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明天打算去古玩一条街逛逛,你要去吗?”诸葛皎皎问道。
“要去。”陈节重重点头。
“腿跟脚不痛了?”
“早就不痛了。”
“行,那我们明天就去。”
“好。”
第二天。
陈节在家吃过早饭,依旧第一时间来到皎皎姐姐家。
“要一起吃点吗?”正在煮热干面的诸葛皎皎笑问。
陈节搬来小凳子,踩在上面,踮着脚去看锅里,可还是看不着。
诸葛皎皎笑了笑,把他抱了起来。
居高临下看着锅里的面条,陈节有些惊奇:“怎么是黄色面条?”
诸葛皎皎解释道:“热干面里面加了碱,所以颜色是黄色。”
“看起来好好吃,我想吃一点点。”
“行。”
面条煮好,诸葛皎皎加入网购热干面时自带的调料,又切了点蒜末、葱花和香菜,整个一拌,顿时芬香四溢。
陈节的口水直接下来了:“哇,好香啊姐姐。”
诸葛皎皎笑道:“是吧,我是看群里有人说他家热干面好吃,这才网购回来试试,要是你觉得好,以后我再买。”
“嗯嗯。”
诸葛皎皎另外还煮了两个水煮蛋。
剥开一个递给陈节,诸葛皎皎道:“你去客厅吧,我马上来。”
“好。”
陈节来到客厅,小口小口吃着鸡蛋,一脸享受。
真是个容易满足的孩子。
诸葛皎皎又是一笑,把装在小碗里的热干面放在他面前。
陈节很想尝尝热干面,可手上还有鸡蛋。
他索性把鸡蛋也放在了碗里。
抓起筷子夹了一根热干面,陈节熟练转动着筷子,很快这根热干面就缠在了筷子头儿上,被他一口吃进嘴里。
嚼了嚼,味道非常好。
有一股独特的清香味,比以前吃过的所有面条都好吃。
“姐姐,这个热干面真是太好吃了,比拉面还好吃。”陈节欢快的说道。
“这么高的评价啊?莫非你家祖籍湖广?”诸葛皎皎笑道。
“不知道呢。”陈节继续埋头吃面。
诸葛皎皎见他吃的很香,又给他挑了一筷子,这才也吃了起来。
吃到最后,陈节碗里的热干面都被吃完了,水煮蛋则被剩下了。
陈节遗憾道:“我已经吃太饱了,吃不下鸡蛋了。”
“这种剥了壳的鸡蛋放不住,不过你也不用觉得浪费,待会儿带下楼喂给流浪猫。”诸葛皎皎道。
“行,喂猫猫。”陈节立刻开心起来,鼓动着两只小胖手。
“等我收拾下就下楼。”
快速做完卫生,诸葛皎皎带着陈节下了楼。
除了把水煮蛋装在小塑料袋里,诸葛皎皎还给装了几卷肥牛卷和羊肉卷,都是之前吃火锅剩下的。
装进去之前,她把它们放在锅里煮了一下。
诸葛皎皎的小区里有好几只流浪猫,都是被小区的人抛弃的。
因为它们从来没有伤人行为,小区里的人默认了它们的存在。
某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心善邻居还陆续趁着节假日带它们去做了节育,避免了生生不息的惨象。
一些邻居则偶尔会投喂它们一下。
这使得它们非但吃的不错,还比家养猫自由。
因为自由,它们不是很粘人。
诸葛皎皎带着陈节来投喂它们时,它们该吃就吃,吃完就走。
陈节本来想摸摸它们,压根来不及。
陈节的小嘴不由得嘟了起来。
诸葛皎皎微微一笑:“别不开心了,猫猫是这样的,不像狗那样粘人,懂得撒娇。”
陈节问道:“小区里也有流浪狗吗?”
