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午时,夏侯惇带领大军在小沛城门口等待着。
城门缓缓打开,萧建坦着上半身,带领着500人走出城门。
夏侯惇哈哈大笑,上前扶起跪下的萧建与500人,随后吩咐道:
“萧将军,你且在城外候着。”
又对旁边一小将说道:“给你一千人,你看好他们。”
随后下令道:“众将士,随我劫城!”
随后,这些青州黄巾出身的青州军欢呼起来,向城内冲去。
如果此时曹操在此,他一定能看出这支投降的部队并不对劲,萧建与他的手下投降,居然连一个家眷都没带!
但夏侯军已经在连日苦战的疲惫与劫城的诱惑中丧失了理智,他们根本没注意到这一点!
夏侯惇入城之后,很快城中就火光四起,那名留下的小将看着那洞开的城门,心急如焚,但碍于军令如山,又不能擅自行动,只能眼巴巴地看着。
突然,他发现萧建军中有一人缓缓靠近,刚欲喝止,看到只是一个头戴儒冠,身着儒袍的读书人,不由地放松了警惕。
“你是干什么的?”小将虽然放松了警惕,但仍然还是问了一嘴。
“我是萧将军的文书,有些宝贝想要献给夏侯将军。”那文书轻轻笑着,一只手伸在怀中,似乎有什么东西想要取出。
“哦,什么宝贝,我来看看。”那小将本就心痒难耐,听说有宝贝自然是十分好奇,于是立刻凑上去看。
“宝贝就是,你的命!”那文书突然拔出一把短剑,小将也不是泛泛之辈,立马意识到危险,拔剑去挡,只是没想到那文书的剑又快又狠,直接一剑穿喉,将那小将杀死。
现场的曹军都被这突然的变故惊的说不出话来,不过很快,他们就反应过来,准备反击之时,只见萧建军五百人缓缓分开,一名年轻公子驾马而出。
陶应在阵前高呼道:“徐州陶应在此!杀曹贼,保徐州!”
身后众将士也高呼道:“杀曹贼,保徐州!”声势浩大,如潮水一般。
“什么?陶应,他不是死了吗?”
“听说有德之人能够死而复生,当年大贤良师他老人家不就复生了好几次吗?”
曹军之中,议论纷纷,这些青州军曾经也是信仰过黄天的,对于鬼神之说十分信仰。
瞬间,曹军士气大减,但也有不信邪的,张弓搭箭,准备射杀陶应。
只是他箭还未发,就被突如其来的一箭直接钉死在地上。
曹军更加惶恐,陶应大笑道:“众将士随我冲杀!”
500陶军齐声呐喊,拔出短刀(投降自然不能带长兵器),杀向曹军。
岳飞一马当先,杀死一名曹军,夺了一杆长枪,便在曹军中大杀四方。
曹军被杀的抱头鼠窜,见了岳飞,便如同见到凶神一般,四散逃开了。
有一人逃,便开始了连锁反应,加上领头的将领已死,一千曹军,很快就死的死,逃的逃,而陶应一方,不过折损十几人。
“各位立刻整备,拾取武器,我们准备进城,杀敌!”陶应立刻下令,不过半刻,众人都穿戴整齐,向城内杀去。
而在城内,众曹军正在四处劫掠,只是他们很快就发现了不对劲。
“报告将军,这外城的民房,虽然财物具在,但是唯独不见人影啊,我们烧了几座房子,也没能逼出一个人来。”
“哼,想必是那萧建不老实,提前让百姓转移了,不过是些雕虫小计而已,到时候看我怎么整治他。”夏侯惇冷哼一声,随即下令道:“召集3000精干士兵,我们去内城抓那些百姓,我还不信,四面围城之下,他们还能飞出去不成?”
“是”
很快,夏侯惇便集结了3000士兵,整装向内城杀去。
到了内城,说是内城,其实也不过是围着府衙的一片低矮城墙罢了,夏侯惇定睛一看,只见低矮的墙上站着许多穿甲的,未穿甲的士兵。
“怎么,你们家将军投降了,你们不肯降是吗?”夏侯惇冷笑一声,大声喝问道。
“萧建卖城保命,我等之命,只能自己来保了!”城墙之上,一人大声说道。
“怎么,你以为你们能挡得住我的大军吗?”夏侯惇不屑说道,他早就通过自己多年的经验,看出城墙上也只是些普通士兵与精壮百姓罢了,乱哄哄地一团,在他眼中,不过都是些土鸡瓦狗。
“你们若是乖乖投降,我可以饶10岁之下的孩童不死,若是冥顽不灵,那就男女老少统统杀死,一个不留。”夏侯惇发出了最后通牒。
城楼上,有些中年男人确实有些意动,但此时,一支箭射向夏侯惇,夏侯惇轻轻挥刀,便挡下这一箭。
这时,城上有人大喊道:“各位不要信他,我是从下邳跑来的,那曹军见人就杀,何分男女老幼,各位,我们投降也是死,不投降还有机会活,听说陶家二公子陶应带兵前来救我小沛,守住了,我等便能活!”
“哈哈哈哈!那陶应小儿,早就被我杀死了,给我强攻,攻下之后,一个不留。”夏侯惇挥动手中宝刀,指挥众将士攻击内城。
一时之间,杀声震天,百姓人虽然多,但哪里是青州军的对手,很快就损失惨重。
“别,别杀我,我投降!”一名百姓率先扔掉手中的武器,跪在地上说道。
“哼,现在想要投降,晚了!”青州军正准备用手中长枪捅死面前之人,突然,一箭袭来,将他射死。
“看到了吧,投降他们也不会放过你们,都抓紧武器,我们杀!”一名手提短弓,腰悬长刀的年轻人一边大喊,一边扶起跪在地上的百姓,将一把刀塞到他手里。
那百姓先是一愣,随后大喊道:“不错,不错,只有杀死他们,我们才能活!”说着,提起手中的刀便向曹军扑去。
这样的一幕幕,在不断发生着。
夏侯惇看到急躁不已,准备亲自上阵,这时,背后突然传来一声厉喝:“徐州陶应在此,夏侯惇还不快快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