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完事,范文程离开皇宫回家。还没到家门口,范文程便看到门口站立着的几个后金人。他认出这几个人是镶白旗旗主四小贝勒之一多铎的侍卫,刚刚自己还在皇宫里和多铎议事来着,没想到对方比自己速度还快。
认出是多铎来自己家后,范文程转身就去了附近的一家酒楼。
范文程有一个小妾,样貌俊美,不知道怎么的被多铎给看上了。从此以后,多铎一有空就跑到范文程家去,他知道后也不敢声张。不但不能声张,他还要给人家腾时间,腾地方,所以范文程在看到多铎去自己家后,便轻车熟路的拐去了自己常去的一家酒楼。
“范爷来了?您楼上请。”因为多铎去范文程家比较频繁,范文程来这家酒楼的次数就比较频繁,因此伙计早就认识范文程了。
“小二,还是老样子,两个小菜,二两酒。”范文程熟稔的和小二说着。
“得嘞,您吶,稍等片刻,小的这就去给您准备。”店小二呦呵一声,快步朝后厨走去。
交待好店小二后,范文程迈步朝楼梯走去。
楼梯刚走到一半的地方,从二楼并排着着下来两个人。因为楼梯比较窄,范文程便侧过身子给对方让路。就在双方错身而过的一瞬间,范文程就看到下楼的二人几乎同时看向自己。与此同时,他还看到其中一人手中的匕首。
下一刻,范文程就感觉肚子一疼,脖子跟着也凉了一下。
蹬蹬蹬,下楼的两个人脚步不停下了楼,然后一转身便消失在人群中。此时楼梯上的范文程,他一手捂着肚子,一手捂着脖子,鲜血从他的指缝中流出。
扑通,生命力的流逝让范文程再也支撑不住他站立的姿势,于是他腿一软就倒在了楼梯上,然后蹬蹬蹬的顺着楼梯滚了下去。
听到楼梯的响声,一楼寥寥无几的人扭头看过去,只见范文程趴在地上,鲜血从他身下流出。
“啊,出人命了,有人杀人了。”一个食客大叫一声,然后连滚带爬的跑出酒楼。
其他食客愣了一下,旋即人们像炸了窝的蜜蜂一样四散奔逃。
一代大奸就此陨落。
“什么?范先生死了?他怎么死的?”当皇太极得知范文程死了的消息后,他一屁股坐在了椅子上,好一会儿没缓过来。
“范文程是死在他家附近一家酒楼里的,没有人看到凶手。”豪格继续说道。
“酒楼?范先生为什么不回家,而是去了酒楼?为什么?”皇太极大声问道。
“这个……”豪格不知道该怎么说好了,多铎看上范文程小妾的事情人尽皆知,自己这个做侄子的怎么能说叔叔的坏话呢。
看豪格支支吾吾的说不出,皇太极立刻就反应了过来,他大声问道:“多铎,是不是多铎?”
“他当时确实是在范家。”豪格回答道。
见果真如自己猜测的那样,皇太极气愤的一把把桌子给掀翻了,恨声道:“多铎,害我失去一臂,可恨至极。”
多铎是皇太极同父异母的弟弟,而范文程只是一个汉人,两者的地位根本不是一个量级的。所以,即便皇太极再恨多铎也没有办法,最后他只能把多铎臭骂了一顿,同时让儿子豪格封锁沈阳城,捉拿刺客。
刺客?刺客早跑了,还上哪抓刺客去。
埃不哈河,今称艾不盖河,这条河是蒙古高原上一条很普通的河流。进入大明乾圣元年,这条河突然变的不平凡起来。围绕着这条河,二十余万人马展开队形,相互厮杀起来。
从北京城回到自己的驻地,卜失兔带回来了令人振奋的消息,大明皇帝已经答应出兵。得到这个消息,同为联盟的永邵卜和鄂尔多斯等蒙古各部也都非常高兴,尽管大明军队的战力他们看不上,但有总比没有强吧?
