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该用蜜水了。”王振端着一碗蜜水,跪下进献给袁术。
袁术喝下这一碗蜜水,擦了擦嘴说道:“这蜜,比平时要寡淡了几分呢。”
王振笑着说道:“陛下,实不相瞒,如今连年大战,养蜂极其困难,若不是寿春得天独厚,恐怕就连这点蜜都找不出来了。”
袁术听了,说道:“今日阎象劝我前往南阳,你意下如何啊?”
王振心里想道:“我积攒多年的家底都在寿春,若是迁到南阳,岂不是全部都没了。”
于是王振说道:“阎象所说,要集中力量防御一处,在下认为确实是良策,不过在下认为不该去南阳,而是应该继续防守寿春。”
袁术顿时来了兴趣,问道:“哦?”
王振侃侃而谈道:“陛下您想,如今陶应已经逼近寿春,此时我们若随意出城,很可能被他打个措手不及,这样反倒不美。”
“况且,阎象大人上来就假定孙策会反叛陛下,但要是孙策不背叛陛下的话,我们完全可以与孙策一道,夹击陶应,如此可保一城平安。”
袁术听了,连连点头,于是下定决心防守寿春。
此时,在袁涣家中,阎象与袁涣正煮茶共饮。’
“阎象先生,你去南阳之计,不过是拖延时间罢了,时间长了,一样会被消灭。”袁涣看着阎象说道。
“袁先生,你也明白,袁术大人一向刚愎自用,与袁绍之间,更是水火不容,此时劝他放下与袁绍之间的恩怨,无异于对牛弹琴,只会起反效果,只能先出此下策,把眼前的难关度过了再说吧。”
二人长叹一声,这时仆人前来汇报道:“二位大人,陛下有旨意。”
阎象接过圣旨,定睛一看,顿时大怒道:“这又是何人向主公进谗言,竟然出此下下之策?”
说罢,急火攻心,直接昏倒在地。
袁涣看了后,也大怒道:“主公怎能做此决定,待我入宫觐见。”
却不想,此时一名太监站出来说道:“袁涣大人,陛下有令,这几天你就留在府中,反思自己,不必上朝了。”
袁涣大怒,但此时府邸已经被牢牢看住,袁涣寸步也动不得,只能愤愤而言:“我等只能等死了!”
…………
此时,陶应军中。
“恭喜您,岳飞成功完成宿命对决一次,获得奖励统帅+1,您获得岳家军猛将召唤机会一次。”
“同时,二人的宿命对决进入第二阶段。
若岳飞率军杀死金兀术,将完成直捣黄龙成就,统帅+1,技能获得升级
若金兀术率军杀死岳飞,将完成“南下擒龙”成就,统帅+10,技能获得升级。”
“妙啊,只是不知道金兀术到底跑到哪去了,不然可以直接拿他刷成就。”陶应心里想道。
“算了,给我先将这次召唤机会用了。”
“恭喜你,成功召唤了岳家军猛将——杨再兴
杨再兴
武力值:100
统帅值:79
智力值;68
政治值:34
特殊能力【不屈】:当陷入险境或对战敌军武力值高于自身时,武力值+3(可无限次发动
【冲阵】:杨再兴在冲击敌方阵型时,武力值+3”
“杨再兴携带了儿子——杨继周
杨继周
(巅峰期武力值)
武力值:103
统帅值:71
智力值:64
政治值:30”
“由于杨继周武力值超过100,将为所有诸侯补偿人才一名。”
“由于袁术的册封,如今天下增加了女真,匈奴,羌人,臧霸等诸侯,本次他们也将获得补偿。”
“该死的袁术,胡乱册封,这下子这些异族也能够获得人才了,到时候对我汉人,恐怕威胁很大啊。”陶应心中想道。
“不管了,待我收拾了眼前的袁术,再慢慢收拾他们。”想罢,陶应召集众人,准备商讨下一步的计划。
…………
此时,孙策军。
“公瑾,袁术已经是垂死挣扎了,他派人通知我们夹攻陶应,你看我们该如何抉择?”孙策看着眼前的沙盘,对着身边的周瑜问道。
“自然是起兵反袁。”周瑜不假思索地说道。
“袁术貌然称帝,此时为天下人所厌弃,讨伐他,是大义所在。”
“而且,相比较于兵强马壮的陶应,此时,虚弱的袁术要更好打一些,我们何必舍易求难呢?”
孙策点了点头,这时,只见一人掀开帐门,走进来说道:“周公瑾,你是打算陷孙伯符于不义吗?”
周瑜视之,原来是袁涣,于是笑着拱手说道:“不想袁涣兄也在此地,不知袁涣兄有何高见啊?”
原来前几日袁涣自知劝不动袁术,于是便打算从孙策入手,也算是为了袁家尽一份力。
袁涣说道:“孙伯符乃是袁术大人麾下大将,此事天下皆知,你劝他背叛,不是有损孙伯符的威名吗?”
周瑜笑道:“袁术称帝,如今天下人人皆可诛之,孙伯符此时起兵,只会被认为是弃暗投明,怎会担上恶名?”
袁涣自知理亏,又说道:“那你们此时起兵,不过是给陶应做嫁衣罢了,到时候陶应做大,你们又多了一个强大的对手,还不如于袁术大人联手,先消灭陶应再说。”
孙策听了,不由点了点头。周瑜又笑道:“非也,陶应虽强,但袁公路也不弱,此时袁公路忙于应付两路敌军,如果我们去攻打陶应,那么袁公路一定会调动大部分部队前去对抗曹操,到时候就变成了我一家与陶应大战了。”
“陶应军兵强马壮,能人辈出,到时候无论输赢·,我军都必定虚弱无比,万一袁术不讲信用,发兵攻打我军,又该如何?”
袁涣正欲开口,周瑜又说道:“袁术言而无信,也不止一次了,当初孙伯符大人攻打陆康的庐江郡,事前袁术承诺若是伯符取胜,就封他做庐江太守,结果伯符城攻下了,陆家人也杀了,却被撩到一边,封了他人做太守,这事可不假吧。”
孙策听到往事,也下定决心,于是说道:“袁先生不必再说了,孙策起兵之事,就此定了。”
袁涣长叹一声,正准备离开,只听周瑜说道:“袁涣先生有治世安民之才,何必与那袁术陪葬。不如加入我军如何?”
袁涣冷笑一声说道:“我若是不答应,难道公瑾你打算杀我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