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三国之召唤大宋英杰 > 第49章 陆逊

第49章 陆逊

    吴郡,陆家门口。

    陆氏的门楣仍高耸地屹立着,只是自从陆康被孙策斩杀之后,已经显得有些黯淡无光。

    门口,年老的门房正悠闲地晒着太阳,已经很久没有人来拜访过陆家了,门房也乐得自在。

    突然,一支浩浩荡荡地队伍来到陆家,将门房老头吓了一跳。

    只见一名年轻男子身着华服,腰悬金印紫绶,从一辆华贵的马车上下来。门房也是曾经见过大世面的,知道是有贵人来访,急忙迎接上去。

    陶应对门房客气地说道:“麻烦您通报一声,就说是大汉右将军,广陵太守陶应前来拜访。”

    门房听了,急忙走进门去,迎面就遇到一个少年。

    “陆逊少爷,门外有一位贵人,自称是大汉右将军,广陵太守陶应,前来拜访。”门房恭敬地对少年说道。

    陆逊一惊,急忙说道:“既然如此,还不快快请过来。”

    门房便急匆匆地去请陶应,陆逊又叫来自己的叔叔,年仅7岁的陆绩。

    很快,陶应便走进了陆家大堂之内。

    只见一名十三四岁的少年,带着一个七八岁的小孩,有模有样地向自己鞠躬行礼。

    陶应急忙还了一礼。随后疑惑地问道:“不知你家大人都在何处?”

    陆逊淡淡说道:“自从叔祖死节之后,整个陆家便由我一人承担。”

    陶应听了,肃然起敬,随即使用系统探查起眼前的少年。

    “陆逊

    武力:32

    统帅:71

    智力:93

    政治:81

    (数值均未达到巅峰)

    特殊能力【谦逊】:陆逊为人谦逊,会降低他人对其的危险程度评估。

    其他能力尚未获得”

    “恭喜您成功收集陆逊,获得图鉴点数15点。”

    随后他又扫描起陆逊身旁的小孩。

    “陆绩

    武力:12

    统帅:23

    智力:82

    政治:55

    (均未达到巅峰)”

    “恭喜您成功收集陆绩,获得图鉴点数10点。”

    陶应点了点头,心想陆家这两个小孩,在小小年纪,已经展示了他们逆天的智力天赋,自己绝对不能错过。只是该如何安排两人,却成了一个难题,虽然有甘罗12岁拜相的故事珠玉在前,但年龄确实还是小了一些。

    这时,陆逊拱手说道:“听说大人成立了一所育儿书院,不知能否让我这六岁的叔叔进去学习一番,将来也好担当起复兴陆家的重担。”

    陶应点头同意,随后又邀请陆逊一同前往。

    陆逊犹豫道:“大人的好意,我心领了,只是我若是离开,陆家又该怎么办呢。”

    陶应笑道:“无妨,我按600石的俸禄给你,直到你出师为止,唯一的条件便是你需辅佐我五年,五年之后,是去是留,悉听尊便。”

    六百石虽然不多,但也等同于一名县令的俸禄了,陶应给出这样的条件,确实让陆逊找不到理由拒绝,于是陆逊也点头同意了。

    陶应与陆逊约定好回广陵的时间,留下几十名士兵帮助其收拾行李,随后便向顾家去了。

    顾家离陆家不远,与陆家相比,顾家就要显得生机勃勃的多,在顾家门口,顾雍已经带着十几名顾家子弟在门口守候。

    一看到陶应的车驾,顾雍便带人行礼,陶应急忙下车,还了一礼。

    “元叹(顾雍字元叹)何必出门迎接呢?在下无论论年龄还是才学,都该是我去拜您才是。”

    “将军少年英雄,顾雍我实在仰慕的紧,所以特来迎接”顾雍说道。

    二人寒暄一番,陶应便开门见山道:“久仰先生大名,今日想请先生出山,在我的幕府中担任长史一职,不知先生能否屈尊。”

    顾雍想了想,长史乃是幕府之中地位最高之人,陶应拿出这个位置,足可以证明他的诚意,便含笑答应了,他又指向身后的顾氏族人,一一介绍起来。

    陶应听了,点头不已,随后答应必定量才取用,发挥其所长。

    二人相谈甚欢,顾雍又决定将其子顾绍送入育儿书院之中。顾家人多,收拾行李自然不需要顾雍自己动手,于是陶应邀请顾雍同乘一车,又向张家赶去。同时,他还扫描了一番顾雍的属性。

    “顾雍

    武力:56

    统帅:72

    智力:89

    政治:98

    特殊能力:【严教】:顾雍教育严格,后代成材率更高。”

    “恭喜成功收集顾雍,获得图鉴点数12点。”

    随后,二人来到张家,不出意外,张家对于陶应的招揽也并未拒绝,于是张温也成为了陶应幕府中的一员,担任宾客一职。

    陶应自然也是一个扫描送上。

    “张温

    武力值:56

    统帅值:63

    智力值:84

    政治值:88

    特殊能力【巧辩】:张温擅长辩论,论战中获胜的概率更高。

    【盛赞】:张温作为使者时,达成盟约的概率更高。”

    回府之后,陶应又发招贤榜招贤,一时之间,群贤毕至,陶应分文武两场,分别考校,很快便将自己的基层文武官员全部填满。

    而就在陶应春风得意,大肆招揽人才之时,另一边的曹操,收到了刘表收留张绣,屯兵宛城,剑指许昌的情报。

    曹操随即召集众军师商议,众人一致决定要快速剿灭张绣,不过曹操却又提出了他的担忧:

    “刘备如今正在徐州,他麾下的关羽张飞,骁勇非凡,要是他趁着我讨伐张绣,背后突袭,当如何是好?”

    荀彧闻言,起身说道:“明公勿忧,我已有计,何不用驱虎吞狼之策。”

    曹操急忙询问,荀彧说道:“这刘备,常常自称是汉室宗亲,既然如此,明公可下诏令刘备讨伐袁术,刘备定会遵从。”

    曹操沉思一番,说道:“如果光是袁术,恐怕很难限制住刘备。”

    荀彧继续说道:“明公莫非忘了,还有一个人,也在徐州。”

    曹操思索一番,突然醒悟道:“你是说吕布?”

    随即他豁然开朗,于是在第二天上朝,便“请”刘协拟诏一封,让刘备带兵攻打袁术。

    刘备果然领命出兵,带上了关羽,留下张飞守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