最近一段时间双方是小摩擦不断,大冲突没有,大家都知道,他们都在等,在等待决战时刻的来临。
范文程死了,这对皇太极来说是一大损失,但再怎么缅怀也是没有用的,范文程是会不复活过来的,所以皇太极只能矮个里拔将军把宁完我提了上来。
宁完我也是后来文馆成员之一,谋略略输范文程一些。
新人新气象,既然已经决定要出兵蒙古了,宁完我便把出兵的事情进行了一下仔细的剖析。
“大汗,现在金、蒙、明三方的态势是这样的。”宁完我制了一张图,上面标记好了后金蒙古和大明三方的兵力分布态势。
“土默特部和鄂尔多斯、哈喇慎等联军集中在归化城西北部与察哈尔人对峙,南蛮子调动的十万大军正集结在大同。据密谍回报,南蛮子已经和土默特部联军联盟,准备在双方决战的时候出兵从后方偷袭察哈尔人。
然后是辽西这边,张贼的五万人正偷窥着我大金。还有就是辽南旅顺的南蛮子,以及皮岛的毛贼。”
宁完我把三方的兵力部署都说了一遍后,继续说道:“一旦蒙古人发动决战,南蛮子军队大概率是不会出兵的。至于原因吗,奴才不说,大汗也应该知道,南蛮子军队战斗力太差,即便他们出兵,也很难对察哈尔人造成太大的威胁。
如果这个时候大金西进,大汗需要担心的只是毛贼。至于张贼,他是对我方产生不了多大威胁的。但是,奴才并不建议大汗出兵蒙古。”
“你不建议出兵蒙古?”听到宁完我的话,皇太极略显惊讶,问道:“难道我大金就坐视这个机会溜走吗?”
摇摇头,宁完我神气的说道:“当然不是,奴才的建议是大金应该出兵南蛮子。”
“什么?”皇太极惊讶的从椅子上站了起来,问道:“出兵南蛮子?这个时候出兵南蛮子,辽西怎么打的过去?”
“大汗,南蛮子富饶,蒙古人贫穷,打两次蒙古人不如劫掠一次南蛮子。况且奴才没说要从辽西打过去啊。”宁完我满脸微笑,看着皇太极说道:“我大金军队完全可以绕道蒙古进入南蛮子啊。”
说完,宁完我指着他制作的形势图,说道:“大汗请看,这里原本是哈喇慎人的地盘,但察哈尔人已经把哈喇慎人击溃。一部分哈喇慎人投降了南蛮子,被南蛮子安排在了宣府一带;一部分哈喇慎人加入土默特部联军,还有一部分哈喇慎人依附了我大金。这一带已经是没有什么势力了。只要大金集合联军,留下两三万人留守,其余大军从这里破关而入。”
宁完我手指的地方正是大安口、红山口一带,这里原本就是“乙巳之变”后金破关的地方。
“破关后,我军立刻攻打遵化,将遵化拿下,然后分兵劫掠周围城镇,以补充大军所需。待大军补充足够的给养,休息好后,立刻出兵蓟州城。拿下蓟州城便可向西威胁南蛮子的京城了。”
“届时,不管拿不拿南蛮子的京城,那还不是大汗说了算吗。奴才以为,大汗可以一边威胁南蛮子京城,一边派兵劫掠周围城镇,掠夺大量的财富、粮食和人口。”
话说完后,宁完我一副洋洋得意的样子。皇太极呆呆的看着宁完我,心里挣扎不已。不得不说,宁完我说的确实有足够的吸引力,但是,这行不通啊,皮岛的毛文龙绝不可能坐视不管,他一定会出兵袭扰辽沈,给自己造成极大的威胁。
“那皮岛的毛贼怎么办?锦州的张贼又怎么办?只要我们一攻打南蛮子的长城关卡,毛贼一定会出兵威胁沈阳,而张贼一定会回师关内。还有就是察哈尔人,他们未必就能吸引住大同的明军,一旦大同的明军回师,而我军又不能及时的攻占明军城池,我们很有可能会被对方包了饺子。”
后金跟大明打了十几年了,这期间攻城掠地无有不胜,但这只是关外的城池,关内的大明城池,墙高壕深,皇太极没有绝对的把握能短时间攻占下来。一旦无法攻占明军的城池,得不到充足的补给,大量明军再一包围过来,那大金极有可能战败,而一旦战败,损失太大,大金就容易一蹶不振了。