诸葛皎皎摇头:“流浪狗的危害可比流浪猫大多了,物业可不会容忍它们在小区里待着。”
“好吧。”
“你要是喜欢小动物,可以在你们村里抓只小狗回家养。”
陈节有些沮丧的摇头:“之前姐姐想抓一只养,奶奶说我家都要饿死人了,哪有粮食喂狗。”
诸葛皎皎倒是理解陈节奶奶的做法:“等你爷爷考上举人,你家的钱应该就能慢慢拿出来用了,到时候你再提养狗的事儿。”
陈节不是很能理解爷爷考上举人和养狗的关系。
举人是管养狗的吗?
爷爷为了中举,都读三十多年书了,就为了管养狗?
这活儿不读书也能干啊。
喂猫小插曲过后,诸葛皎皎载着陈节来到古董一条街。
诸葛皎皎不动声色的牵着陈节从胖老板的店铺前走过。
正在铺子门口喝茶听京剧的胖老板第一时间发现他俩。
但他没有声张。
“这小丫头是来捡漏的?”
“之前我还疑惑过她的货源。”
“看样子她应该是在类似的地方捡了漏,再流出去换钱。”
“就装不认识她吧,不然这些摆地摊儿的指定得防着她。”
在一个摆满了各种钱币的摊位前驻足,诸葛皎皎随手拿起一摞‘西王赏功’。
挨个看了看,她又放下了。
五十名珍之一的西王赏功,博物馆里都没几枚。
你这里居然一摞一摞,假的也太离谱了。
往左边挪了几步,诸葛皎皎伸手在一堆小铜钱里扒了扒。
虽然才入行没多久,诸葛皎皎依旧看出这些钱有真有假。
古玩行就是这样。
盈亏与否,全看眼力,买定离手。
花大钱买假货,叫打眼。
花小钱买精品,叫捡漏。
诸葛皎皎当然想捡漏。
但被她判定为真钱币的多是宋钱、顺治通宝、康熙通宝、雍正通宝和乾隆通宝等,都不值什么大钱。
况且她并不认为自己判断为真的钱就一定是真钱。
这里头不定还有多少假货。
往往一些半瓢水就是折在这些似真非真的东西上。
陈节也伸手拿了几枚铜钱。
又给放下了。
根本看不出所以然。
不就是不一样的铜钱吗?
为何要专门摆摊儿售卖?
摊主搭话道:“小姑娘,买几套五帝钱吧,编一编,放在车上或屋里也挺好。”
诸葛皎皎问道:“这些铜钱怎么卖?”
“你先挑,挑完我再给你算个总账。”
“大概呢?”
“一般的就几块钱一枚,不一般的就贵了。”
“怎么样的算不一般?”
“以康熙通宝为例,背面两个字有全满文的,有左满右汉的,全满文的一共两种。
左满右汉的根据铸造钱局不同,背面的字各有区别,分为同、福、宣、广、浙、云等二十种。
另外还有罗汉钱、母钱等。这些康熙通宝里便宜的几块几十块,贵的几百上千甚至上万。”
诸葛皎皎当然清楚这些。
作为一个学霸,哪怕她只是抽空钻研一下,也早就掌握了这些基础知识。
她只是想考验一下摊主的见识而已。
这个人应该下过苦功。
不然不可能从容不迫的对康熙通宝如数家珍。
想在他这儿捡漏,难如登天。
不过我既然选择干这行,首先就是不能浪。
但凡有一点不真的东西,我都不能要。
宁愿多花钱,也不能买没把握的东西。
这位摊主懂得多,收的东西自然差不了,放出来卖的也肯定有真的。
跟他共一下生意,他能赚钱,我也能更像一个收藏家,何乐而不为?
一边思考,诸葛皎皎一边挑了十二枚像模像样的康熙通宝出来。
仔细考虑后,她把其中看不准的八枚放了回去,只留了四枚在手心。
“这四个怎么卖?”
摊主扫了一眼,眼角不禁一紧。
厉害,四个里头就有三个真的!
这丫头是吃这碗饭的。
“眼力不错呀,既然这样,我也不乱报价钱,两枚宝苏局,三百,一枚宝江局,二百,一枚宝东局,二百五十,一共七百五。”