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三国之召唤大宋英杰 > 第98章 决战袁术(2)

第98章 决战袁术(2)

    英布踏步走进曹营,单膝跪地道:“曹公之名,英布早有耳闻,今日弃暗投明,真如久旱逢甘霖,让在下欣喜不已啊。”

    曹操大笑,将英布扶起,说道:“将军弃暗投明,操之幸也。”

    随后曹操说道:“此番我将表奏将军为游击将军,宣威亭侯。”

    英布听了,大喜过望,又拜了曹操,曹操便命人款待英布,待英布走后,曹操又笑着对房玄龄说道:“此番劝降英布,你为头功,可有什么想要的。”

    房玄龄拱手说道:“房乔惟愿追随明公而已,并无他求。不过明公也需要注意了,这英布身有反骨,桀骜不逊,主公可用但不可信他。”

    曹操听了,更加欣慰,说道:“玄龄大才,便在我门下暂时担任祭酒一职吧,至于英布。”

    曹操顿了顿,说道:“此人虽然野心勃勃,反复无常,但武艺却是天下一流。如今天下诸侯之中。袁绍麾下,有颜良文丑,勇冠三军,;刘备麾下,关羽张飞,皆是万人敌,陶应麾下,高宠,裴元庆,周桐,武艺非凡,我麾下除了典韦许褚之外,其他人勇武上还是要略输一筹,所以不得不拉拢此人。”

    房玄龄听了,也点了点头。

    曹操正准备召集众谋士,商议下一步的战略,这时,士兵前来汇报道:“秦琼将军押粮到此,奉上许昌三位大人的书信。”

    曹操下令道:“请秦将军进来。”

    秦琼进来,向曹操行了军礼,随后奉上三份书信。

    曹操仔细看了一番,确认信封完好无损,对秦琼说道:“秦将军辛苦,请先去休息吧。”

    随后拆开信件,一一看了起来。

    看完后,曹操不语,将信件递给郭嘉,荀攸,房玄龄三人。

    房玄龄立刻推辞道:“在下刚刚加入明公麾下,这等机密,还是不看为好。”

    曹操哈哈大笑,说道:“用人不疑,你自看便是。”

    房玄龄这才看起了信件,只见眼前的信件是留守许昌的夏侯惇所写,上面虽然零零散散的写了许多事,但大多数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总体来说是平安无事。

    其他两封信也被荀攸,郭嘉看完。

    荀攸说道:“家叔(荀彧)的信件中并无异常之处。”

    郭嘉也说道:“满宠的信中,也显示一片正常。”

    曹操皱眉道:“我军离开了这么久,许昌那帮遗老们怎么会毫无反应,尤其是荀彧那边,怎么会一点这个方面都没汇报?”

    荀攸说道:“大人,虽然家叔心中放不下汉室,但一定是忠心于主公的,请主公勿虑。”

    曹操说道:“我倒是不怀疑令君,只是怕令君被奸人蒙蔽。”

    曹操越想越忧虑,随后说道:“奉孝,你带着许褚返回许昌,暗中潜伏下来,若是有贼子作乱,可先斩后奏!”

    郭嘉领命,便带着许诸连夜赶回许昌去了。

    ………………

    “主公,曹操军大败袁术军,我们是时候发起总攻了。”陈平风尘仆仆,赶到前线大营,对着陶应说道。

    “好,传令众军,准备出击!”陶应一声令下,众将士立刻开始了准备。

    此时,金兀术见了,急忙命众人死守营寨,不得出战。

    这时,只听见几声巨响,随后,一群袁术军灰头土脸地前来汇报道:“报告将军,陶应军发射了无数火球,将我们的防线炸了个稀烂,如今敌军长驱直入,我军实在抵挡不住啊。”

    金兀术听了,急忙率领众军顶上。

    陶应看着前线,摇了摇头说道:“可惜,时间紧迫,生产了快一年,也就生产了一百枚轰天雷,还得留一部分等后面攻城用,这一次总共也就动用了三十枚,不然能产生更壮观的效果。”

    岳飞说道:“主公,能有此效果,已经非同寻常了,若是没有此物,不知道要牺牲多少战士,才能撕开防线。”

    “下面的事,就交给鹏举了。”陶应说罢,将手中令旗交于岳飞。

    岳飞接过令旗,随即挥动起来,陶应军各部,按照令旗的指示,杀向敌阵。

    “不行,没有防御工事的话,压力太大了,这些袁术军士兵跟我们女真的战士相比,真是逊色不。”金兀术看着不断被突破的防线,皱眉说道。

    “方杰将军,请你率领一军,堵住西侧防线的缺口,我们随后就到。”金兀术命令道。

    方杰领命,便率领了一军向西侧去了。

    完颜银弹子正准备去召集众军,准备上前厮杀,金兀术,拉住银弹子说道:“你想干什么?”

    银弹子不解道:“我正准备上前杀敌。”

    金兀术摇头道:“我们又不是袁术的家臣,何必为他卖命,金弹子已经为他捐躯,也算是报答了他封王之恩,如今的形势,可以说是神仙难救。”

    随后,他收拾起军帐中的地图,情报等物,叫上银弹子,跨上战马,悄悄向北方而去了。

    方杰在前线,正苦苦支撑,却许久见不到金兀术的到来,不由有些疑惑。

    这时,士兵前来汇报道:“将军,金将军不知往何处去了,如今大帐无人指挥,各军纷纷开始溃散。”

    方杰大惊,大骂金兀术是个不讲义气的,自己寻思一番,也骑上马,朝寿春逃去了。

    袁术军大将都逃跑了,其他士兵与普通军官,自然也不敢抵抗,他们或逃或降,具逃散了。

    陶应军气势如虹,一路追击,庐江太守见情况不妙,举城投降了。

    陶应得了庐江郡,发榜安民,又命令众军不得扰民,陶应军在岳飞的训练下,自然军纪严明,百姓见了,欢欣不已,纷纷犒军,陶应下令杀牛宰羊,与民同乐,还免去了庐江郡一年的税负。

    百姓原来在袁术治下,本就生活艰难,见陶应如此爱民,心悦诚服,庐江郡从此归了陶应。

    方杰一路奔逃,不免有些疲惫,见到一处路边草庐,急忙闯了进去。

    只见草庐中,只有一员大汉,身长九尺,却清瘦无比,仿佛刚大病一场。

    那大汉见到方杰手持方天画戟闯了进来,吃了一惊,急忙问道:“你是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