“大汗,这些奴才也有所安排。”宁完我一副气定神闲的样子说道:“只要大汗和察哈尔人短暂结盟就可以解决这一切了。”
“和察哈尔人结盟?”皇太极要吐了,这尼玛都是什么骚操作啊,和察哈尔人结盟,你真想的出。
“大汗可能觉得不可思议,但奴才觉得察哈尔人肯定会答应的。”宁完我说道:“察哈尔人的决战之心是有的,但决战的时候他们肯定担心大金会从背后给他们捅刀子。所以,只要我们提出结盟,并发誓不会攻击他们,并提出会帮他们减轻来自大明的压力,他们答应会高兴的答应下来。”
“大金与南蛮子打了十几年的仗,对于南蛮子军队的战斗力一定有比较深的了解了。只要我军一威胁南蛮子的京城,南蛮子皇帝一定会调各地的军队去保护京城。届时大同的军队、张贼,以及宁远的,甚至登莱的南蛮子军队都会往京城赶去。所以,沈阳的压力只会来源于皮岛的张贼。”
“奴才以为可以令复州城的刘兴祚将军率军南下攻占南蛮子占据的旅顺口,解了来自登莱的威胁即可,至于毛贼,我们不是还有留守的两三万大军吗?毛贼是翻不起浪花的。”
自打东江镇成立,毛文龙曾多次派兵进入后金占领区捣乱,但他给后金造成的损失却微乎其微,究其原因有两个。一个是东江镇的战斗力确实不行,再一个就是后金士兵战斗力确实强。
“毛贼一共就两三万人,我五千大金勇士足以破敌,留下三万人无非是保个心安而已。”
“大汗,南蛮子富饶,有着数不尽的财富和人力,只要入关扫荡一番,不但能解了大金眼下缺粮的难题,还能虏获大量的人力。有了充足的粮食和人力,大金才能越来越强大,大汗之名也能在历史上留下赫赫威名啊,大汗。”
一番极具诱惑力的劝说下,皇太极的心真的动了。以前他不敢想入关,是因为东边有毛文龙威胁,而镇守辽南的刘兴祚又闹出过与南蛮子暗通曲款之事。万一刘兴祚是真的与大明有联系,一旦自己的主力深入大明关内,刘兴祚与毛文龙合作一路北上占领辽阳和沈阳怎么办?再有就是后金一直无法打通锦州、宁远和山海关一线的通路,他就是想入关都不得其法。
如今,哈喇慎人分化,通往关内的路已经摆在自己面前。上半年大明又刺杀刘兴祚,差点把刘兴祚弄死,这一下完全可以排除刘兴祚投敌的嫌疑了。只要刘兴祚守住辽南,毛文龙根本不足虑。
嘶,皇太极有些牙疼了,到底要不要去呢?这还真是个难题。
思量再三,皇太极又一次召集兄弟们开了个会。会上,宁完我把他说的那一套东西又重新讲了一遍。结果他刚说完,代善等人便先后赞成出兵大明。
“既然大家都同意了,那回去后就做准备吧,等安排好一切,咱们就挥师南下。”皇太极一语而定。
接下来,皇太极立刻写了封信,然后派人给林丹汗送去。与此同时,一道旨意送到了复州城,刘兴祚接旨后便开始调集军队,准备南下攻击驻扎在旅顺的张攀部。
“启奏陛下,刘兴祚刚刚发回密报,请陛下御览。”八月初回到京城后,刘学过了一段清闲的日子。大明北方风云变幻,他要留在京城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变化。但整个八月,土默特联军和察哈尔人都没有爆发决战。
闲暇无事的时候,刘学要么抱着儿子四处转悠,要么窝在书房里写。实在没事做,也写的无聊了,他也会让司礼监送来几本奏章看看。
这期间也没发生什么大事,也就浙江的台风造成了不小的损失,不过朝廷已经调动国库资金进行了赈灾。由于刘学回来的时候带回来大量的财物,户部又是一大笔入账,郭允厚掏钱的时候便痛快了许多。
再有就是张献忠几次发来电报,说后金兵力频繁调动,依附后金的蒙古各部也有集结兵力的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