗着手里的莫辛纳甘和手榴弹,以及机枪等先进武器,两大军团几乎是以碾压的姿态将蒙古人给打跑了。

    勇猛的蒙古铁骑在机枪的扫射下如麦草一般倒下,高超的射术在远超弓箭射程的莫辛纳甘面前也根本没有什么杀伤力。远攻不行,又近不了身,只有被动挨打的份,几百年来这还是蒙古人第一次打这样的仗。

    见势不妙,林丹汗立刻下达了撤退的命令。若不是白虎军团和麒麟军团还没有装备装甲车辆,骑兵数量也不足,弄不好这一战下来蒙古人就全军覆没了。

    大同之战是刘学所练新军第一次展现实力,以五万对十万,又是野战,一击便击退了蒙古军队,这让所有看到这一幕的人都惊的目瞪口呆。

    明军的战斗力什么时候变的这么强了?

    此战开始的快,结束的快,快到户部组织的后勤队还没把军粮运到大同,战斗就已经结束了。等后勤队辛辛苦苦把军粮和军械运到大同后,他们的任务又变成了收拾蒙古大军逃跑时遗留下来的那数不清的羊。

    为了这数万只羊,内阁和翠柳好一番争执,双方都想把这笔不小的财富纳入囊中。翠柳坚持认为仗是皇家陆军打的,战利品当然要归皇家。内阁认为自己费劲巴拉的又是调兵,又是运送军粮军械的,战利品理应归朝廷。

    就这样双方争执不下,最后还是周玉凤出面这件事情才解决。周玉凤给出的解决方案是战利品一家一半,虽然翠柳还是有些不愿意,但周玉凤的面子她是要给的。

    自此战之后,朝廷中再无人反对皇帝编练新军,一些宵小之人再无龌龊之心。

    大捷的消息送到刘学这里后,刘学给内阁回了一封电报,电报的内容很简单,只有寥寥几个字:出兵,招降哈喇慎。

    收到刘学的电报后,内阁几位大臣商议了一番,最后决定让孙传庭的白虎军团去执行这次任务。不是他们不想派朝廷的兵,只是他们还有自知之明,如果因为出兵不当战败,那之前的大捷就成了朝廷的笑话了。

    皇家军队只听命于刘学一人,所以出兵的命令最后是由大帝号发出的。

    大草原地广人稀,要想在这里执行作战任务,最不可缺少的便是机动性。白虎军团是有骑兵队伍的,只是数量不多,总共也就两千多人。这次大同之战,明军除了缴获数万只羊外,还缴获了数千匹战马。本来按照皇家和内阁商议的结果是一家一半,但因为要加强出塞的白虎军团的机动性,所以数千匹战马便全部给了孙传庭。

    经过内部商议,最后孙传庭一共出兵两万人。其中一个师的步兵驻扎在张家口关外不远的地方,他们的任务是接应和支援,另一个骑兵师则去执行招降任务。

    在明军强大的火力和不错的机动性下,林丹汗吃了几次小亏后便不再去招惹明军,毕竟他这次西迁意义重大,若是因为明军的原因失败了,那他的察哈尔蒙古就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至于哈喇慎方面,他们一直与大明有贸易关系,和大明的关系还算不错。被察哈尔蒙古打败后,摆在他们面前的只有两条路,一条是跟着卜失兔逃去河套,最后的结果就不得而知了,另一条路便是投靠女真人。如今第三条路摆在了面前,哈喇慎的台吉们犹豫了。

    就在明军和哈喇慎谈内附的时候,察哈尔蒙古再次来袭,然后台吉们亲眼目睹了明军是如何痛殴察哈尔蒙古的,于是顺理成章的,哈喇慎选择了接受大明伸过来的橄榄枝。

    在白虎军团一个师的兵力保护下,哈喇慎人收拾好蒙古包,赶上自己的牛羊一路朝张家口而去。在张家口关外的大草原上和负责接应的那个师汇合后,数万人逶迤进入关内。

    进入七月份,有冒险者在吕宋岛北部山区,今碧瑶地区发现了黄金。同时,还是冒险者,他们在棉兰老岛也发现了黄金,然后就是在苏门答腊岛西部的山区也发现了黄金。其实这些地方很早以前就已经在出产黄金了,只是大明刚刚进入这些地方,而且黄金产地多藏在深山,人们不知道而已。如今,数处黄金产地被发现,立刻就掀起了一股淘金潮。

    大明货币原本是银本位制,刘学发行新钱后,大明货币本位制由银开始慢慢向金转变。官方规定一两金子换一金元,但在市场上一两金子换取到的绝不仅仅是一金元,而是12,甚至是15金元。

    金价上行,导致许多商人开始囤积金子,金矿的开采量也在飞快的增加。然而大明境内产金的就那几个地方,而且这些地方早已被朝廷和皇家集团瓜分,民间想要开采金矿是难上加难。

    在新占领土地上发现金矿后不久,朝廷出了一份公告,公告内容是允许民间参与到新占领土地的一切矿产开发,包括但不限于金银铜铁等矿。此公告一出,立刻如一颗炸雷般响彻大明全国,无数商人和百姓像闻到了血腥味的狼一般赶往发现金矿的地方。

    当无数的淘金者赶到新发现的金矿时,他们发现大明的税官比他们到的还早。尽管采矿需要交纳的税很多,但利润依然很丰厚。就这样,在这些新发现的金矿产地,一个个小镇肉眼可见的速度建立起来。

    同样是七月份,大明皇家舰队攻占葡萄牙人占据的马六甲城,海军陆战队登陆将城悉数破坏。马六甲城被摧毁后没几天的时间,新加坡岛便迎来了第一艘过路的商船。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到新加坡岛停泊进行补给的商船越来越多,新加坡岛也渐渐繁荣了起来。

    还是七月份,在遥远的蒙古大草原上,由于明军突然横插一脚的缘故,原本应该在九月份发生的一场大战提前两个月爆发了。

    交战双方一边是察哈尔蒙古,另一边是由卜失兔、永邵卜和鄂尔多斯三部组成的联军。大战持续了一整天的时间,最后察哈尔蒙古的林丹汗倾全力击溃了三部联军。随着三部逃往河套地区避难,林丹汗基本上实现了他西迁的目的。

    七月中旬,孙承宗给刘学发来了一份电报,言明卜失兔、永邵卜和鄂尔多斯三部败退河套后,突然遣使来京请求觐见大明皇帝。同时,据密探回报,今年辽东地区大旱,田地几乎颗粒无收,后金已经没有多少余粮,有的地方甚至已经开始屠杀为其耕种的辽民了,内阁估计用不了多久后金就可能南侵,请皇帝回京定夺。

    把孙承宗发来的长长的电文放到桌子上,刘学闭上眼睛思考了起来。从四月底出来到现在已经是七月中旬了,这次出海前后已经历时两个半月。在这两个半月的时间里,大明不仅夺取了马尼拉和巴达维亚,还收复了旧港,更是在新加坡岛站稳了脚跟,而且这几个新占地方的移民也已经超过五十万人。

    这一趟出来做到这个地步也可以了,要不就回去吧。刘学想要回京了,出来这么久他还真想自己儿子了。另外一个他想回京的原因是半个月前确定郑雪怡怀孕了,守着一个大美女而不能那啥,再待下去也没啥意思了。

    不过,离开前是不是要做些什么?

    “来人。”突然想到了一些东西,刘学睁开眼睛轻喊了一声。就在房间里伺候着的小安子答应道:“奴婢在。”

    “给孙阁老回电,朕即日起返京,令他好生招待蒙古使者。”刘学说道。蒙古一直是大明的一大威胁,刘学派兵招降哈喇慎和派人联系卜失兔等人,其目的就是拉拢这些战败者,然后与其合作解决势大的察哈尔蒙古。

    “奴婢遵旨。”小安子用心记下刘学说的电文,倒退着就往后走。

    “另外,电令张文山,限他十天之内占领马打蓝人的都城巴刹格德。”刚刚在思考的时候,刘学想到了鸦片战争。英国人通过两次鸦片战争从大清手里攫取了极大的利益,刘学也打算这么做,在有足够的力量占领对方全境之前,先通过这种小规模的战争击败敌人,然后获取利益。

    给张文山下达完攻击马打蓝的命令后,刘学又亲自带领舰队攻占了亚齐王国的首都班达亚齐。此战不但消灭了亚齐王国大量的兵力,还俘获了其素丹伊斯坎达·慕达和一众贵族。

    经过一天的谈判,大明和亚齐王国签署了一份《班达亚齐条约》。

    条约一共就三条,第一条是亚齐王国向大明赔偿军费损失共计十万两黄金,分五年付清;第二条是开放班达亚齐为通商口岸,允许明人居住并设派领事,允许大明商人自由贸易;第三条是协定关税,明商所纳所有税费,亚齐王国无权自主。

    在《班达亚齐条约》签订完不久,张文山带兵攻破巴刹格德,同样抓获了马打蓝王国的素丹拉登·朗桑,并签订了明马《巴刹格德条约》。条约的内容与《班达亚齐条约》极其相似,就连赔款都几乎一模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